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PC物种一览
*注:未按等级顺序
鹗,Pandion haliaetus
55–60 cm; ♂990–1800 g, ♀1200–2100 g
食谱:几乎只有鱼,极偶然捕捉各种小动物
栖息地:浅水附近,如湖泊、海岸、河畔
独特的长翅猛禽,飞行姿态略似海鸥;像猫头鹰一样拥有可前后转动的第四趾,足底有倒刺,行走不便。捕鱼方式对于猛禽极为独特:先在空中飞行,短暂悬停,然后扎入潜水抓住鱼,再从水中重新起飞。并不怎么受尊敬的渔民,性格较内向;往往在鱼类丰富的地区聚居形成大型渔村。
虎头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
85–105 cm; ♂4900–6800 g, ♀6195–9500 g
食谱:主要是鱼,亦有水鸟、中型鸟类、哺乳动物
栖息地:浅水附近,如湖泊、海岸、河畔
巨型猛禽,成鸟黑白分明,具有巨大的橙色钩状喙,十分醒目。朔土千百年来毫无疑问的统治者,皇室与皇亲国戚。
白头海雕,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70–102 cm; ♂3000–5200 g, ♀4000–6300 g
食谱:主要是鱼,亦有水鸟、中型鸟类、哺乳动物
栖息地:浅水附近,如湖泊、海岸、河畔
巨型猛禽,成鸟因白头而得名。北方的白头海雕性格没有南方那么随和,甚至可以说“暴烈”,但依然忠诚、耿直,刚正不阿。白头海雕对生活条件很少挑剔,即使是最显赫的名门也不拒绝粗茶淡饭。他们对目标的追求异常固执,乃至剑走偏锋。主要是官员及其亲眷,以及指挥官和战士。
赤鸢,Milvus milvus
60–72 cm; ♂750–1221 g, ♀960–1600 g
食谱:主要为老鼠等小哺乳动物和腐肉,偶尔捕捉其他小动物
栖息地:有树木的旷野,森林草原混合地带
长翅、剪尾,常常乘热气流在空中长时间盘旋。懒惰、享乐主义,好出风头。多为乐手、舞蹈家、吟游诗人等,有时会被贵族聘请,甚至成为宫廷艺人;亦有手艺人。
黑鸢,Milvus migrans
44–69 cm; ♂630–1150 g, ♀750–1160 g
食谱:主要为小动物和腐肉
栖息地:多样,但远离密林
长翅、剪尾,常常乘热气流在空中长时间盘旋。懒惰、机会主义者。与近亲赤鸢不同,黑鸢的名声极其恶劣,多半是扒手骗子或流氓恶棍,有些地区甚至形成了小规模的强盗团体。
白尾鹞,Circus cyaneus
41–52 cm; ♂290–400 g, ♀370–708 g
食谱:野兔、田鼠等中小型草原动物,以哺乳动物为主
栖息地:草原、沼泽等旷野
长翅长腿,拥有类似猫头鹰的面盘羽,听力敏锐,能协助寻找草丛中的猎物。虽然不是以格斗见长的猛禽,但勇气十足——在社交方面就显得厚脸皮。相比朔土的其他居民,白尾鹞在婚恋方面更加“花心”,因此免不了闲言碎语。善于超低空飞行或盘旋,因此多担当牧民或哨兵。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
46–69 cm; ♂357–1200 g, ♀758–2200 g
食谱:主要为中小型哺乳动物和鸟,如兔类、鸦鹊、鸠鸽等
栖息地:老林
典型的森林猛禽,强壮凶猛,多面手。蛮横、固执,由于不爱社交的性格和面无表情的习惯,常被认为“冷漠”甚至“冷酷”。战士、军事顾问等,几乎只在各类军队服务,有数个忠实的剑士家族。
雀鹰,Accipiter nisus
28–41 cm; ♂105–196 g, ♀185–350 g
食谱:几乎只有中小型鸟类,极偶然有其他小动物
栖息地:各种林地,或有树木的旷野
捕猎方式多样的小鸟猎手,灵活机动。性格冲动暴躁、冥顽不化,雄鸟尤甚,但一旦认真起来就极其细心耐心。他们能训练成隐蔽的探子和刺客,专门在窄小昏暗、障碍重重的地段准确迅速地找到目标、完成任务。此外亦有制陶工、珠宝匠等各类小民。
普通鵟,Buteo buteo
40–58 cm; ♂427–1180 g, ♀486–1360 g
食谱:多样,主要为小哺乳动物(尤其鼠类),亦有各种小动物和腐肉
栖息地:多样,但需要筑巢的林木
鼠类猎手,常常在空中随热气流盘旋翱翔。性格相对懦弱,至少是对于更强大的猛禽而言。好相处到神经大条缺乏戒心的程度。常被诟病“沉迷物质享受、低级趣味”,但对于社会底层的他们来说要求未免有些过分。主要是牧民、手工艺人、商人、木匠等各类小民,或旷野的巡逻哨兵。
大鵟,Buteo hemilasius
66–71 cm; ♂950–1400 g, ♀970–2050 g
食谱:主要为土拨鼠、鼠兔等小哺乳动物,亦有其他小动物
