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累林冰,这才是魏东强选择离开的真正理由!这纯粹是毫无疑义的脑补。
就像天涯八卦版的女人,当有人发帖列举女友或老婆不能饶恕的错误说自己要甩了女友时,她们一拥而上:肯定是LZ你的错LZ你没有教育好你老婆不能怪你老婆,全是脑补啊……
给我的感觉就像楚轩搞阴谋那样,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能搞出如何如何牛逼的阴谋,这纯粹是作者在装B;同样,LZ认为在一本数百万字的作品中出现的寥寥数千字中,就能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认为自己的分析结果一定是正确的……这已经不是天真来形容了。LZ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在数百万字塑造虚假的主角形象中,挖出那寥寥数千字才能体现的主角的真面目……
所以说LZ所谓的“还原”就是个笑话。
不过,剥开了LZ可笑的人物性格分析和情节还原,LZ居然奇迹般的用笑话般的分析方式得到了一个还算正确的结论——人类的社会就是这么冷酷,只有个体适应社会,从来没有社会必须适应个体的;任何动物的社会同样这么残酷,阶层在任何群体中无法避免。
然而LZ理所当然的忽略了一点,忽略了人类社会对绝对冷酷的动物社会的优点:社会体制在束缚了个体时,同样也给了个体各种保护。魏本来有体制赋予他的很多机会,但没有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最终的死,完全是因为他是个NC。
第一,作弊事件。毫无疑问,体制给了魏充分的机会,如果魏一视同仁,把换座位的陆天又一起抓了,用有理有据的方式正式处理这起舞弊案而不是直接送教务处,那么学院很多老师自然会站在他这一边,尤其是很多年长的老师,本身看主角不顺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整顿学习风气的机会,体制需要铁面无私的恶人。
但是魏是怎么做的,怎么放弃了体制对自己的保护呢?
作为一个铁面无私的老师,抓到作弊后立刻扬言“不要以为你那个做副市长的父亲能怎么样”,这自然是一个铁面无私的老师应该说的话。为了体现自己的公正和无针对性,强烈要求教务处把平时品学兼优的沈一起开除,这一点犯了大忌,真正的老师在惩罚学生的同时肯定要保护学生,一旦忘了教育的本质,他这种为了做成铁案牺牲好学生的做法,谁看不出来?铁面无私的老师知道“陆天又的他父亲陆文夫是省政府秘书长,在这座城市拥有通天的能量,又与国商院院长崔国桓是同窗好友,魏东强还不至于白目到要将陆天又一起揪到教务处去。”于是对指出陆天又也必须负责任的学生恶言相向,彪悍的表示,欺软怕硬的自己只抓这两个。
好了,万恶的体制给了魏机会,但他自己放弃了,没有老师看不出他的私心,没有老师会为他说话。很类似的情况,我们院因为处分某个学生的事情,某个年轻辅导员受到很大压力,最后院里八个退休教授正式拜访校长要求以正学风,该学生走人。这种待遇,魏是享受不到了。
其次,万恶的体制在堵死魏某条路的时候,并没有堵死他全部的路。即便在私企,得罪了领导后做不下去,又没有人拦着走另一条路。魏在学校系统混不下去了,可是照样能在企业中混的很好。职业上的挫折谁都经历过,如果魏真的喜欢林,为什么不能和林一起走或者和林约好等她毕业了一起走?即便林还在读书,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先出去工作,然后林毕业后把她接过去一起打拼?难道在LZ或者LZ脑补的魏的心目中,只有借着主角的关系踏上职业之路才是成功的,两个人在职业经历了挫折后,一起白手起家重新奋斗难道就不算成功嘛?必须用分手来证明自己对林的爱?看看LZ脑补的“他知道林冰遭遇的不幸,林冰所受的委屈,完全是因为和自己的缘故,终于狠下心来和林冰断绝关系”难道林只有在主角这个系统中才能找到幸福,才能不委屈?为什么魏离开了学校体制,重新开始后,林还会不幸委屈???
等他混的不错之后,为什么他不回去问问林的情况如何?而是在看到林和张时,用那种方式炫耀自己的成功?他仅仅是炫耀给张看,难道没有炫耀给林看吗?如果我用LZ这种没有足够依据的脑补方式来推断一下,是不是我也可以说,魏之所以不带着林走,是因为林看过了他最卑贱最凄惨的时刻,他强烈的自卑心让他拒绝了林呢?
总结一下,LZ认为,魏发现自己阻碍了林借着主角的青云路直上青天的机会,为了爱,为了不让她和自己一起奋斗,毅然分手了!!LZ你不觉得这种推理很恶心嘛?
最后,体制有没有逼他自杀?
“我奋斗了十八年,原本以为有资格坐下了和你和咖啡,到头来却发现,这个愿望是如此可笑。纵然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却改变不了丁点的命运。”LZ说的是多么悲情啊,可惜LZ忘了,有多少人没有抱怨,没有苦逼,没有自怨自艾,用了十八年坐上了咖啡桌,同时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个直接从咖啡桌起步的机会。
LZ一定是相信,只要自己一自杀,社会贫富差距就不存在了,只有自杀才能控诉社会不公——那些辛苦奋斗改变了自己命运自己的阶层的人,他们的奋斗,对LZ毫无意义。我初中有一个死对头,当年欺负我欺负的很惨,曾经课堂上把我打哭过。去年聚会,他家已经是本市最大的私营企业,某站公交站以他家的企业命名为某某站,他自己负责房地产开发这一块,他家在本地就有3000万的别墅三套,而且最令人可恨的是,他笑着对我点点头,然后对我视而不见,压根没放我在眼里——羡慕嫉妒恨了一晚上后,我没有自杀,而是接着干我该干的事情啊……那么为什么LZ认为魏的自杀是悲情的标志性的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而不认为这是一个心理不健全的NC心理失衡呢?难道LZ不觉得前面替魏打悲情牌时讲的他妹妹他妈妈如何如何,放在他自杀的背景下是如何可笑如何存托出他的自私和无责任感?
废了半天时间打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我是认同LZ的结论的,社会体制确实这么黑暗:
当魏在见面时摆架子打官腔指桑骂槐,主角没有眼巴巴跑上去像普通学生那样拍马屁,没有照顾好魏脆弱而仇恨富贵的心态,这是体制问题。
当魏欺软怕硬的抓作弊,对主角人身攻击,摆明了就是要对付他的立场时,主角居然直接承认自己作弊的事实,说沈是无辜的,而没有涕泪横流的哀求老师放他一马,引起魏恼羞成怒直接把他们送到教务处要求直接开除他们,这是体制问题。
当一个明显看自己不顺眼的人被学校的体制欺压时,主角没有宽宏大量没有去亲自帮魏解套,而是对此漠不关心,这就是主角的错,就是主角在刻意欺压魏,就是体制问题啊。
当魏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和女朋友分手时,主角没有替他在女生面前说好话,而是对此漠不关心,真是体制问题啊。
当魏硬拖着主角和前女友上酒席,试图打脸的时候,试图向从来没对不起他的女朋友打脸的时候,主角没有腆着笑把脸送上去给人打,没有说魏你可真厉害,没有自己跑上去和市领导打招呼说不好意思我在下面被人拉去打脸,又不好派人上来和你们打招呼,不然你们下去对方会心里脆弱自杀的,就这样我要下去被人打脸啦,这就是体制问题啊。
主角是不能反抗小人物魏的,他这样的牛逼人物的命运就是被小人物魏打脸,什么小人物魏没有能够打成脸?果然是个吃人的社会。
By:dy008
太平省事:我只能捡有利于魏东强的说,就像更俗偏向张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