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8日漏签0天
徐沟吧 关注:48,655贴子:175,181
  • 看贴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4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徐沟吧
>0< 加载中...

关于太原都市区规划(2016~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关于太原都市区规划(2016~2030)(草案)的公示(第3号)
发布日期:2017-01-26 来源:城乡规划处 浏览次数:1001次
晋建规公示字〔2017〕3号
按照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实施办法》规定,现将太原都市区规划(2016~2030)(草案)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7年1月26日至2017年3月14日。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填写《公众意见建议表》于2017年3月14日前传真至0351-3070482或发电子邮件至sxghbz@163.com,逾期不予受理。
太原都市区规划(2016~2030)(草案)
一、规划目的
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发挥太原都市区对全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提升省会太原在全国的地位,依据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战略的安排,编制太原都市区规划。
二、主要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3、《太原都市圈规划(2011~2030)》(2013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根据《太原都市圈规划(2011~2030)》,太原都市区规划范围确定为:太原市六城区、晋中市榆次区、清徐县和阳曲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5457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6年~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发展定位
将太原都市区发展成为国家能源服务及创新中心,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示范区,太原都市圈(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主体和引领中心。
五、规划目标与规模
到2030年,资源型经济成功转型,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自主创新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得到根本扭转,城乡生态系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综合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30年常住人口760万,建设用地控制面积980平方公里(含产业区产业用地294平方公里)。
六、都市区空间布局
1、区域空间管制
加快全域“多规合一”进程,将太原都市区全域范围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4大类差别化政策分区。
优化发展区包括太原、晋中现有城区范围。重点发展区包括产业园区组团、清徐县城、阳曲县城和若干重点镇规划区。限制开发区包括中心城区外围山前地带、浅山地带和组团间的生态廊道。禁止开发区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区、永久性基本农田集中区。
2、城镇空间结构
基于都市区历史演化阶段性特征、生态格局等因素,确定太原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为“双城多组团”。
“双城”指二个中心城区。
太原主城区(南高速环以北部分)定位为区域性的金融、商业、文化、科教中心,全省产业转型和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
太原-晋中共建区(晋源-小店-榆次)定位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新兴产业集聚区、国际性低碳技术及煤基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宜居城市建设主体区。
“多组团”指6个产城融合的城镇组团。
依托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和新兴产业园区,集聚创新资源、现代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着力打造山西创新转型新引擎。包括阳曲、泥屯、清徐、徐沟、西谷、修文等组团。
3、中心体系结构
提升太原主城区和晋中市区城市综合中心;培育汾东现代服务业中心,清徐、阳曲生活生产服务中心,以及徐沟、修文现代产业服务中心;加快构建产业组团中心和提升城区片区中心。
按照“双城多组团”空间结构,构建由航空、都市区高速公路网(两环、七射、七连)、城市快速路网、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组成的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
七、生态支撑体系
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区”,实行分区控制、分级管理,形成“两环一网、四纵四横” 的生态安全格局。
两环
在中心城区和重点发展区周边,规划东西山生态修复圈、环城生态休闲游憩圈。
一网
沿城郊设置旅游公路,沿都市区内的河湖水系、大型绿楔建设步行绿道,将生态斑块连接成网。
四纵四横
贯穿都市区设置大型生态廊道,既是控制城镇组团无序蔓延、阻止摊大饼、避免城市病的生态隔离带,又是抵御雾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通风廊道,也是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四纵——汾河大型生态廊道、沿太中银铁路和干渠生态廊道、沿太原与榆次之间铁路和高压走廊生态廊道,以及修文西部沿铁路生态廊道。
四横——卧虎山-涧河-森林公园-汾河-北排洪渠生态廊道、乌金山-太原中心城区南隔离带-晋阳湖湿地-西山生态廊道、榆次东八缚岭-铁路及高压走廊绿带-太原经济区及小店南侧绿带-汾河绿带-晋阳古城保护区-蒙山生态廊道,以及潇河及其沿线绿带。
八、太原晋中同城化
以“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信息同享”为导向,构建分工明确的功能板块与中心体系,建立起统筹协调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金融、电信、社保、人才流动、医疗认证、农产品检测认证、公共交通、基础教育等领域的同城化发展。
以“规划同筹、交通同网、设施同布、生态同建、环境同治”为导向, 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太原、晋中两市行政边界的结合部确定为“同城化重点协调区域”,通过拓展新的城市空间,推进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的一体化。在太原-晋中共建城区,依托山西科技创新城,重点进行现状园区的协调与共建;在潇河一带,依托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现时代产业园区,重点进行现代产业园区的协调共建。
加大“制度同构”推进力度。在国家综改试验区配套政策层面、省部级层面、省各职能部门层面、市级和市各职能部门层面,以及金融、电信、市政等专业部门层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与法规,建立起多层次的协作机制和机构,实现同城化规划的编制、审批、管理和监督制度。
联系电话:0351-3070482
监督电话:0351-3580084
附件1:公众意见建议表.doc
附件2:太原都市区规划图纸.rar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7年1月26日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都市区:三城四组团
报告中说,太原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为“三城四组团”。三城:指由三部分构成的都市区的主体——中心城区。包括太原中心城区(南高速环以北部分)、太榆中心城区(晋源-小店-榆次)、潇河新城。四组团:指4个外围组团。包括清徐组团、阳曲组团、修文组团、泥屯组团。


