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吧 关注:4,130贴子:33,710

回复:(转)再读《重生之官路商途》,还原真实的魏东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厉害好厉害。我觉得更俗都没想那么多,纯粹是为了情节塑造了一个便当丑角,而且确实刻意让魏东强在考试事件上降低了智商和情商。其他的我觉得未必有LZ想的那么深,那些描写主要还是突出张恪的高大全吧。
  其实我觉得魏东强这个角色,虽然心理有些自卑,并且由内在自卑而衍生的外在傲气造成了魏东强的别扭。但为什么魏东强走上不归路,我觉得关键还是在张恪身上,或者说张恪加重了魏东强的悲剧。
  更俗安排的就是林冰不知道张恪到底多牛,而且和魏东强在初期也没有对此讨论过。林冰在开始还是没有受到张恪圈子的接纳,要说张恪是不屑也好,故意也罢,总之心里其实是无视魏东强的。最开始的反感就是魏东强那句“有钱人的恶趣味”,种下的祸根。
  其实就是一个草根的酸话而已,张恪这样人情练达的人听不出来看不明白吗?他知道,但就是由此生出了反感。看他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傲气,就是一种骑驴看唱本么?张恪的态度表现的明白,周围的人也看在眼里,甚至那谁谁没敢跟林冰打个预防针。话说这也算朋友?呵呵。
  张恪会不会记在心里都未必,但其他人却为一个模糊的态度噤若寒蝉。这就是财富权力的魔力吧!让人变成鬼,让鬼变成人。
  By:独木森林
  太平省事:归纳的比我简洁,呵呵。最可怕的就是这类朋友。


IP属地:福建18楼2017-01-29 23:37
回复
      不对,这是魏本身的心性问题。楼主分析的貌似头头是道,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小人物归为一类,就算是小人物也会是有不同,重生前的张恪和魏东强都是小人物不假,可是无论心性,为人处世都有极大的区别,按照书中描写,我们平心而论是愿意与重生前的张恪相处交友还是与魏东强这种小人物交友。
      再说重生前的张恪也比魏东强优秀的多,精通多种语言,人情达练,虽然受过情伤但仍有铁关系的兄弟密友(杜飞)和红颜知己(何弦)。事业上,了解电子销售行业的总总道道,对行业内有自己一定的看法和理解,通过机遇和自己努力在二十几岁独挡一面年薪不菲的销售部门经理。虽然比之重生后的成就只是一个小人物,但这种小人物已经是是我这种毕业一年半在职场中努力地小人物的追求目标了。
      而魏东强呢,他的下场或许有种种原因,但决归不到张恪头上。
      By:yanjing


    IP属地:福建19楼2017-01-29 23:39
    收起回复
        @czzhf
        LZ确实有点美化小魏。最后的离开,感觉不是小魏认识到他不离开,林冰永无出头之日,而是难以面对林冰——林冰是他失败的见证。而最后林冰打电话的哭,当时真的没什么感觉,现在想想,林冰心里肯定会有埋怨:这一切种种,肯定有张恪的原因,但是能怨张恪吗?她的哭,是对过去那份感情的痛。
        By:jingyingn
        太平省事:两个角度看,这是往坏处理解,我那种是往好处理解。


