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内容是【花仙子纹绣】所著《纹绣技术宝典》一书中的部分章节(初稿)。为了让经济条件不好、舍不得花钱买书的人也能看到我的文章,我将书中文字部分发到这里供大家阅读(出书定稿可能会有小改动)。为什么不发插图?一是贴吧发图比较麻烦,整本书里有一两百张插图,会耽误大量时间来贴图;二是百度贴吧对图片比较敏感,经常会删除图片,我担心会把文字部分也连带删除了。
我以后不会花时间来帖子里回复大家的提问了,如果对文章理解不了,请到我的QQ群里去交流,我和我的学员们只要在线,都会无私地帮助你。QQ群名“花仙子纹绣技术讲堂”,群号199834404。
希望你在受益之后,把我的文章分享给需要帮助的朋友!你用我的文章去帮助别人,就是对我最大的谢意!
很多年了,一直不敢把这个帖子写完并发表出来,但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我得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无意伤害任何人,你以往的言论如果因为此贴而受到他人质疑,请不要迁怒与我,你或许也只是一个懵懂而无心的传播者,而我,也只是在脚踏实地地传播纹绣实用技术。
本文只从技术角度说事儿,你如果觉得你在色料调配上玩花样,是一个营销手段(故作高深迷惑客人),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先看几个问题:
1, 纹绣师为什么要调色?
那是因为我们手上没有自己想要的成品色料,不得已而为之,倘若我们手上有现成的成品色料,谁吃多了,放着现成的色料不用,非要去调色?
2、 培训机构(商家)教学员用多种色料去配色,他们为什么不教教加工商,让加工商直接在加工过程中就调好色后让大家直接使用?只能说是培训机构在故作玄虚,让大家一次就瓶瓶罐罐买上一大堆,好赚大家的钱(正常赚钱,天经地义,昧良心赚黑心钱还害人,必遭唾骂)。
3、纹绣操作有用色标准码?
没有!
请新手们注意,每个色料品牌都有五种基本眉毛色料,除了太深和太浅的色料不常用之外(现在的雾眉会用浅色色料),处于中间的三种色料,都可以根据客人的具体肤色直接使用原色。你首先得把每种原色的特性摸清楚了,才有进一步细分色彩的能力(也就是调色的能力)。市面上的色料五花八门,就算同一名字的色料,各家色料其色相也都不尽相同,这些成百上千种色相各异的色料都有人在用,你能说哪种色料的色彩是合理的?哪种色料是标准的?
4、 我们对色彩的要求需要那么精准的细分吗?
不需要!
调色,首先得熟悉主色料的特性,而主色料的后期色彩效果,与个人操作技术有很大关系,借鉴价值不大。因为就算是同一种色料,不同的人操作出来的色彩效果也不尽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每个人对色料注入量的理解不一样,有人喜欢多注入点色料,后期体现出浓郁的色彩,有人喜欢清爽干净的效果,色料注入量就会有所保留。再说,客人的肤质和肤色也不尽相同,同一种色料做在不同的客人身上,色彩效果肯定也会多多少少有所差异的。因此,细小的色彩差别不是新手应该考虑的事情,现实中的眉毛用色不需要那么精准,就算你以后有能力去追求精准的用色,那也也只能代表你自己的色彩见解,别人不一定就看得上你的用色!!!从这个方面讲,百花齐放,各执一教(词),只要传播者不去践踏别人,就算固执己见,也无可厚非,因为你的调色方法只能代表你自己的见解,你的方法没有错,别人的方法也同样没有错。
5、加工商的色料加工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是为了赚钱!
怎么才能赚到钱?要顺应市场,要征服消费者,才能让消费者买单!才能赚到钱!
怎么才算征服消费者?那就需要厂家的产品让消费者用起来省心,舒心、放心!
何为省心?我拿回来就能直接使用,取用方便,就是省心!你让我买回来后,还要另外叫我去摆出瓶瓶罐罐加这个加那个的搅合半天,我他妈能省心吗?
何为舒心?浓度合适,粘稠度合适,好上色,不容易干,就是舒心!
