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吧 关注:4,899贴子:38,399
  • 22回复贴,共1

悦读《晋风》:探寻戚速笔下的另类魏晋风度(白新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戚速《晋鉴》的余温还未消退,《晋风》即以迅雷之势呈现,不由得大赞一声。
《晋鉴》讲鉴,《晋风》谈风,前者谈国家兴衰,后者讲人物命运,主旨有异,侧重不同,但两本都可古风今鉴。
何谓魏晋风度,难不成仅是“一种率直任诞、清峻通脱的名士风范”?或者“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
错!错!错!
真正的魏晋风度绝不是如此的定义。
通读《晋风》发现几多:故事多、人物多、成语典故多。
故事多,出版社腰封推荐说66个精彩的名士故事,只是简单以篇数来分,66篇文章所涵盖的名士故事远远大于这个数,对晋朝这个短命王朝不了解的读者可能会有陌生感,好在,作者语言白,事理显,只为知音书。
人物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可能名字都没听过,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也可能会念不出人物名字中的生僻字,而最让读者抓狂的是难以捋清的人物关系,介绍王澄,说他是太尉王衍的亲弟,司徒王戎的堂弟,大将军王敦的族弟,九品中正制度下的名士官员之间的亲戚关系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
成语典故多,很多一直沿用的成语在这里原始呈现,且与纷繁的人物相呼应,“口中雌黄”的王衍,“闻鸡起舞”的祖狄,“枕戈待旦”的刘琨,“鹤立鸡群”的嵇绍,“杯弓蛇影”与乐广有关,“掷果盈车”的帅哥潘安是个大孝子,漫不经心地汇一本成语故事集锦。
我读《晋风》,左手轻茶,右手慢笔,作者文字飞扬时,画出波浪,“曾经是江湖策马,现在是天涯看花”,“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你一瞬”。史鉴,文字不可避免的枯燥,作者似乎明了此不足,文字中经常不自主的加入情和情怀,一篇《英雄的落寞:成也名士,败也名士》,把“一支乐队击退了八万匈奴兵”的刘琨写得荡气回肠。尤其到书的下篇,这种枯燥与抒情并用的写作手法运用更娴熟,文字在鉴与情之间游刃有余,个人尤喜《新亭:它不是景点,却一亭勾起了千年历史》,完全一篇文化大散文。
三观认同,写下批注。如杜预主动行贿时,“只希望他们得了好处后别来给我捣乱,不是希望靠贿赂换来自己升官发财的好处。”“不图好处其实就是图他们别胡说”,一个想要所有作为的官员,不肯抱憾只能屈服。嵇康且咏且啸的人生,却在生命尽头把儿子托付给山涛,我批“正常人才是社会的主旋律,很多年轻时叛逆、衣着怪异的所谓前卫人士,中年后最终回归平常生活。”何晏的吃药和香艳人生,我批“影视剧中跳崖赴死也要摆出N个耍酷的造型,真是自恋到不作死。”儒家的眼光看山涛,我批“感觉所有的时代皆如此,必须先弯曲着前行才能站立顶峰,委婉地活着,才能明确地表达。”王导和周伯仁的故事中我没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说明朋友的信任度还不够,真的朋友是不容挑拨的。”谢王离婚的原因是“一个姓才是一家人,女婿,侄女婿都是外姓人。”书中写到“以隐求仕”时我批“隐于深山而名闻天下,沽名钓誉,哈哈”。读到嵇绍时,想起了上官婉儿,读到张华时,想起狄人杰,虽然把贾南风与武则天相提并论,有点儿抬高这位丑皇后,但也侧示贾南风还是很有政治远见的。
读完《晋风》,有两个人依然还是读不通,一是晋武帝司马炎,二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晋武帝司马炎前期英明后期昏聩截然不同的表现,实在让人想不通。我曾把他暗推官员奢纵的做法与宋朝吃空晌的制度做对比,认为相似,贪奢的软鞭拿在皇帝手中,他想治谁便治谁,所以不贪的岳飞只能死,但又不尽相同,晋武帝可是以身作则的与臣同乐且公开卖官鬻爵啊,这可是让人大跌眼镜了。说他昏庸吧,刘毅直言他如汉末桓、灵二帝时,他只好讪讪地替自己找个台阶说:“桓、灵二帝不会有你这样的直言忠臣,而我身边却有。”晋武帝这样的表现如何解释?真的只能用“屁股决定脑袋”解释吗?
而王戎仅仅是一个在超世俗和极世俗之间游走的“会人”吗?他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大孝子,却在儿子有病时,怕花钱不给治疗。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有文化的守财奴,他挤身竹林,搭边七贤,只不过,正好活在那个“有诗歌可下酒,有梦可实现”的魏晋时代罢了。
魏晋多名士,风度太翩跹。
在那个“越是放弃责任,对工作毫不用心的人越是享有盛名”为主旋律的时代,仅仅嗜酒和爱好玄学的所谓名士并非真名士,他们只是那个时代的普遍存在,不值得后世效仿。如刘毅那样无情绝情到极至的人也不可取,张华、张轨、卞壶都是值得称道的,但于时代背影下的个人及个人情怀又觉欠缺了少许,还是王导和谢安吧,他们才是真名士,王导的清谈那是统治的需要。“谢安综合了谢鲲清谈阔论淡定自如的特点和爷爷谢衡的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意向,修炼玄学,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得无比强大;修炼儒学,为了提高治国、平天下的技巧。”
《晋风》按西、东晋分上、下篇,分别以嵇康、卫玠这两位最具时代特征的美男开篇,以现世的观点,拨开纷繁的朝代迷云,讲正面、反面、男士、女士的精彩故事,作者另类的解读,值得一探究竟。少有的欠缺是为轻松表达有时过于白话,某些情节有重复,此重复作为一个独立故事时并未显现,整本书读完会有此感,但又不可避免。


1楼2017-02-06 08:02回复
    2楼2017-02-06 08:03
    收起回复
      2025-07-20 00:30:40
      广告
      3楼2017-02-06 08:04
      回复
        4楼2017-02-06 08:05
        回复
          5楼2017-02-06 08:06
          回复
            顶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06 08:24
            收起回复
              🔝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2-06 11:11
              回复
                要认真看待这位白新华女士在文末指出的不足之处。最好加上本文作者的简短介绍,如笔名、代表作是必要介绍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06 12:17
                回复
                  2025-07-20 00:24:40
                  广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2-06 13:04
                  回复
                    该书已在当当、京东和亚马逊上架,感兴趣的朋友请搜索:晋风(魏晋风度现象的另类解读),谢谢支持。


                    13楼2017-02-06 20:58
                    收起回复
                      up!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2-08 21:55
                      收起回复
                        最爱史书,不爱小说


                        15楼2017-02-27 22:42
                        收起回复
                          再来顶顶


                          IP属地:辽宁16楼2017-03-19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