栖息地:草原、山坡等干燥旷野
旷野大鸟,常常在空中随热气流盘旋翱翔。憨厚老实的外表下常常是一颗同样朴实的心。性格相对温和,不爱也不怎么擅长打斗。大多数是重体力劳动者,例如铁匠、石匠、木匠,亦有牧民和哨兵等。
毛脚鵟,Buteo lagopus
45–63 cm; ♂600–1380 g, ♀780–1660 g
食谱:主要为小哺乳动物(尤其田鼠、旅鼠),偶尔捕捉小型鸟类或其他中小型动物
栖息地:冻原,偶见于针叶林北部
雪国来客。夏季生活在北方不夜丘陵,冬季回到南部地区。体态优雅,口齿伶俐,机敏狡黠,神秘主义。既有聪慧精明的商人、商户、书记员,亦有歌手、诗人等各类艺人;有些艺人甚至成为皇宫中的弄臣。他们偏爱骨制工具和工艺品。
乌雕,Clanga clanga
59–71 cm; ♂1500–2000 g, ♀1770–3200 g
食谱:主要为小哺乳动物等湿地地栖动物
栖息地:湿地森林,沼泽
纤长高挑,姿态优雅。轻盈而灵动的轻型武士,擅长双剑。大方、坦率,乃至有些脸皮厚。交际能力极强,对于雕而言异常地“亲民”,并不介意和“低等”猛禽共事。官僚、指挥官等,或是担任其他平民工作。
金雕,Aquila chrysaetos
66–102 cm; ♂2840–4550 g, ♀3630 - 7200 g
食谱:主要为中型哺乳动物,如野兔、土拨鼠、小型有蹄类,亦有中型鸟类,甚至鱼类
栖息地:旷野或半旷野,如山地、草原、苔原、森林边缘
巨型猛禽,强悍凶猛的战士,即使身躯庞大健壮也丝毫不影响灵巧与速度,甚至能做到仅次于游隼速度的高速俯冲。记忆力很强,非常重视个人恩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相对其他雕更擅长合作协商,因此能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 orientalis
66–84 cm; ♂2300–2700 g, ♀2500-3900 g
食谱:主要为中小型森林动物,如兔类、松鼠、鸠鸽,亦有其他小动物
栖息地:山地密林
适应高山森林的猛禽,重装武士,灵活的多面手。心思很重的慢性子,常常生活在半隐居的状态下,捉摸不透。除了个别家族任职官员外,主要担任铁匠、猎手、伐木工等平民职业,但依然备受尊敬。
灰背隼,Falco columbarius
24–32 cm; ♂125–234 g, ♀155–300 g
食谱:主要为小型鸟类,亦有中型鸟类、小哺乳类和大型昆虫
栖息地:多样,主要为旷野,亦有针叶林、灌木丛、草原、沼泽等植被较稀疏的地带
小型隼,大多已经改迁徙为定居。灵巧机动的空中追逐和灵活敏捷的头脑有得一拼,而胆量与体型丝毫不成正比,仿佛世界上没有他们畏惧的敌人,但在大局观和原则性上反而没有大隼那么坚定。相比其他小型猛禽更厌恶被嘲笑“小”。能成为出色的舞者、鸟类猎手,也能任职哨兵、战术顾问等。
猎隼,Falco cherrug
45–57 cm; ♂700–990 g, ♀970–1300 g;
食谱:主要为土拨鼠、鼠兔等中小型哺乳动物,亦有中型鸟类
栖息地:干燥的旷野,如草原、荒漠、山地
中型隼,平飞速度惊人,体格强壮、吃苦耐劳,似乎什么恶劣条件都扛得住。强悍的近身格斗家,擅长将敌手逼至低空后进行近地格斗。像游隼一样荣誉感极强,但行事风格更踏实稳重,不爱冒险主义。哨兵、军事顾问,或猎手等平民职业。
矛隼,Falco rusticolus
48–65 cm; ♂769–1450 g, ♀1130–2150 g
食谱:主要是中型鸟类(尤其松鸡),亦有中型哺乳动物
栖息地:苔原、针叶林、海冰
大型隼,平飞速度惊人。长年生活在寒冷的极北冰原,畏惧炎热。唯一直到近代才纳入朔方“臣民”的的北方猛禽。从1144年起,由矛隼部落领导的刻苍极一直与朔方交战,被俘获的矛隼或被杀死或成为奴隶。1170年,刻苍极彻底陷落后,绝大部分隼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另一些开始了无休止的逃亡。
游隼,Falco peregrinus
34–58 cm; ♂330–1060 g, ♀595–1600 g
食谱:几乎只有中型鸟类,极偶然捕捉哺乳动物或昆虫等
栖息地:多样,如山地、河谷、海岸
中-大型隼,世界上毫无疑问最快的动物,但平飞较猎隼等稍慢。朔土的游隼大多已经抛弃了南北迁徙的生活,习惯了家庭聚居,但依然热爱旅行。虽然看起来友善亲切,游隼并不热衷拓宽社交关系网,真正进入他们的心就更加困难。游隼执着于他们的荣誉守则。他们是闪电般的空中格斗家,以驰名的高速俯冲突袭对手,也擅长夜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