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湖吧 关注:18贴子:254
  • 3回复贴,共1

《龙溪轶事——古县欧厝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县社之名来自于梁时,原龙溪县治所在地,各种姓氏人口杂居。有欧阳氏一家居于塔尾埕,与郑家有姻亲关系【*】,门前有一口潭,欧阳氏兄弟几个,共同放养水应菜(空心菜),因欧阳氏与郑家有姻亲关系,经常送一些应菜给郑家,后来欧阳氏兄弟公议,让郑家自己放养一棚,想不到自郑家放养后,欧阳氏水应菜日见枯黄,而郑家的水应菜生长旺盛,竟侵占了欧阳氏的应菜棚。一日,有一地理师路过潭边,问明原属二姓所有,地理师心里明白,旺者属郑家,衰者属欧阳氏家,遂对欧阳氏说:“古县这地方,非你欧阳氏所能居住,要赶快搬迁,搬家时要买一口新鼎,放在米箩上,一头行李一头鼎,顺着古县溪,往南一直走,什么时候米箩绳被鼎割断,那个地方就是你欧阳氏,重新站稳脚跟的地方!”
欧阳氏举家走到一个叫程溪镇塔潭村的地方,恰好绳断,就落地为家。现在欧阳氏在塔潭也算人丁兴旺,才600年的时间,就繁衍了20余世,人口2000余人。为纪念祖先曾居住过的古县,现塔潭村的几个角落地名,仍延用原住地古县社角落名称。
古县郑氏族人感念其让出宝地,对原欧阳氏门口的应菜潭,呼其名“欧厝潭”。公社化时,巧山村与塔潭村经常往来,互通有无。2004年立一石碑镌“欧厝潭”三个大字,原欧阳氏旧屋,虽几经易手,早已属郑家所有。2005年旧屋重修完工时,郑家专程前往塔潭邀请欧阳氏前来作客,欧阳氏欣然应允,组织了“村两委”、“老人协会”共20多人前来做客,席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其乐也融融。两个家族的先人积下的点滴阴德,在子孙的传衍中延续至今。一个水塘,记录了欧阳氏不忘祖地的情怀,也诉说着郑氏怀德感恩之心,更成就了一段传世美谈。
备注:
【*】民间传言:明朝洪武年间,塔潭欧阳氏系古县郑氏的母舅,而古县郑氏则为塔潭欧阳氏的外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600年过去了。
来函或投稿,请发电子邮件至下列电子邮箱:
1、E-mail:taleader@163.com;
2、E-mail:taforeign@163.com;
3、E-mail:tamilitary@163.com;
4、E-mail:tadefense@163.com。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17 11:10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19 21:11
    回复
      《拟撰古县欧阳氏旧屋楹联》
      横批:麒麟之上。
      上联:鄱湖一脉源流远;
      下联:屈尺千秋世系长。
      古县欧阳氏旧屋地址:
      龙海市颜厝镇巧山村(巧山)158号隔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2-19 21:49
      回复
        《拟撰古县欧阳氏旧屋楹联》
        横批:麒麟在此。
        上联:本来无一心;
        下联:早晚洗双脚。
        古县欧阳氏旧屋地址:
        龙海市颜厝镇巧山村(巧山)158号隔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2-21 0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