何为放心?后期色彩不变色,色彩稳定,持久性符合大家的预期,就是放心。
下面我就按新手的思路来选色和简单的调色(我认为给新手讲解复杂的调色,就是罪过)。
买色料之前,我们一般都会做一些必要的功课,多方打听各种色料的相关口碑。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些常识,纹绣行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色料加工技术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了,没有了什么技术门槛,我们从近几年色料品牌的野蛮生长就可以窥见一斑。因此,你完全不用去做多方面的横竖比较,也犯不着去辨别那些新兴品牌广告的真伪,因为你没有那个精力也没有那个能力!你只要听取一些老师傅的建议就行。每个能在市场上长期存在的品牌色料,都有它相对忠实的客户群,都是能胜任纹绣要求的可靠产品,别人能做好的色料,你同样也能做好!你若做不好,那就只能说是你自己的技术原因了,不要去怪那个色料。
我不打算用颜料(染料)行业或色彩领域的专业术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因为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知识我自己都看不大懂,就用我们纹绣行业的话来简单说说吧。
先明确一些起码的色彩方面的概念。
1、 色相:就是色料的具体色彩,就如人的长相一样。比如我们都是黄种人,但有黑一点的黄种人,有白一点的黄种人,有毛发浓密的黄种人,也有毛发稀疏的黄种人,有小眼睛的黄种人,也有大眼睛的黄种人,等等。
2、 色系:一个色彩系列的总称,它可以是广义的,如红色系,范围就很广,什么粉红桃红紫红橙红等等都属于红色系;再如做眉毛的咖啡色系,有黑咖啡、深咖啡、中咖啡、浅咖啡、棕咖啡、灰咖啡等。它也可以是狭义的(细分的),如深粉红浅粉红。
3、 标准色料注入量:指单个项目单次正常操作所需要的色料注入量。少于标准量,后期就会显色单薄,多于标准量,就会造成严重皮损,后期色彩不正常(晕色、斑驳、朦胧不清新等),甚至引起增生,结厚痂留不住色。
4、 为了方便更加准确地表达色料调配的细节,先人为地把调(tiao)色和配色分开。
调(tiao)色,是指在主色料中小比例加入别的色料,以求产生第三种视觉色彩的色料调和过程。别的色料由于所占比列很小,通常不会使主色的色调(diao)发生太大的改变,实际上属于微调。
配色,我这里把不同色系的色料相混,产生出一种新色系色料的方法称为配色。
为什么需要调色?是因为同一品牌的系列色料里,色相相近的两种色料色差太大,没有我们需要的中间色,我们就可以粗略地调出这个中间色。比如在深咖啡眉毛色料里加适量的浅咖啡色料,那是因为我们觉得这种深咖啡于自己而言色相太深,而下一个较浅的色料是中咖啡,而我们又觉得中咖啡的色相又稍微浅了一点,所以我们就要在深咖啡色料里加入浅咖啡色料,以求把深咖啡调淡点。同理,当我们觉得浅咖啡颜色太浅,需要稍微加深一点,就可以加点深咖啡色料。
为了简便论述,假设一个品牌的咖啡色眉毛色料有以下几种主色:黑咖啡、深咖啡、中咖啡、棕咖啡、浅咖啡。各家的叫法不一,色相细分也有所不同,就不啰嗦罗列了。
在主色色料深咖啡里加浅咖啡,这里的“浅咖啡”,可以是这个咖啡色系列色料里任何一种比主色色料色相浅的色料,可以是中咖啡,可以是棕咖啡,也可以是浅咖啡。
同理,在主色色料浅咖啡里加深咖啡,这里的“深咖啡”,可以是这个咖啡色系列色料里任何一种比主色色料色相深的色料,可以是棕咖啡,可以是中咖啡,也可以是深咖啡和黑咖啡。
用同一色系不同色相的色料去调节主色料,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量比的问题了,比如,为了把主色为浅咖啡的色料加深一点色相,我们可以用大量的与主色色相接近的棕咖啡来调节,也可以用少量的与主色色相相差甚远的深咖啡来调节。这个量比关系也并没有什么标准,你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也可以凭自己的感觉来行事,混色时搅合均匀,目测大致符合自己的预期即可,不需要那么精准的。调色,就这么简单!
再次强调,以示重要。眉毛用色,本身就没有那么精准,并且大多数品牌的色料在色相上都没有太大的差距,我们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色料,直接用成品色料操作就可以了。说得难听点,很多品牌的色料本身就是同一个加工商的产品分装贴牌的。因此,对于新手而言,我不建议你们动不动就去调色,你只有在熟悉了成品色料的特性之后,才会具备调色的能力,否则,你会把调色凌驾于手法之上,不会去追求技术手法的精进,这是做技术活的大忌!很多纹绣师已经在这方面有了深刻的教训,入行几年,都是在频繁换色料的怪圈里浪费时间,直到醒悟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一直是在原地踏步,技术没有什么进步,调色也是在做无用功!这就是接受反科学技术培训的后果——让你花冤枉钱,走冤枉路!
