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看吧 关注:161,215贴子:529,688
  • 14回复贴,共1

【经看影评】若无靖王的傻,又何来梅长苏的翻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在二刷《琅琊榜》,正好看到一篇评论苏靖关系的长文,非常赞,便在下面留了长回复,感觉有些话题一直想说,便索性开一篇长评说个彻底。


1楼2017-02-13 10:33回复
    好多人看剧都觉得靖王的智商有问题,但那篇长评已经说得很透彻,靖王之所以迟迟没有认出梅长苏是小殊,不是他认不出,而是不敢认也不想认,在此不再赘述。
    而对于其智商广受质疑的重要情节——是否营救卫峥而与梅长苏之间发生的重大分歧——其实,恰恰是靖王与梅长苏/小殊之间关系的最好反应。
      


    2楼2017-02-13 10:33
    回复
      对于靖王而言,小殊是完美的存在,而梅长苏,出场身份就是一个周旋于太子和誉王之间,权衡利弊、择主而侍的病弱谋士,这是一个极不完美,甚至令靖王反感的弄权之人的印象。
      靖王,从一开始接受梅长苏的建议参与夺嫡,其实就是抱着有朝一日能为林氏平反、为祁王反正、为林殊平冤的目的。所以,他一开始说的不是“我要登上王位”,而是“如果能阻断太子和誉王的至尊之路,我便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参与夺嫡”,他的初衷是不能让宵小之人登上龙座,而并非得到王权满足私欲。所以,对于靖王而言,争夺王权始终是次要的目的。
      但靖王始终认为,梅长苏是把王权之争放在首位的,因为梅长苏朴一出场就告诉他,择靖王辅佐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成就欲——“扶一个弱者登上至尊之位才可以张显他的才干”——这从一开始就是重大的价值取向分歧。在靖王看来,梅长苏只是想借辅佐他登基创造一个权力傀儡,也因此,靖王从一开始就对梅长苏的辅佐目的抱有强烈的戒心和不信任。


      3楼2017-02-13 10:33
      回复
        在是否救卫峥的问题上所产生的激烈争执,用一句弹幕评价最准确——两个人的“三角恋”。


        4楼2017-02-13 10:33
        回复
          由于从一开始靖王就认定了梅长苏的目的与自己不同,因此他时时要验证梅长苏到底把自己的理念放在何种位置,而关于卫峥的营救问题,说到底,是关于小殊的地位问题。
          对于其他的正直理念,靖王并不算太过执着,就算梅长苏为了扳倒谢玉伤了长公主和萧景睿,那也只是不触及底线的误伤好人而已,但小殊,是不能触碰的底线和伤口,对于靖王来说,他参与夺嫡的目的就是为林氏和祁王翻案,为小殊平冤,夺嫡和救小殊的副将相比,根本就不是可以抗衡的砝码。
          就算靖王在理智上认同不救是正确的,情感上也不能认同自己终究会为了权利斗争牺牲对小殊的忠诚,也因此,他自觉认同了梅长苏的理智,就是对小殊的背叛,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分歧只会使他更讨厌梅长苏。对于靖王来说,小殊和梅长苏的分量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对死去的小殊保持忠诚之心已在经过长达十二年的人生磨砺后,成为超越一切的执念。


          5楼2017-02-13 10:34
          回复
            从某种意义上说,静妃身边那个滑族奸细的离间之计只是一个催化剂,无论有没有静妃被皇后幽禁的戏码,单凭梅长苏阻止他出面营救卫峥,就足以令其翻脸。


            6楼2017-02-13 10:34
            回复
              但是,另一方面,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观众站在上帝视角评价靖王是个傻缺耿直BOY时,从梅长苏的角度看,才是真正的矛盾。


              7楼2017-02-13 10:34
              回复
                从谋士的理性上说,他当然知道靖王是莽撞且不理智的,所以才在情急之中大声斥责靖王“你有情有义,为什么就是没脑子!”
                但若探究深埋于内心的那个属于小殊的情感,他其实应该更多的是感动和暖心,当他问萧景琰“为什么一定要救卫峥,这并不值得时。” 萧景琰反问“难道我死后见到小殊,他问我为什么不救他的副将时,我可以回答因为不值得吗?”
                这段话,在梅长苏听来傻到极点,但在小殊听来,却一定倍感欣慰。因为,这个世界,终究有一个人会为了死去多年的他,不要命的去保住“忠义”二字,去维护作为叛逆者存在的林氏家族最后的荣光和尊严。