      IP属地:福建20楼2017-01-29 23:40
      回复
          不连累林冰,这才是魏东强选择离开的真正理由!这纯粹是毫无疑义的脑补。
          就像天涯八卦版的女人,当有人发帖列举女友或老婆不能饶恕的错误说自己要甩了女友时,她们一拥而上:肯定是LZ你的错LZ你没有教育好你老婆不能怪你老婆,全是脑补啊……
          给我的感觉就像楚轩搞阴谋那样,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能搞出如何如何牛逼的阴谋,这纯粹是作者在装B;同样,LZ认为在一本数百万字的作品中出现的寥寥数千字中,就能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认为自己的分析结果一定是正确的……这已经不是天真来形容了。LZ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在数百万字塑造虚假的主角形象中,挖出那寥寥数千字才能体现的主角的真面目……
          所以说LZ所谓的“还原”就是个笑话。
          不过,剥开了LZ可笑的人物性格分析和情节还原,LZ居然奇迹般的用笑话般的分析方式得到了一个还算正确的结论——人类的社会就是这么冷酷,只有个体适应社会,从来没有社会必须适应个体的;任何动物的社会同样这么残酷,阶层在任何群体中无法避免。
          然而LZ理所当然的忽略了一点,忽略了人类社会对绝对冷酷的动物社会的优点:社会体制在束缚了个体时,同样也给了个体各种保护。魏本来有体制赋予他的很多机会,但没有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最终的死,完全是因为他是个NC。
          第一,作弊事件。毫无疑问,体制给了魏充分的机会,如果魏一视同仁,把换座位的陆天又一起抓了,用有理有据的方式正式处理这起舞弊案而不是直接送教务处,那么学院很多老师自然会站在他这一边,尤其是很多年长的老师,本身看主角不顺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整顿学习风气的机会,体制需要铁面无私的恶人。
          但是魏是怎么做的,怎么放弃了体制对自己的保护呢?
          作为一个铁面无私的老师,抓到作弊后立刻扬言“不要以为你那个做副市长的父亲能怎么样”,这自然是一个铁面无私的老师应该说的话。为了体现自己的公正和无针对性,强烈要求教务处把平时品学兼优的沈一起开除,这一点犯了大忌,真正的老师在惩罚学生的同时肯定要保护学生,一旦忘了教育的本质,他这种为了做成铁案牺牲好学生的做法,谁看不出来?铁面无私的老师知道“陆天又的他父亲陆文夫是省政府秘书长,在这座城市拥有通天的能量,又与国商院院长崔国桓是同窗好友,魏东强还不至于白目到要将陆天又一起揪到教务处去。”于是对指出陆天又也必须负责任的学生恶言相向,彪悍的表示,欺软怕硬的自己只抓这两个。
          好了,万恶的体制给了魏机会,但他自己放弃了,没有老师看不出他的私心,没有老师会为他说话。很类似的情况,我们院因为处分某个学生的事情,某个年轻辅导员受到很大压力,最后院里八个退休教授正式拜访校长要求以正学风,该学生走人。这种待遇,魏是享受不到了。
          其次,万恶的体制在堵死魏某条路的时候,并没有堵死他全部的路。即便在私企,得罪了领导后做不下去,又没有人拦着走另一条路。魏在学校系统混不下去了,可是照样能在企业中混的很好。职业上的挫折谁都经历过,如果魏真的喜欢林,为什么不能和林一起走或者和林约好等她毕业了一起走?即便林还在读书,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先出去工作,然后林毕业后把她接过去一起打拼?难道在LZ或者LZ脑补的魏的心目中,只有借着主角的关系踏上职业之路才是成功的,两个人在职业经历了挫折后,一起白手起家重新奋斗难道就不算成功嘛?必须用分手来证明自己对林的爱?看看LZ脑补的“他知道林冰遭遇的不幸,林冰所受的委屈,完全是因为和自己的缘故,终于狠下心来和林冰断绝关系”难道林只有在主角这个系统中才能找到幸福,才能不委屈?为什么魏离开了学校体制,重新开始后,林还会不幸委屈???
          等他混的不错之后,为什么他不回去问问林的情况如何?而是在看到林和张时,用那种方式炫耀自己的成功?他仅仅是炫耀给张看,难道没有炫耀给林看吗?如果我用LZ这种没有足够依据的脑补方式来推断一下,是不是我也可以说,魏之所以不带着林走,是因为林看过了他最卑贱最凄惨的时刻,他强烈的自卑心让他拒绝了林呢?
          总结一下,LZ认为,魏发现自己阻碍了林借着主角的青云路直上青天的机会,为了爱,为了不让她和自己一起奋斗,毅然分手了!!LZ你不觉得这种推理很恶心嘛?
          最后,体制有没有逼他自杀?
          “我奋斗了十八年,原本以为有资格坐下了和你和咖啡,到头来却发现,这个愿望是如此可笑。纵然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却改变不了丁点的命运。”LZ说的是多么悲情啊,可惜LZ忘了,有多少人没有抱怨,没有苦逼,没有自怨自艾,用了十八年坐上了咖啡桌,同时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个直接从咖啡桌起步的机会。
          LZ一定是相信,只要自己一自杀,社会贫富差距就不存在了,只有自杀才能控诉社会不公——那些辛苦奋斗改变了自己命运自己的阶层的人,他们的奋斗,对LZ毫无意义。我初中有一个死对头,当年欺负我欺负的很惨,曾经课堂上把我打哭过。去年聚会,他家已经是本市最大的私营企业,某站公交站以他家的企业命名为某某站,他自己负责房地产开发这一块,他家在本地就有3000万的别墅三套,而且最令人可恨的是,他笑着对我点点头,然后对我视而不见,压根没放我在眼里——羡慕嫉妒恨了一晚上后,我没有自杀,而是接着干我该干的事情啊……那么为什么LZ认为魏的自杀是悲情的标志性的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而不认为这是一个心理不健全的NC心理失衡呢?难道LZ不觉得前面替魏打悲情牌时讲的他妹妹他妈妈如何如何,放在他自杀的背景下是如何可笑如何存托出他的自私和无责任感?
          废了半天时间打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我是认同LZ的结论的,社会体制确实这么黑暗:
          当魏在见面时摆架子打官腔指桑骂槐,主角没有眼巴巴跑上去像普通学生那样拍马屁,没有照顾好魏脆弱而仇恨富贵的心态,这是体制问题。
          当魏欺软怕硬的抓作弊,对主角人身攻击,摆明了就是要对付他的立场时,主角居然直接承认自己作弊的事实,说沈是无辜的,而没有涕泪横流的哀求老师放他一马,引起魏恼羞成怒直接把他们送到教务处要求直接开除他们,这是体制问题。
          当一个明显看自己不顺眼的人被学校的体制欺压时,主角没有宽宏大量没有去亲自帮魏解套,而是对此漠不关心,这就是主角的错,就是主角在刻意欺压魏,就是体制问题啊。
          当魏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和女朋友分手时,主角没有替他在女生面前说好话,而是对此漠不关心,真是体制问题啊。
          当魏硬拖着主角和前女友上酒席,试图打脸的时候,试图向从来没对不起他的女朋友打脸的时候,主角没有腆着笑把脸送上去给人打,没有说魏你可真厉害,没有自己跑上去和市领导打招呼说不好意思我在下面被人拉去打脸,又不好派人上来和你们打招呼,不然你们下去对方会心里脆弱自杀的,就这样我要下去被人打脸啦,这就是体制问题啊。
          主角是不能反抗小人物魏的,他这样的牛逼人物的命运就是被小人物魏打脸,什么小人物魏没有能够打成脸?果然是个吃人的社会。
          By:dy008
          太平省事:我只能捡有利于魏东强的说,就像更俗偏向张恪。