2025-05-18 06:31:16
广告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dyp16888
  •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5-18 06:25:16
广告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敬余生abc
  • 四方游侠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工程的二期工程是那些地方,大概时间是在多会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明确空间总体架构。规划形成“双城、双区、三廊、三轴”的总体结构。双城指清徐县城和潇河新城。清徐县城通过开发区扩区与县城建设相互带动,最终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潇河新城以徐沟镇、王答乡为基础,依托省警校、幼师等高校,打造太原市南部教育文化组团,为潇河新城建设奠定基础。远期结合山西科技创新城产业区的建设,发展成为服务山西、辐射华北、面向全球的空港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双区指西山生态人文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西山生态人文区指清徐县西北浅山地带。结合现有文物古迹,通过葡峰山庄、龙林山等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发展成为西山生态人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指清徐县中部的柳杜乡、孟封镇、西谷乡,以及东部的集义乡。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形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现代高效观光农业。
三廊指潇河生态廊、汾河生态廊和清源南生态廊。潇河生态廊指沿潇河、白石河形成的东西向生态廊道。汾河生态廊指沿汾河形成的南北向生态廊道。清源南生态廊指清源城区西、南形成的与开发区间的生态廊道。
三轴指中部城市发展轴、西部城市发展轴及东部城市发展轴。中部城市发展轴沿文源路、紫林路布局公共轴线,形成“县城——产业——榆次”发展轴线。西部城市发展轴沿清泉湖、东湖布局公共轴线,形成“晋源区——县城——清徐”发展轴线。东部城市发展轴沿太原市人民路向南的府城文化周,形成“市小店区——山西科技城产业园——新机场”发展轴线。
明确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形成“地区中心城镇(县城)——地区次中心城镇——特色乡镇”的三级中心体系,包括1个地区中心城镇(清徐中心城区(包括清源镇、东于镇、马峪乡)、2个地区次中心城镇(徐沟-王答组团、孟封镇)、3个特色乡镇(柳杜乡、西谷乡、集义乡)。县城城镇职能分为三类,包含2个综合型中心城镇(清徐中心城区、徐沟-王答组团)、1个工贸型城镇(集义乡)、3个农贸型城镇(孟封镇、柳杜乡、西谷乡)。
优化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县域城镇规模分为四级,1个50-100万人中等城市(清徐县城),1个5-10万人城镇(徐沟-王答组团),1个1-5万人城镇(孟封镇),3个1万人一下城镇(柳杜乡、西谷乡、集义乡)。
优化村庄布点规划。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按照“中心城区——一般乡镇——集镇型中心村——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建设西山生态敏感地带、集中城市化地带、田园城镇地带和控制发展地带,分类处置地上建筑物和分流人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对全县村庄布点进行优化,主城区内的城中村实施搬村建居,位于西山上有隐患的村庄撤并、迁建,全县村庄数量将由188个减少到105个,其中,中心村45个(包括5个集镇中心村),基层村60个。


  • 冷雨
  • 武林盟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建设2个次中心城镇。徐沟-王答组团定位为清徐县东部发展组团,潇河新城(都市区规划的南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教育、仓储物流、空港物流、商贸旅游、现代农业为主的商贸文化组团。建设用地规模为11.55平方公里,人口8.2万人。于208国道东侧依次布置现代物流产业园、职教文化园。在王答乡、徐沟镇现状乡(镇)驻地基础上,建设居住、商贸综合组团。空间边界:西至208国道、北至紫林路(榆古路)、南至太中银铁路远期预留通道,向东与集义乡协调发展。
孟封镇定位为清徐县中南部的中心城镇,以现代农业示范区、食品工业园为依托,发展成为以绿色食品加工、休闲旅游、都市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5.7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用地布局沿云孟路、小杨路两侧布局以居住、商贸为主的新市镇;于现在食醋工业园周边扩大用地规模,建设以食醋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园。空间增长边界:食品工业园——沿238县道两侧发展布局,西至东干渠,南至241县道,东、北至规划道路;孟封新市镇-整合孟封镇驻地周边建设用地,适当扩大规模。
(四)建设专业特色镇
按照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建成具备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特色,并积极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专业特色小镇。
柳杜乡。汾河西部、县城南部以葡果种植、养殖等生态农业为主导的农业乡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0平方公里,人口0.74万人。用地布局沿清文路布局居住为主的新市镇。空间边界沿241县道两侧布局,西至清文路,东、北、南至规划路。
西谷乡。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以葡果种植、休闲垂钓、生态观光、农业体验等产业为主导的清徐中北部生态宜居乡。建设用地规模为0.8平方公里,人口0.56万人。用地布局:清东路以北、云孟路以西、汾河东岸布局以居住为主的新市镇。空间边界:汾河以东、云孟路以西、榆古路以南、南至清东路沿线。
集义乡。山西科技创新城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地区以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和有机永业示范基地为重点,发展高效观光农业。建设用地规模为0.84平方公里,人口0.6万人。在集义乡驻地基础上整合周边用地,发展成为以居住为主的新市镇。空间边界:近期为集义乡驻地现状建设用地;远期与山西科技创新城协调发展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4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徐沟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