前面说了,把不同色系的色料相混,产生出一种新色系色料的方法称为配色。比如用等量的红色和蓝色相混,得到紫色色料。这种大幅度改变色料颜色的调色,在纹绣操作上主要用在乌唇转色和红眉转色上面,下面我会对这种操作的科学性进行剖析。
首先要说明一点,配色,在技术层次上比调色要高很多,对参与混色的色料,在色相和量比关系上都更加的敏感,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普通纹绣师的能力范畴,这应该是色料加工技术员的工作。
业内对配色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红眉毛用绿咖啡转色,蓝眉毛用橙咖啡转色,乌唇用橙红色或橙色转色,纹唇操作完以后,上一遍白色来做出上釉效果等等。
至于黑色眼线色料里加土黄防止变蓝,咖啡色眉毛色料里加土黄防止变蓝这类脑残的说法,就不说了,真要有用,专门研究色料的加工商们早就给你加好了。
这里重复说说所谓的转色,这已经是第三次在帖子正文里说转色了,希望引起大家重视。所谓转色,也可以理解为配色,它们的原理,都是不同色彩之间的混色,它可以是皮肤色(唇色)和转色色料混色,也可以是皮肤里的纹绣残留色(红色或蓝色)和转色色料混色。
这里得先提出两个问题:
1、我们能不能把不同色相的色料颗粒像铺路那样,按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刺入皮肤?
2、[先转色再做目标色]与[先把转色色料和目标色混合后再一次性刺进皮肤]有何实质性的差别?
针对问题1,我们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会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针体带着色料(转色色料)刺入皮肤,色料必定是依序从外向里附着于皮肤各个层面的,不可能只分布在皮肤深层。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深层皮肤都“吃”到了色料,那么浅层皮肤也必定“吃”到了色料,色料是分布在相对固定(一定厚度)的皮层内的,这跟铺路或刷墙是不一样的,铺路和刷墙可以无止境地加厚路面或加厚涂层(不考虑重力因素引起脱落)。这样,当针体带着第二种色料(目标色)再进入同一块皮肤时,正常情况下,针尖所过之处都将产生混色,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次操作时的色料注入量(刺入深度或密度)来控制混色的程度以达到控制色彩的呈现。
理解了上面的色彩调配知识后,我们对问题2,就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因为这两种不同颜色的色料只要以相同的手法(密度和深度)刺入皮肤,不管它们是分批刺入还是混合着刺入,不管刺入顺序是此前彼后还是此后彼前(与纹身着色有别),最终都将会得到大致一样的结果——两种色料颗粒混合着均匀地分布在一定厚度的皮肤层内,呈现出相同的色彩。因此,对那种唇色均匀的暗、黑、乌唇,完全可以用底色与目标色的混合色料一次性完成操作,或者干脆就用与此混合色料色相相同(相近)的纯色成品色料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就已经不存在所谓的转色了,但这样做对于操作者的调色水平及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操作者必须先充分了解个体唇色对人工色料的影响力度,针对不同的唇色来配色,然后再根据色料注入量大致推测出完成色而不至于与目标色相差得太远,如果第一次正常操作的色料标准注入量不足以达到混色要求,过两个月后还需要再操作一次。而对于有明显色差的唇,我们就只能先针对性地“转色”了,颜色深的地方多上底色,颜色浅的地方少上底色,并注意不同地方的衔接过渡,尽量使产生的混色看起来均匀自然。
眉毛和嘴唇的整体转色,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伪命题,纹绣作品最后的色彩呈现,本来就是由注入的色料颜色(包括不同色料形成的混色)、色料注入量、皮肤底色(包括那些残留色)所决定的,如果采用混色之后再一次性操作,就跟转色这个概念几乎没有关联了。
好了,再回头来质疑一下红眉毛用绿咖啡转色。业内流传的说法是,先用绿咖啡做一遍转色,然后在用目标色正常操作。
我在帖子《责任与使命——“花仙子纹绣”技术讲堂纪实》http://tieba.baidu.com/p/4440741695(已被纹绣吧的傀儡吧主删除)里放了一组盖红眉毛的作品图,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对于那种显色力很弱的残留红色,用一般色度的咖啡色就能完全盖住。
退一步讲,就算要转色,我们为什么不搅合好绿咖啡和目标色后直接操作(这样一次性操作会减小皮损),再退一步讲,加工商为什么不把用于转色的绿咖啡直接加进主色料里面去???而非要我们纹绣师自己去做配色这种麻烦事???
顺便也说说用橙咖啡给蓝眉毛转色。我们知道,蓝色,在皮肤里的显色力仅次于黑色,根据混色原理,用显色力相对弱了几个级别的橙咖啡去转变蓝色,那得用几倍于标准注入量的色料注入量,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皮肤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皮损了。这个说法,连理论都站不住脚,居然能把业内的用色“专家”们玩得团团转,用句过时的网络流行语就是:“我也是醉了”!
