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继太康二年秦王率军马踏江湖之后,涤荡绿林,传承百年的门派亦被推灭殆尽,仅剩录籍在册的四大圣地、三大势力与难匿踪迹的血教。尔后新门新派,需呈名帖录籍于朝堂,方可立牌。遂江湖门派新立,若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四大圣地

【大明学宫】
如日之升,是谓大明。国之本在民,国之兴则在济济人才。汉帝创业始,便耗巨资在旧都长安城建造了大明学宫,下求贤诏,广纳天下鸿儒高士。国重教,学宫下设辟雍[长安东郊]、泮宫[诸侯封邑]、庠序[州郡]、书院[县]、私塾[乡里]。承稷下遗风,兴大汉国。祚时至今日,学宫文修诸子百家,以儒、法、兵三家为众,余各家为稀。
学宫之主,谓之夫子,历代翘楚,皆以姓氏为首,其后加子为尊。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层层递进的学府各有推优,能者为上。
夫子:(年花甲,1人)
西门子:(西门为姓,1人)
问事先生:
执事先生:
戒律先生:
祭酒:(儒、法、兵等,各家祭酒各1人)
学生:(不限)
【两禅寺】
前身为华夏第一古刹,被誉为祖庭释源的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郊。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历战火兵燹而一度离乱,幸佛佑而香火得继。后得重建,被公认为现世活佛早已无禅可参的无禅圣僧亲自题名两禅。何谓两禅?引纷纷猜测,有的说,禅己、禅人;也有的说不负如来不负卿;更有人说,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各执一词,至今无解。自圣僧坐化后彻底成为无解之谜。释家字辈:无法智子觉、空灵玄慧虚。
寺庙之主,谓之方丈,历代翘楚,尊为佛头。
此经一生一念,一念一缘,心中有禅,则天下无禅。
方丈:(年花甲,玄字辈,1人)
佛头:(慧字辈1人)
【正一观】
东汉和帝永元初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为寻修道宝地,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扬州豫章,溯信江至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从此在山中修道30余载。
东汉顺帝永建年间张陵赴益州鹤鸣山,收徒传教,建立道教。
东汉桓帝永寿二年九月九日同弟子王长、赵升,於云台山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是为道教第一代天师,又称祖天师。
第四代天师张盛自益州回龙虎山“永宣祖教,以传于世”,立祠祀祖,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祖天师庙”。同时,张盛还在这里修复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旧址,并居住下来,此后,历代天师都在龙虎山传经布道。
道观之主,谓之天师,历代翘楚,尊为道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师:(年花甲,1人)
道首:
【剑冢】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
剑冢本是位于益州蜀郡边陲的藏剑之处,各家名剑集聚,商汤之时,本是普通之地却出了一位李姓陆地剑仙,两剑两愿,名震天下,被后世奉为剑道始祖。传闻李剑仙曾以绝技“两袖青蛇”,凭一声“剑来”,开天门,于山巅聚齐千百名剑,如蝗虫过境,遮天蔽日。剑冢便成为了剑道圣地,剑道翘楚辈出,亦是当代后世学剑之人无法逾越避去的巍峨高山。而九剑破万骑,更让剑冢成为天下习剑之士的心中圣地。
一代中翘楚为剑冠,行走天下成其剑道,归而成仙授徒。
愿世间心诚剑士人人会两袖青蛇。,愿天下惊艳后辈人人可剑开天门。
冢主:(年花甲,1人)
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