2014-06-28 医学论坛网
昨晚,微信朋友圈开始疯狂转发“南京李芊”事件,本能反应是可疑。我的原则是,未证实的事绝不转发。之后,我的同事联系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友人,被告知北医三院没李芊有这个人,与我的感觉相符,我已初步断定,这是假新闻,并在朋友圈予以澄清。
调查出真知,点一下,看看大家的想法:
如何识别假新闻?
作为西方媒体,对于一条新闻,应有3个独立的新闻源支撑,对于李芊这件事,其实并无新闻源,没有出处,没有作者,无法核实。大家在朋友圈转发,并不能视作是不同的新闻源。我们只能联系事件中相关单位予以核实,比如北医三院、南京的法院,甚至李芊本人,这些必要元素中,只要有1条证伪,即可认为是假新闻。
我们没必要为假新闻背书
为什么这条新闻在朋友圈疯转?就是朋友圈的信任关系,我们认为朋友不会传假消息,每个人在为你发出的消息做背书,用你的信誉为其担保,这真的不应该,长此以往,朋友们对你发的东西真是不敢相信了。为了自己的信誉,应慎重转发。
反思我们脆弱敏感的神经
令我欣慰的是医生们很抱团,我们在用集体的力量抗击不公,但同时也反映出我们脆弱敏感的神经。我们的人又被欺负啦?我们又遭遇不公啦?
发扬我们的理性
学医的人最讲究理性,我们在专业领域的理性也同样适用于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应该在社会中成为理性的楷模,体现循证的威力。这种消息一点经不住循证的考验,您说是不?
在与假新闻的较量中积累经验
现在朋友圈中还有人在转南京被打护士自杀的消息,假消息的传播力真是很强。被骗的滋味很让人愤怒,难道是欺负我们智商低吗?我们可以被骗,但不能总是被骗,我们在与假新闻的较量中不断积累经验。如果不能站起来断喝,起码不要轻易传播。
为紧张的医患关系降温
医患关系紧张不?那就别火上浇油啦。本来这种事就够多的啦,没必要为假消息浪费感情。而且这种消息的负能量太大,愤怒、沮丧、悲伤,伤害我们的健康,破坏我们的心情。
总之,各位,警醒些,擦亮眼睛,白骨精也逃不过咱的火眼金睛。
周末愉快!
晓松
下面再来看看事情的原委,以及各媒体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