用橙咖啡之类的色料去处理蓝眉毛,和用肤色纠错的情况是一样的——一方面刺烂浅表的皮肤,让浅表皮肤坏死,带走一部分原来的蓝色色料,另一方面,加大进针深度,使皮肤较深层堆积一部分橙咖啡,达到影响残留蓝色的目的。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转色原理,是以严重损伤皮肤为代价的,就算用空针,也同样能去掉大部分色。
现实中,泛蓝不太严重的蓝眉毛,只能用深咖啡去覆盖,而且效果还很是勉强,通常在两三个月后,还会看得见蓝色的影子。对于泛蓝严重的蓝眉毛,除非用黑咖啡做成黑眉毛,否则,你想都不用想,只能洗淡后再说了。
因此,我建议大家按下面的思路去配备日常操作所用的色料。
眉毛色料,你只需准备深咖啡、中咖啡(含灰咖啡,巧克力色等)、棕咖啡、浅咖啡(柔咖啡等)就够了,这几个色料可以经过简单调色再衍生出好几个细分中间色,完全可以应付日常眉毛操作。如果雾眉做得多,可以考虑备一个很浅的色料来做眉头等浅色部分,如果你想省点钱,也可以自己加水稀释色料。
眼线色料,没有花样,就一种,纯黑的图腾黑即可,这类色料都是经过技术进步才生产出来的,好不容易弄得很黑了,你不要自作聪明去加土黄或肤色给它冲淡。眼线泛蓝,主要是由客人肤质、操作手法和光学效应造成的,现在的图腾黑色料里都不会含蓝色成分,如果你做出了泛蓝的效果,请不要怪罪于色料。
顺便说说眼线色料里加碳粉的事儿。市场上的成品眼线色料,都是用碳粉加工而成的,加工商会根据市场要求做出相应浓度和相应粘稠度的色料,他们要赚纹绣师的钱,肯定比我们纹绣师高明,自会讨纹绣师的欢心,会尽努力把色料做好,要加碳粉人家自然会加好。你要自作聪明去画蛇添足加碳粉,没有人阻止你,但你千万不要把你这种行为推荐给别人,很幼稚很愚昧知道吗?
唇色料,准备几种主流红色色料,如正红、大红、艳红等,有的品牌还配好了几种现成的、不同色度的系列色料(标号区分),这些色料都可以直接操作的。再配备一瓶用于调色的橙红色或橙色,当上面的主色色料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时,就可以加入适量的橙红色以调高色料的明度(亮度),例如遇到暗唇,如果直接用正红色操作,后期效果可能就是暗红色,加入橙红色后,就可以改观。唇色料,还有不少个性化的主色,如草莓红、玫瑰红、西瓜红、桃红等等,看自己的需要酌情搭配,这些色料都可以加橙色或橙红甚至白色来加以调节。
关于唇色料,色度(彩度)和明度(亮度)是一个矛盾体,提高明度,就必然会牺牲色度,后期色彩虽然会鲜亮些但会显得不够厚实;反过来,想要增加色度,明度就会相应下降,后期色彩就相应较暗。
附加一些新手常问的问题。
1、 不同品牌的色料,可以相互调色吗?
不同品牌的色料相混,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利的后果。a、混合之后会破坏原来的滑腻感或柔顺度,我们立马就能感觉出不好操作,这是很直观的感觉。b、调色,有一个我们大家(包括商家)可能都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两种色料的颗粒度差异。如果两种色料的颗粒度差异太大,就会造成后期色彩变色明显,这是因为两种色料的褪色速度相差较大,比如,一种色料半年之后就褪色严重的,一种色料可以挺两年,那么一年之后,眉毛里就只有那种褪色慢的色料了,并且还只能算残留色。这是属于隐形的弊端,我们只有在一年半载之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没有丰富的色料知识,我们就会处于不知其所以然的懵逼状态。
如果你对上面两点理解了,就可以试试不同品牌色料相互调色,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即使出点差池,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儿!
2、 色料的保质期是多久?干了的色料加水调稀后能用吗?
我们使用色料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色料在长时间闲置后再打开使用时,发现原来膏状或乳状的色料表面变成一汪水了,里面沉淀的色料晦涩成团,怎么搅拌都没法成为原有的滑腻样了,这就是变了质的色料,严格地说是助剂变了质。这些助剂变质凝固后不再起到促使色料颗粒附着于皮肤的作用,甚至起阻碍作用,强行使用会导致上色不理想一系列问题。
色料的保质期,说个大概吧。眼线色料、唇色料等液体色料,保质期很长,密封后常温下放两年都能正常使用,放冰箱里或许三五年后都不会有问题。比较容易变质的是眉毛色料,包括乳状(主要助剂为甘油)和膏体色料(主要助剂为胶体),当膏体色料变干板结以后,再加水调稀,是不可能恢复原有的顺滑感的,不知情的情况下救急可以,一旦发现色料变质,还是赶紧另外备货吧。
上面这两个问题,我在《关于色料的一点浅见》里,也用不同的语气阐述了同样的观点,大家可以交错着看一下,更便于记忆。
我以后不会花时间来帖子里回复大家的提问了,如果对文章理解不了,请到我的QQ群里去交流,我和我的学员们只要在线,都会无私地帮助你。QQ群名“花仙子纹绣技术讲堂”,群号199834404。
希望你在受益之后,把我的文章分享给需要帮助的朋友!你用我的文章去帮助别人,就是对我最大的谢意!
