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股吧 关注:1贴子:9
  • 1回复贴,共1

2016年医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6 业绩预告概览分析:
截止于 2017 年 2 月 3 日,医药生物行业 157 家上市公司发布了 2016 年度业绩预告, 78%的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均实现了业绩增长。其中,业绩增速超过100%的有 32 家( 20.38%),增速 50%-100%的有 18 家( 11.46%),增速 20%-50%的有 41 家( 26.11%),增速 0%-20%的有 33 家( 21.02%)。剔除外延并表因素后,仅有 17 家公司实现业绩 100%以上超高速增长, 12 家公司实现业绩50%-100%增长, 28 家公司实现业绩 20%-50%增长。
各细分子领域增长层次不齐, 传统药企业转型相对较多, 中药业绩下滑比重较大,医药商业整体增长最好,血制品及原料药涨价支撑高增长。
从申万二级子行业分析,可以归纳总结: 化学制药板块中,业绩变动分布较均匀,其中实现业绩>100%高速增长均为子行业原料药涨价。中药板块中业绩下滑的比重达 40%,业绩下滑原因主要受政策及市场渠道影响。生物制品板块中的血制品受益涨价普遍高速增长,而疫苗企业受山东经营案件业绩下降;医疗器械领域中市值达的龙头企业增长稳定,业绩下滑的主要为综合实力弱的小市值企业,IVD 企业普遍增长平稳;医疗服务中专科连锁服务普遍增长稳健,CRO企业受制于临床机构进展缓慢业绩较差;医药商业板块中的流通企业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规模扩大业绩普遍高增长。
100%以上高增长主要归结于重组、涨价、扭亏三大因素:
综合 32 家业绩 100%以上增长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实现超高速增长主要归结于重组并表、产品价格上涨、去年基数低或扭亏为盈三个原因。 其中, 14 家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和利润并表实现业绩 100%增长; 9 家公司受益于维生素原料药等产品提价,实现业绩 10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 其余 9 家公司由于 2015 年业绩基数低或扭亏为盈。
内生增长主要源于产品销售扩大、 价格上涨、 成本控制:
54 家业绩实现较好内生增长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业绩增长在 0%-100%之间,排除 100%超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内生增长主要归结于 “产品销售扩大”、“产品价格上升”、“ 严格控制成本” 等三大原因。其中,大部分上市公司( 47家) 通过扩大产品销售实现内生性增长。
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行业政策、行业事件、费用上涨等因素:
综合 33 家业绩同比下降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归结于“ 行业政策和渠道影响”、“ 费用大幅增长”、“ 行业事件影响” 三个原因。其中, 8 家公司受到行业两票制、 招标降价等政策或渠道影响; 13 家公司受到费用增长的影响较大; 3 家公司受临床数据核查或山东疫苗等行业事件的影响较大。 除了三大因素,其余 9 家公司由于“ 经营品种结构变化”、“产品价格下降”、“ 未取得 2015 年同类投资收益” 等因素, 造成公司业绩下滑。
看好核心药品放量、 器械实力强企业、 医药流通集中度提升、连锁专科受益医改进程加快、品牌 OTC 企业有望 2017 年补库存业绩反转:
通过对业绩预告的整体分析, 我们建议关注 1)制药企业核心潜力品种销售增长(如丽珠集团的艾普拉唑、济川药业的蒲地蓝口服液、太安堂的麒麟丸等), 关注丽珠集团( 000513)、 翰宇药业( 300199)、济川药业( 600566)、尔康制药( 300267)、以岭药业( 002603); 2) 医疗器械 IVD 企业稳定增长;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高速增长, 关注九强生物( 300406)、鱼跃医疗( 002223)、福瑞股份( 300049)、乐普医疗( 300003)、 尚荣医疗( 002551);3) 医药流通企业受益行业整合,集中度提升业绩优异,关注瑞康医药( 002589)、九州通( 600998)、柳州医药( 603368)、上海医药( 601607);4) 医疗服务连锁专科长期投资机会显着,关注宝莱特( 300246)及益佰制药( 600594); 5) OTC 企业受益品牌产品涨价及渠道补库存 2017 年有望高增长,关注葵花药业( 002737)、亚宝药业( 600351)、仁和药业( 000650)、香雪制药( 300147)。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产品成本涨价风险


1楼2017-02-13 14:30回复


    2楼2017-02-13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