        IP属地:福建21楼2017-01-29 23:48
        收起回复
            @独木森林
            考试这件事当时我还是争论了不少的,因为从道理上来说,张恪的确是犯错了,可惜在连载的时候,你说的再多不如作者更新来的厉害呀。作者把笔锋一转,从魏东强刻意对付张恪,变成了陷害张恪不成连累MM的剧情。这一转委实厉害呀,魏东强原本是道义上的正确,也因为对MM的伤害变的十恶不赦了。把一个次要的矛盾升华为主要矛盾然后转移大家的视线,这里不能不说作者水平高超呀,就算是开金手指也能开的这么厉害,不去做危机公关可惜了。
            至于这个角色,说真的,其实作者的本意可能是要塑造一个媚上欺下的角色来反映一下现实,这类人也的确讨厌。但是作者太文青了,因为这样的角色从一开始出现就应该是被打上罪恶的标签,他的行为应该是不带任何正确性的。而实际上,到他对付张恪的所有手段,却都带有一定的正确性——无论是要求张恪遵守纪律参加军训还是查处作弊,在我看来都不能说什么错误,毕竟违反纪律的是张恪,违反校规的还是张恪。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角色在做正确的事情。
            说实话,看到这段我是觉得有点反感作者的恶趣味的,到学校里面去却不遵守任何校规,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参加感兴趣的学校活动,这种超然的地位,真是让人反感的恶趣味呀。
            By:wohappy
            太平省事:是的,更大当时应该相当纠结。