很多年了,一直不敢把这个帖子写完并发表出来,但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我得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无意伤害任何人,你以往的言论如果因为此贴而受到他人质疑,请不要迁怒与我,你或许也只是一个懵懂而无心的传播者,而我,也只是在脚踏实地地传播纹绣实用技术。
本文只从技术角度说事儿,你如果觉得你在色料调配上玩花样,是一个营销手段(故作高深迷惑客人),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先看几个问题:
1, 纹绣师为什么要调色?
那是因为我们手上没有自己想要的成品色料,不得已而为之,倘若我们手上有现成的成品色料,谁吃多了,放着现成的色料不用,非要去调色?
2、 培训机构(商家)教学员用多种色料去配色,他们为什么不教教加工商,让加工商直接在加工过程中就调好色后让大家直接使用?只能说是培训机构在故作玄虚,让大家一次就瓶瓶罐罐买上一大堆,好赚大家的钱(正常赚钱,天经地义,昧良心赚黑心钱还害人,必遭唾骂)。
3、纹绣操作有用色标准码?
没有!
请新手们注意,每个色料品牌都有五种基本眉毛色料,除了太深和太浅的色料不常用之外(现在的雾眉会用浅色色料),处于中间的三种色料,都可以根据客人的具体肤色直接使用原色。你首先得把每种原色的特性摸清楚了,才有进一步细分色彩的能力(也就是调色的能力)。市面上的色料五花八门,就算同一名字的色料,各家色料其色相也都不尽相同,这些成百上千种色相各异的色料都有人在用,你能说哪种色料的色彩是合理的?哪种色料是标准的?
4、 我们对色彩的要求需要那么精准的细分吗?
不需要!
调色,首先得熟悉主色料的特性,而主色料的后期色彩效果,与个人操作技术有很大关系,借鉴价值不大。因为就算是同一种色料,不同的人操作出来的色彩效果也不尽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每个人对色料注入量的理解不一样,有人喜欢多注入点色料,后期体现出浓郁的色彩,有人喜欢清爽干净的效果,色料注入量就会有所保留。再说,客人的肤质和肤色也不尽相同,同一种色料做在不同的客人身上,色彩效果肯定也会多多少少有所差异的。因此,细小的色彩差别不是新手应该考虑的事情,现实中的眉毛用色不需要那么精准,就算你以后有能力去追求精准的用色,那也也只能代表你自己的色彩见解,别人不一定就看得上你的用色!!!从这个方面讲,百花齐放,各执一教(词),只要传播者不去践踏别人,就算固执己见,也无可厚非,因为你的调色方法只能代表你自己的见解,你的方法没有错,别人的方法也同样没有错。
5、加工商的色料加工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是为了赚钱!
怎么才能赚到钱?要顺应市场,要征服消费者,才能让消费者买单!才能赚到钱!
怎么才算征服消费者?那就需要厂家的产品让消费者用起来省心,舒心、放心!
何为省心?我拿回来就能直接使用,取用方便,就是省心!你让我买回来后,还要另外叫我去摆出瓶瓶罐罐加这个加那个的搅合半天,我他妈能省心吗?
何为舒心?浓度合适,粘稠度合适,好上色,不容易干,就是舒心!
