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大年三十儿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炕上看着春节晚会,老婆边看电视边攉着饺子馅,闺女在一旁说:“一会儿给我包俩鱼,别忘了再往饺子里放两个镚儿,看看今年谁吃着,谁吃着谁有福”晚上九点,外面的鞭炮声更加密集了,噼里啪啦响声不断震耳欲聋。
我小的时候,每年大年三十儿的晚上十点钟左右都要到我四老太爷家去拜老祖宗,,叔叔,大爷在在前面走,随后就是哥哥们,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不知为什么家族里的女人们都不用去拜老祖宗,就这样一大家族几十个人浩浩荡荡地往四老太爷家走,小孩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香,随时随地从兜里掏出一个画皮炮儿用香点燃往远处一扔,随后就啪的一声响,那个时候家里都困难,鞭炮都买的不多,买一挂小鞭儿舍不得一下点着,都给拆开一个一个的放,有的时候碰到一个过药儿快的还没等扔出去就在手里响了,把手崩生疼,有的时候都肿了,回家也不敢跟大人说,怕挨揍!每到三十儿晚上四老太爷就在自家的外屋准备好老祖宗的牌位,摆上烧肉啊、丸子啊等供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有一样叫粉花的供品,白白的,弯弯曲曲的,插在瓶子里还挺好看的,不过到现在也不知道那粉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大家在四老太爷家呆到十一点钟左右就开始拜祖,大家给老祖宗磕完头后就开始互相拜年,那个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都是磕头的,相互拜完年之后就分成两组,叔叔大爷们一组,我们这些孩子在哥哥们的带领下又是一组,随后就开始到家族的各家去拜年,这一圈下来也不知道磕了多少个头了,拜完年之后再各回各家发纸,放鞭炮,吃饺子。这些年我们庄儿老周家几乎都搬到城里或者外地去了!自从四老太爷去世以后我们老周家就再也没有那种拜祖的场面了!
外面的鞭炮声更加猛烈了,我跟老婆说:“别人家开始发纸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发纸是什么意思,只记得母亲在世的时候说我们老周家是晚上十二点钟发纸,每到发纸的时候母亲就拿着黄表纸先到保家仙牌位那里烧几张,然后再每个屋里也要烧几张,发完纸之后再放鞭炮,吃饺子。
这时老婆把饺子也包好了,闺女也说有些饿了,老婆说:“快去放鞭吧!我去煮饺子”放完鞭炮,很快饺子也煮好了,坐在久违的火炕上,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春节晚会,真是幸福啊!我们三个比着赛地吃着饺子,都想第一个吃到钢镚儿,咬的时候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咯到牙,可是吃的快撑破肚皮了谁都还没吃到钢镚儿,最后盘子里还剩六个饺子,我说:“大家加把劲,每人两个”于是,我们仨硬着头皮把最后六个饺子也给消灭了,可奇怪的是还是谁也没吃着钢镚儿,闺女问她妈:“妈,你到底放没放镚儿啊”老婆说:“放了呀?可怪了,跑到哪里去了呢?”后来老婆刷锅的时候发现两枚钢镚都在锅里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