          IP属地:福建22楼2017-01-29 23:50
          收起回复
              @yanjing
              魏东强在遇到张恪之前并不是那种被孤立的人,因为在这个原本的大学同学圈子里面并不存在一个中心——即是小朱家境很好,但是没表现出明显的需要别人媚上。
              可张恪不同,他的存在感太强了,以至于他一出现就变成了这个圈子的中心,大家都要顾及他的感受,他是否满意。而魏东强被孤立的开始,恰恰是因为他在酒吧中那句话得罪了不能得罪的张恪。
              魏东强没有察觉到这个变化,他认为还是原先那个大家平等的圈子,却不知道其他人都在战战兢兢的侍候张恪这个大少爷。
              这里只是想要证明:如果你不是权贵的话,魏东强未必不比重生前的张恪差。
              By:wohappy


            IP属地:福建23楼2017-01-29 23:52
            收起回复
                我细细看了一遍,如果更俗是刻意美化张恪丑化魏东强的话,那LZ是刻意丑化张恪美化魏东强,因为从被LZ刻意忽略的几个情节来看,魏东强并不是LZ说的那么值得人同情。魏是小人物里比较极端的哪种,我是个小人物,但我不赞同他的为人处事。
                By:一定要长胖
                太平省事:恩,确实在脑补美化魏,文字游戏之作。


              IP属地:福建24楼2017-01-29 23:53
              收起回复
                  @wohappy
                  可能就是人各有看法把,只是我读了水途这本书后,我个人觉得张恪对应魏东强的处事方法,态度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反之魏东强的确不应该遭到狠死地下场,毕竟社会上比他垃圾的人多得多。但是,就像楼主和楼上几位举了几个实例相当美化了魏东强。把魏设定为小人物面对张恪不得不的诸多举措,推出魏东强之死张恪必须付相当责任的结论一样,我却在书中,从韩国人事件,考试事件为了找张恪麻烦不惜毁了那位贫苦班长(这点让我尤其厌恶,其他都还有理由转过去),从中我看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嫉妒偏执和与其不相称的自尊与自卑。
                  话说我也是普通上班族,小人物一个,遇到过值得嫉妒的人物,遇到过让人自卑的人物,也遇到过小心翼翼维护自卑的场景,但我的心态却还不至于失衡。我不知道更俗描写出魏这样一个人物根本目的是什么,但我扪心自问,我如果遇到魏东强的情况绝不会像他这样偏执,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不同活法,魏东强这样性格狭窄的胸襟实在让我厌恶
                  By:yanjing


                IP属地:福建25楼2017-01-29 23:54
                收起回复
                    说个不相干的话题,楼主或者可以加一个副标题:真相文写作流程
                    要不是咱看过水途,咱也相信了。一篇小说都能如此写,更何况比小说枯燥的多、残忍的多的历史呢?
                    By:芬兰大狒狒
                    太平省事:第一次发长贴没经验,确实有这个意思。