何为放心?后期色彩不变色,色彩稳定,持久性符合大家的预期,就是放心。
下面我就按新手的思路来选色和简单的调色(我认为给新手讲解复杂的调色,就是罪过)。
买色料之前,我们一般都会做一些必要的功课,多方打听各种色料的相关口碑。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些常识,纹绣行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色料加工技术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了,没有了什么技术门槛,我们从近几年色料品牌的野蛮生长就可以窥见一斑。因此,你完全不用去做多方面的横竖比较,也犯不着去辨别那些新兴品牌广告的真伪,因为你没有那个精力也没有那个能力!你只要听取一些老师傅的建议就行。每个能在市场上长期存在的品牌色料,都有它相对忠实的客户群,都是能胜任纹绣要求的可靠产品,别人能做好的色料,你同样也能做好!你若做不好,那就只能说是你自己的技术原因了,不要去怪那个色料。
我不打算用颜料(染料)行业或色彩领域的专业术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因为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知识我自己都看不大懂,就用我们纹绣行业的话来简单说说吧。
先明确一些起码的色彩方面的概念。
1、 色相:就是色料的具体色彩,就如人的长相一样。比如我们都是黄种人,但有黑一点的黄种人,有白一点的黄种人,有毛发浓密的黄种人,也有毛发稀疏的黄种人,有小眼睛的黄种人,也有大眼睛的黄种人,等等。
2、 色系:一个色彩系列的总称,它可以是广义的,如红色系,范围就很广,什么粉红桃红紫红橙红等等都属于红色系;再如做眉毛的咖啡色系,有黑咖啡、深咖啡、中咖啡、浅咖啡、棕咖啡、灰咖啡等。它也可以是狭义的(细分的),如深粉红浅粉红。
3、 标准色料注入量:指单个项目单次正常操作所需要的色料注入量。少于标准量,后期就会显色单薄,多于标准量,就会造成严重皮损,后期色彩不正常(晕色、斑驳、朦胧不清新等),甚至引起增生,结厚痂留不住色。
4、 为了方便更加准确地表达色料调配的细节,先人为地把调(tiao)色和配色分开。
调(tiao)色,是指在主色料中小比例加入别的色料,以求产生第三种视觉色彩的色料调和过程。别的色料由于所占比列很小,通常不会使主色的色调(diao)发生太大的改变,实际上属于微调。
配色,我这里把不同色系的色料相混,产生出一种新色系色料的方法称为配色。
为什么需要调色?是因为同一品牌的系列色料里,色相相近的两种色料色差太大,没有我们需要的中间色,我们就可以粗略地调出这个中间色。比如在深咖啡眉毛色料里加适量的浅咖啡色料,那是因为我们觉得这种深咖啡于自己而言色相太深,而下一个较浅的色料是中咖啡,而我们又觉得中咖啡的色相又稍微浅了一点,所以我们就要在深咖啡色料里加入浅咖啡色料,以求把深咖啡调淡点。同理,当我们觉得浅咖啡颜色太浅,需要稍微加深一点,就可以加点深咖啡色料。
为了简便论述,假设一个品牌的咖啡色眉毛色料有以下几种主色:黑咖啡、深咖啡、中咖啡、棕咖啡、浅咖啡。各家的叫法不一,色相细分也有所不同,就不啰嗦罗列了。
在主色色料深咖啡里加浅咖啡,这里的“浅咖啡”,可以是这个咖啡色系列色料里任何一种比主色色料色相浅的色料,可以是中咖啡,可以是棕咖啡,也可以是浅咖啡。
同理,在主色色料浅咖啡里加深咖啡,这里的“深咖啡”,可以是这个咖啡色系列色料里任何一种比主色色料色相深的色料,可以是棕咖啡,可以是中咖啡,也可以是深咖啡和黑咖啡。
用同一色系不同色相的色料去调节主色料,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量比的问题了,比如,为了把主色为浅咖啡的色料加深一点色相,我们可以用大量的与主色色相接近的棕咖啡来调节,也可以用少量的与主色色相相差甚远的深咖啡来调节。这个量比关系也并没有什么标准,你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也可以凭自己的感觉来行事,混色时搅合均匀,目测大致符合自己的预期即可,不需要那么精准的。调色,就这么简单!
再次强调,以示重要。眉毛用色,本身就没有那么精准,并且大多数品牌的色料在色相上都没有太大的差距,我们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色料,直接用成品色料操作就可以了。说得难听点,很多品牌的色料本身就是同一个加工商的产品分装贴牌的。因此,对于新手而言,我不建议你们动不动就去调色,你只有在熟悉了成品色料的特性之后,才会具备调色的能力,否则,你会把调色凌驾于手法之上,不会去追求技术手法的精进,这是做技术活的大忌!很多纹绣师已经在这方面有了深刻的教训,入行几年,都是在频繁换色料的怪圈里浪费时间,直到醒悟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一直是在原地踏步,技术没有什么进步,调色也是在做无用功!这就是接受反科学技术培训的后果——让你花冤枉钱,走冤枉路!
