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nline2吧 关注:2,956贴子:42,958
  • 9回复贴,共1

感觉自己太菜了,谁能告诉我利润怎么这么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2-03 21:46回复
    航线不盈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03 22:20
    回复
      满意度太低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2-04 18:43
      回复
        上座率太低了,可以通过提高满意度,或者调低价格来提高上座率


        4楼2017-02-07 14:50
        回复
          2002年有99萬的利潤不算差啊
          不過競爭線的票價過高,再講有些線沒什麼潛力,建議關 (尤其是有競爭的)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2-07 14:53
          回复
            維修費高,換舊機或補維修站。
            票價均一1.6太傷,競爭線747上座19%利潤一千多k太慘…
            航線比No.1多,但盈利跟不上。
            建議頻繁調價或換線or改小飛機(一架747算折舊與日常費用,沒有八千盈利的話,v值會掉)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12 01:50
            收起回复
              在放飛大飛機前,建議用中型機養兩三個月,例如360座的DC10-30再換741。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16 14:14
              回复
                競爭線,對廣告與服務水準有把握,且有維修站與油槽輔助為佳,那租741去爭一兩家對手的一線可以考慮,但是三四家的話就要衡量一下城市數值與對手飛機情況;
                花30萬k買742去競爭,不如買兩架10-30去中轉,實際相當,且費用較省,淡季也較平穩,二線-一線-二線也確實少競爭。
                最後,747與兩架10-30相比,人事費與維修、油料等費用省沒多少,頂多投資與航額費多省幾百k,然而旺季741賺2萬2k,兩架10-30賺1萬6~8千k,但算入折舊741成本接近八千,一架10-30大約三千,算一算,兩者的純利潤其實差距不大;
                淡季有9個月(6月可以算半個旺季)旺季只有3個月,淡季三倍的時間,10-30的收益很容易超過747,因此,不是財力豐厚又想瘋狂搶線打壓對手的話,沒必要大量使用747。
                我開AT4測試,無對手,1972年指數和700多中轉LA,倫敦,東京,養了四五個月747才頂價滿座,淡季利潤在一萬六到九千之間,若是加入競爭對手…………
                我懷疑座位間距加到最大,FB艙刻意多一些,投資等級盡量拉高,說不定拿中型機去打747,自己能保本或小額盈利,對手卻大失血哩………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16 14: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