                  IP属地:福建26楼2017-01-29 23:55
                  回复
                      @yanjing
                      哎,你没发现,其实LZ在意的是,本来魏东强会混的不错,但是张恪的一个态度,就立马把他的命运改变了。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一开始魏东强就知道张恪的地位和脾气,会不会说那句“有钱人的恶趣味”?如果后面有人提醒他张恪是不能惹的,他还会一头撞上去?不!魏东强不敢的。他本质还是畏惧权势的,这源于他的出身,他的地位。但是他不知道张恪的权势,于是他不断的悲剧。而且别人失败了也就算了,可是他一直不明白为啥会失败——没人告诉他张恪是不能得罪的,于是他走向了极端,并且不惜卷入无辜者也要压倒张恪——最终失去了朋友们最后的同情。
                      而其实大家在一开始就看出来了,张恪对魏东强有不满——不得不佩服全书就这么一个人是没眼力的还能混那么久真是奇葩呀——却没有一个人想到帮他一把。这里我只能说,要么是因为张恪的缘故,每个人都要考虑张恪的立场,张恪的感受,张恪不发言大家都不敢说,生怕惹恼了张恪而被迫舍弃这个金大腿。又或者说,其实魏东强原本就是一个人人厌恶的角色,那个圈子里面的每个人,都没把他看做朋友,都是表面上谈笑风生却在暗里地想着看他的笑话。
                      最后LZ无非是要告诉大家,做人要圆滑,不要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轻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往往很多时候,在这种不经意的细节中就能改变你的一生。更要学会迎合大众,不要玩特立独行,在那种权贵玩小资的地方就不要表现出所谓的傲骨——尤其是你其实没资本玩傲骨的时候。
                      By:wohappy


                    IP属地:福建27楼2017-01-29 23:56
                    收起回复
                        @wohappy
                        这就是人各有看法,你看到的是魏东强的处境,貌似只要有旁人提点他一把,或者张恪不要这么故意隐藏,魏不会落到此情况,总得来说就是你得出的结论是这都是“张恪装B得错”。
                        但我的着眼点却是通过韩国人事件,作弊事件魏东强表现出的性格偏执,如果我是他身边的人我也不会提醒他,先不管张恪的权势问题,就是我也是一个小人物,但我讨厌这样的人,狭隘还要迁怒无辜者(比如那位班长)。
                        要我说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讨论,就是最后更俗的笔锋一转把魏写死了,再加上最后张恪那段小人物感叹,所以才会引起这楼“小人物何必为难小人物”“张恪其实只要挥挥手就能免于死亡”之类的讨论。事实上,平心而论,值到当时魏东强离开那所任职的大学为止,从矛盾的引发到结束,其中的描述的都是合理的。一个胸襟狭窄,性格偏执,为人凉薄的小人物最后应该就是这个下场,就此打住估计就没有话题了。
                        但是最后魏东强竟然以死亡告终,确实是让人叹息,毕竟魏没有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从此引发小人物在在社会不易的共鸣。但张恪的行为我实在找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更俗写这一段怎么想的我们都不知道,但这个结果到底是因为张恪装B还是魏本身的问题呢?要说同比,那位姓秦地教师和魏一开始起点相同,为什么结局如此不同?
                        还有,至少我读书时,没看出张恪对他的不满,最多就是不在意,或许这种不在意使自尊敏感的魏更针对张恪。然而在张恪的立场一个对我厌恶的人做到视而不见已经是最大容忍了,难道还要表现得很欢喜不成。
                        不过这里有一个最大的讽刺就是,如果张恪是个胸襟狭窄一点的人,早早给魏一个教训,以魏这种似自尊实自卑的人物最后可能反而会有好的多结局
                        By:yanjing


                      IP属地:福建28楼2017-01-29 23:57
                      收起回复
                          时断时续的终于在手机上把水途看完。当时就想,本来都已经是不相干的人了,干嘛还安排魏东强的再次出场,还悲催的领了盒饭……其实魏在现实生活中很具代表性,那些个缺点都会或多或少的在我们身上体现。在魏身上却完全被放大了,太刻意了……
                          By:朽木.