前面说了,把不同色系的色料相混,产生出一种新色系色料的方法称为配色。比如用等量的红色和蓝色相混,得到紫色色料。这种大幅度改变色料颜色的调色,在纹绣操作上主要用在乌唇转色和红眉转色上面,下面我会对这种操作的科学性进行剖析。
首先要说明一点,配色,在技术层次上比调色要高很多,对参与混色的色料,在色相和量比关系上都更加的敏感,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普通纹绣师的能力范畴,这应该是色料加工技术员的工作。
业内对配色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红眉毛用绿咖啡转色,蓝眉毛用橙咖啡转色,乌唇用橙红色或橙色转色,纹唇操作完以后,上一遍白色来做出上釉效果等等。
至于黑色眼线色料里加土黄防止变蓝,咖啡色眉毛色料里加土黄防止变蓝这类脑残的说法,就不说了,真要有用,专门研究色料的加工商们早就给你加好了。
这里重复说说所谓的转色,这已经是第三次在帖子正文里说转色了,希望引起大家重视。所谓转色,也可以理解为配色,它们的原理,都是不同色彩之间的混色,它可以是皮肤色(唇色)和转色色料混色,也可以是皮肤里的纹绣残留色(红色或蓝色)和转色色料混色。
这里得先提出两个问题:
1、我们能不能把不同色相的色料颗粒像铺路那样,按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刺入皮肤?
2、[先转色再做目标色]与[先把转色色料和目标色混合后再一次性刺进皮肤]有何实质性的差别?
针对问题1,我们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会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针体带着色料(转色色料)刺入皮肤,色料必定是依序从外向里附着于皮肤各个层面的,不可能只分布在皮肤深层。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深层皮肤都“吃”到了色料,那么浅层皮肤也必定“吃”到了色料,色料是分布在相对固定(一定厚度)的皮层内的,这跟铺路或刷墙是不一样的,铺路和刷墙可以无止境地加厚路面或加厚涂层(不考虑重力因素引起脱落)。这样,当针体带着第二种色料(目标色)再进入同一块皮肤时,正常情况下,针尖所过之处都将产生混色,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次操作时的色料注入量(刺入深度或密度)来控制混色的程度以达到控制色彩的呈现。
理解了上面的色彩调配知识后,我们对问题2,就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因为这两种不同颜色的色料只要以相同的手法(密度和深度)刺入皮肤,不管它们是分批刺入还是混合着刺入,不管刺入顺序是此前彼后还是此后彼前(与纹身着色有别),最终都将会得到大致一样的结果——两种色料颗粒混合着均匀地分布在一定厚度的皮肤层内,呈现出相同的色彩。因此,对那种唇色均匀的暗、黑、乌唇,完全可以用底色与目标色的混合色料一次性完成操作,或者干脆就用与此混合色料色相相同(相近)的纯色成品色料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就已经不存在所谓的转色了,但这样做对于操作者的调色水平及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操作者必须先充分了解个体唇色对人工色料的影响力度,针对不同的唇色来配色,然后再根据色料注入量大致推测出完成色而不至于与目标色相差得太远,如果第一次正常操作的色料标准注入量不足以达到混色要求,过两个月后还需要再操作一次。而对于有明显色差的唇,我们就只能先针对性地“转色”了,颜色深的地方多上底色,颜色浅的地方少上底色,并注意不同地方的衔接过渡,尽量使产生的混色看起来均匀自然。
眉毛和嘴唇的整体转色,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伪命题,纹绣作品最后的色彩呈现,本来就是由注入的色料颜色(包括不同色料形成的混色)、色料注入量、皮肤底色(包括那些残留色)所决定的,如果采用混色之后再一次性操作,就跟转色这个概念几乎没有关联了。
好了,再回头来质疑一下红眉毛用绿咖啡转色。业内流传的说法是,先用绿咖啡做一遍转色,然后在用目标色正常操作。
我在帖子《责任与使命——“花仙子纹绣”技术讲堂纪实》http://tieba.baidu.com/p/4440741695(已被纹绣吧的傀儡吧主删除)里放了一组盖红眉毛的作品图,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对于那种显色力很弱的残留红色,用一般色度的咖啡色就能完全盖住。
退一步讲,就算要转色,我们为什么不搅合好绿咖啡和目标色后直接操作(这样一次性操作会减小皮损),再退一步讲,加工商为什么不把用于转色的绿咖啡直接加进主色料里面去???而非要我们纹绣师自己去做配色这种麻烦事???
顺便也说说用橙咖啡给蓝眉毛转色。我们知道,蓝色,在皮肤里的显色力仅次于黑色,根据混色原理,用显色力相对弱了几个级别的橙咖啡去转变蓝色,那得用几倍于标准注入量的色料注入量,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皮肤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的皮损了。这个说法,连理论都站不住脚,居然能把业内的用色“专家”们玩得团团转,用句过时的网络流行语就是:“我也是醉了”!
