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PART
一、天籁之战
虽然天籁之战海外热度不高,但架不住我花厉害呀

谷歌搜索量(9月10日至1月31日,天籁之战开播日期为10月16日)

油管搜索量(出于某种奇怪的原因,不能自定义时间区间,所以下图为“过去12个月”)

我们可以看到,华晨宇为这个节目在海外的火爆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天籁开播期间,无论谷歌还是油管,华晨宇的搜索热度均远大于天籁之战。而油管的趋势更为明显,图中第一个高峰为《滑板鞋》引起,随后油管“天籁之战”热度有较大攀升,证明人们先认识的“华晨宇”或“滑板鞋”,而后认识“天籁之战”。
对比四个歌手的热度: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他三位歌手的热度在综艺前后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且均未超过“天籁之战”热度,可见天籁在海外的热度,基本由华晨宇一人带来。
此外,令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无论是谷歌还是油管,《天籁之战》的热度均未超过《梦想的声音》。
谷歌:

油管:

各个地区(上述我花有影响力的4个地区/国家)均是如此,没有例外。
对比《梦想的声音》中各个导师与节目的热度,发现均没有导师超过节目本身热度。热度最高的是JJ,但也与节目持平。

所以,《天籁之战》在海外的热度不高,固然有嘉宾的原因、或东方卫视在海外的受众问题,但我有一个比较大胆的猜测——也许在海外观众看来,《天籁之战》并不如《梦想的声音》好看,而这可能是带着粉丝滤镜的我们无法感受到的。而天籁之战在海外能有现在的成绩而不是完全扑街,最大的功臣是华晨宇,他不光起到了扩大节目知名度的作用,更提供了对节目有粘性的观众。
不过,艺人与节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依然要感谢节目组会玩、敢玩,可以激发出我花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