                        IP属地:福建29楼2017-01-29 23:58
                        收起回复
                            @yanjing
                            顶一个先!
                            以当时张恪的交游地位和站的高度,对小魏,因为林冰的面子,顶死也就不理他算了。
                            当时张恪本身要低调,作为他周围的朋友也好,他的盟友也罢,是不可能主动向别人说明什么的。而且当时张恪周围的人,要么依附于他,要么因他的帮助而得到发展,还有的是他的盟友,小魏三番五次得罪张恪,于情于理都不能得到他们的谅解,再加上林冰苦心的付出换来的是小魏的不谅解,想拆分两人的想法更多吧。
                            其实当时小魏关于酒吧的发言未尝不是想融入张恪的圈子,只是小魏以名牌大学生和辅导员自居,想得到张恪等人的尊重,却以俯视的态度说话,真的是性格和为人处事的问题了。
                            By:jingyingn


                          IP属地:福建30楼2017-01-30 00:00
                          收起回复
                              @朽木.
                              的确,我一直认为魏东强的出现是更俗为了一个似模似样的烂尾而可以安排的。本来,魏东强只是胸襟狭窄,嫉妒心强,自尊自卑有没有相对应的能力,最后自然自绝与原来的朋友圈子,社交圈子,只能黯然离开重新开始。魏固然有极大的缺点和弱点,而且最后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张恪也算应对的得当(不去故意为难他,但也不会再去挽回他的朋友圈)。应该说,直到魏离开大学为止,魏东强的行为性格和下场是相匹配的,完全是自作自受。
                              然而,最后结尾处情势急转直下。这样一来貌似魏的下场将归过于张恪身上,楼上几位说的好像都是张恪有意无意的权势影响力使他死亡,一切都是张恪装B不告诉魏真相的责任。但对张恪来说简直就是无语,他在魏离开后没有做过任何手脚,也没有通过什么卑劣手段故意曲折的告诉魏他的权势,让魏自己后悔而逼死他。只不过又一次巧遇而已,总不见得最后的相遇都是张恪的错。
                              我本人是厌恶魏东强这种人的,还是那句话,小人物也有不同的活法,他的死亡固然值得我们这些或多或少拥有同样缺点的凡人叹息,但把这个结局归于张恪头上我也不赞同,我认为张恪对魏东强的种种接触,处理态度上是合理的。(或许有些人看来魏的结局是黯然离开大学是合理的,但最后死亡就是不合理的吧!)
                              By:yanjing


                            IP属地:福建31楼2017-01-30 00:01
                            回复
                                楼主是和魏东强这样的小人物有仇么?人家都在YY小说里挂了几年了,还要拉出来鞭尸?
                                社会就是你的镜子,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对你怎样。
                                魏东强给我的印象:自我中心、自视清高,而且还嘴臭。就这三点已经注定这个人没什么朋友了。没错、张恪不喜欢魏东强,是因为魏东强说错话。可如果这种说错话是魏东强的习性的时候,那让别人怎么看魏东强呢?为了提高自己而鄙视别人?
                                楼主在悲叹没有人提点魏东强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魏东强需要人提点么?不需要,谁提点他恐怕还是要被他鄙视的。碰到这种人,谁没事碰一鼻子灰啊。要说这人不会做人已经到了极点,一起喝过酒聊过天的朋友,就因为在你当辅导员的班上,也不说亲近一点就摆出公事公办的脸孔。他自己把友谊扔一旁了,还要别人拣起来么?要我开公司也让别人当头啊,让这种人当头,要么是小人得志,要么是坏事,毫无疑问的。
                                如果说心高无才已经是够悲剧的性格了,如果加上心高无德,那就是天生的反派背景啊。后面的种种事件,或者考试事件和免军训让魏觉得不满。但后来的处理方式,那是为了教学生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呢?为了个人的权威而不顾辅导员的天职,那是多么的缺德啊。至于韩国人事件,我都不屑得说了,因为那个楼主解释不了。
                                别说什么家里生病的父母,没学费的妹妹。97年大学生还是很吃香的,要想赚钱有的是比当老师来钱的路子。而且你敢说魏东强不懂世事?不懂世事他怎么留校当的老师?难道没有低头弯腰过?
                                一个人撞了次钉子还可以说是误会,但撞钉子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帮他,可以想见这个人平时做人有多差。而且这人还有眼无珠到看到钉子不停地撞,如此记吃不记打真让人无语。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活得傲然,也可以活得卑微,但不管怎样别忘记与人为善。自已没有善心,却怪老天不公。老天可管不了这么宽。
                                By:shies


                              IP属地:福建32楼2017-01-30 0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