用橙咖啡之类的色料去处理蓝眉毛,和用肤色纠错的情况是一样的——一方面刺烂浅表的皮肤,让浅表皮肤坏死,带走一部分原来的蓝色色料,另一方面,加大进针深度,使皮肤较深层堆积一部分橙咖啡,达到影响残留蓝色的目的。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转色原理,是以严重损伤皮肤为代价的,就算用空针,也同样能去掉大部分色。
现实中,泛蓝不太严重的蓝眉毛,只能用深咖啡去覆盖,而且效果还很是勉强,通常在两三个月后,还会看得见蓝色的影子。对于泛蓝严重的蓝眉毛,除非用黑咖啡做成黑眉毛,否则,你想都不用想,只能洗淡后再说了。
因此,我建议大家按下面的思路去配备日常操作所用的色料。
眉毛色料,你只需准备深咖啡、中咖啡(含灰咖啡,巧克力色等)、棕咖啡、浅咖啡(柔咖啡等)就够了,这几个色料可以经过简单调色再衍生出好几个细分中间色,完全可以应付日常眉毛操作。如果雾眉做得多,可以考虑备一个很浅的色料来做眉头等浅色部分,如果你想省点钱,也可以自己加水稀释色料。
眼线色料,没有花样,就一种,纯黑的图腾黑即可,这类色料都是经过技术进步才生产出来的,好不容易弄得很黑了,你不要自作聪明去加土黄或肤色给它冲淡。眼线泛蓝,主要是由客人肤质、操作手法和光学效应造成的,现在的图腾黑色料里都不会含蓝色成分,如果你做出了泛蓝的效果,请不要怪罪于色料。
顺便说说眼线色料里加碳粉的事儿。市场上的成品眼线色料,都是用碳粉加工而成的,加工商会根据市场要求做出相应浓度和相应粘稠度的色料,他们要赚纹绣师的钱,肯定比我们纹绣师高明,自会讨纹绣师的欢心,会尽努力把色料做好,要加碳粉人家自然会加好。你要自作聪明去画蛇添足加碳粉,没有人阻止你,但你千万不要把你这种行为推荐给别人,很幼稚很愚昧知道吗?
唇色料,准备几种主流红色色料,如正红、大红、艳红等,有的品牌还配好了几种现成的、不同色度的系列色料(标号区分),这些色料都可以直接操作的。再配备一瓶用于调色的橙红色或橙色,当上面的主色色料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时,就可以加入适量的橙红色以调高色料的明度(亮度),例如遇到暗唇,如果直接用正红色操作,后期效果可能就是暗红色,加入橙红色后,就可以改观。唇色料,还有不少个性化的主色,如草莓红、玫瑰红、西瓜红、桃红等等,看自己的需要酌情搭配,这些色料都可以加橙色或橙红甚至白色来加以调节。
关于唇色料,色度(彩度)和明度(亮度)是一个矛盾体,提高明度,就必然会牺牲色度,后期色彩虽然会鲜亮些但会显得不够厚实;反过来,想要增加色度,明度就会相应下降,后期色彩就相应较暗。
附加一些新手常问的问题。
1、 不同品牌的色料,可以相互调色吗?
不同品牌的色料相混,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利的后果。a、混合之后会破坏原来的滑腻感或柔顺度,我们立马就能感觉出不好操作,这是很直观的感觉。b、调色,有一个我们大家(包括商家)可能都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两种色料的颗粒度差异。如果两种色料的颗粒度差异太大,就会造成后期色彩变色明显,这是因为两种色料的褪色速度相差较大,比如,一种色料半年之后就褪色严重的,一种色料可以挺两年,那么一年之后,眉毛里就只有那种褪色慢的色料了,并且还只能算残留色。这是属于隐形的弊端,我们只有在一年半载之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没有丰富的色料知识,我们就会处于不知其所以然的懵逼状态。
如果你对上面两点理解了,就可以试试不同品牌色料相互调色,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儿,即使出点差池,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儿!
2、 色料的保质期是多久?干了的色料加水调稀后能用吗?
我们使用色料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色料在长时间闲置后再打开使用时,发现原来膏状或乳状的色料表面变成一汪水了,里面沉淀的色料晦涩成团,怎么搅拌都没法成为原有的滑腻样了,这就是变了质的色料,严格地说是助剂变了质。这些助剂变质凝固后不再起到促使色料颗粒附着于皮肤的作用,甚至起阻碍作用,强行使用会导致上色不理想一系列问题。
色料的保质期,说个大概吧。眼线色料、唇色料等液体色料,保质期很长,密封后常温下放两年都能正常使用,放冰箱里或许三五年后都不会有问题。比较容易变质的是眉毛色料,包括乳状(主要助剂为甘油)和膏体色料(主要助剂为胶体),当膏体色料变干板结以后,再加水调稀,是不可能恢复原有的顺滑感的,不知情的情况下救急可以,一旦发现色料变质,还是赶紧另外备货吧。
上面这两个问题,我在《关于色料的一点浅见》里,也用不同的语气阐述了同样的观点,大家可以交错着看一下,更便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