                8楼2017-02-13 10:34
                回复
                  金陵城中对梅长苏的支持,大多是在知道梅长苏就是小殊的情况下进行的。
                  萌大统领、霓凰郡主都是在知道小殊身份后,铁了心为了小殊,也为了梅长苏的翻案积极配合。但即使如此,在当初以为小殊已经死于梅岭后,并没有谁真为了小殊去对抗至尊的帝王君威,甚至萌大统领在看到梅长苏回帝都后,也曾警告他,万一身份被发现,自己也并没有方法保全他性命。


                  9楼2017-02-13 10:34
                  回复
                    但是,萧景琰,或许是唯一一个,即使坚信小殊已经故去经年,也愿意死守对林氏忠义之心的当年战友。试想,为了一个死去的人,却要付出对抗君威永世不得翻身的代价,这份执念已经不是用耿直可以形容的,那已经成为一种誓死守护死者尊严的执念。


                    10楼2017-02-13 10:34
                    回复
                      其实,梅长苏所期待的,靖王对待卫峥问题的态度,一定非常纠结。
                      作为梅长苏,他当然希望靖王是一位冷静、睿智、理性的未来储君,他当然希望靖王无条件地信赖自己每一次的决断,每一次的谋划;
                      但作为小殊,从内心深处来说,他应该希望看到这个世界终究有人还会以命相搏守护林氏旧将,守护赤焰军魂。
                      如果靖王在冷静听完梅长苏所谓“不值得”的分析之后,立即表示赞同,随即放弃营救,我相信,梅长苏一定会心冷到极点。因为那样的萧景琰已经把小殊当成了过去,当做了死人,而一个死人的利益和尊严是不需要拿来和现实权益做比较的,只有傻瓜才会在这种显而易见的利益天平中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是,萧景琰就是这样的傻瓜,小殊永远活在他心里,所以他会选择为了死者的利益去牺牲自己的利益。


                      11楼2017-02-13 10:35
                      回复
                        然而,也正是有这样的萧景琰,梅长苏才有在现任天子当朝时翻案的可能。也正是有这样的萧景琰,梅长苏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
                        如果在这个沉溺于权利争斗不可自拔的朝廷之上,早就无人怀抱对林氏一族冤孽的执着,早就已经将林殊、林燮、祁王当做孤魂野鬼,又有谁还会为了死者的名誉和利益拼死一搏?还会有谁肯付出全部代价只为了还7万赤焰军一个公道正义?
                        十二年前案发时正义之士已用滔天鲜血证明了,为死人搏利益、争名誉是没有意义的,活人只会把自己填进去,而且填进去也是白填,这是用数个大家族满门灭族换来的惨痛教训。
                        十二年后,若不是还有萧景琰这样把小殊当执念的傻瓜存在,还有谁会在鲜血未凝的教训面前,再愿意为了昔年枯骨拼上全部身家搏一个翻案的可能?


                        12楼2017-02-13 10:35
                        回复
                          若无靖王的傻,何来梅长苏的智?
                          若无靖王的执着,何来正义的伸张?


                          13楼2017-02-13 10:35
                          回复
                            现代人都活得太明白、太聪明,所以,连看剧的人都只认同梅长苏的智慧弄权,却忘了,他有弄权的资本,在于有一个人始终记着小殊,始终把小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但凡靖王有半份只想当皇帝的私心,梅长苏都没有一点儿可能在梁帝在世时翻案。对于靖王来说,等梁帝寿终正寝、接掌君位时翻案才是最可靠无危险的时机。只要梁帝在位一日,不管朝野之上有多少肱骨良臣愿意协助,终究是有毁于一旦、性命不保之忧。而且越到高位,越是当了太子,失去的代价就越大。所以,对于梅长苏来说,最大的变数其实并不是朝野的权利争斗,而是赌一个人的野心和他对小殊的执念,赌一个未来储君对忠义的态度和良心的厚度。
                            即便梅长苏打趴下所有对手,如果萧景琰已不再是傻瓜萧景琰,那他最终的翻案目的都只能成为一场美梦。说到底,梅长苏的智,若不借助萧景琰的势,根本不可能成功。
                            也因此,萧景琰值得梅长苏呕心沥血去辅佐,拼着性命去保他未来的江山盛世。


                            14楼2017-02-13 10:35
                            回复
                              然而,现实里,大家都只想做梅长苏,没有人希望自己是傻瓜萧景琰,所以,这个世界上,那些陈年旧案的冤屈,若无亲人记挂,要翻案将会何其渺茫。世间或许会有梅长苏这样的智多星,会有林殊这样拼命活下来只为复仇雪冤的坚强天才,却更难得萧景琰这样一心怀抱忠义执念的傻瓜。
                              但,生而为人,我们终究都会希望,有一个人能将自己放在心里傻傻惦记、永世不忘。


                              15楼2017-02-13 1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