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年,闲来无事,把东离剑游纪重新拿出来体味了一遍。于是想起来这篇没写读后感,所以补齐。
首先,要说观感还是不错的。毕竟之前曾经被布袋戏(以前看过一点)所震撼过,所以这一次特效打斗我觉得算是中规中矩,并不觉得多华丽,多偏向现实风。但是从布景以及音乐效果来看,感觉比纯正布袋戏更好。说实话,像我一个外行人,真心受不了闽南语台词。日语的配乐和台词感觉很不错。
其次,从剧情来说,中间节奏有点沉闷,总体感觉还好。结尾的时候有点讨巧,是更加偏向动漫式的故事结局。我印象里,布袋戏是属于武侠范畴的。但是这一次的东离剑游纪,确确实实感觉是以武侠作为幌子,其实质应该是一部动漫剧情。从动漫的故事角度来说,虚渊玄的剧本还不错,中规中矩。
那么为什么说这部是偏向动漫而不是武侠呢?首先从角色角度来看,比如凛雪鸦这个人物,武侠不是不会有这样欺骗捉弄他人的角色,但是至少要加上一层大义或者是大恶的行为伦理规范在他外面。这里动漫式的处理下,有点纯粹是为了乐趣、为了捉弄人而捉弄人了。特别是最后一集凛雪鸦的台词有点中二化的嫌疑。
然后是卷残云,这个从人物设定上来说,就有点日漫化风格。还有大眼睛的丹翡,其实在正统布袋戏里,我就没看到过女性角色的。
最后重点谈谈殇不患这个最具有武侠气息的人物角色。
其实我记不清楚到底是不是鲁迅所说的,中国的武侠小说其实是来源脱胎于《史记》的游侠刺客列传。更加准确来说,是荆轲、剧孟朱家等这一类的人。剧孟朱家是西汉时期的游侠,他们好打抱不平,所谓的侠以武乱禁,窝藏朝廷通缉的钦犯,在当时天下闻名。至于荆轲,更是以一人之躯,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差点杀死秦始皇。
还包括《史记》里面关于战国四公子的故事,其实这些是中国武侠小说文化的来源。说到底,有一点是以武力来替天行道的意思在里面。
但是它跟后来水浒传里面的替天行道又是不一样的。侠客好像必须是一个人才可以,像梁山好汉那样排108好汉的就不是侠客、而是好汉草莽之徒了。
这种孤独发展到古龙那里就是江湖浪子了。
说回武侠,其实我觉得司马迁写战国四公子也好、写刺客游侠也好,包括后面写项羽、李广等等。这些人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悲剧性,也可以说他们必须要生不逢时才可以成就他们的悲剧感。
我们讲金庸最流行最普及的武侠小说是射雕英雄传,为什么?我以前就在想,是不是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郭嘉一直在做逆时代潮流的事情,所以郭靖才是真正大侠,所以射雕这部小说才是真正的最武侠的小说?
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射雕英雄传的故事背景,就很清楚了。杨康和郭靖对比一下,杨康和郭靖都不是生长在汉人的国度里。杨康很容易就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抛弃了南宋,心满意得的做金国的小王爷。
而郭靖呢?他本来是更加符合历史潮流的,他本来是可以做蒙古的驸马的,结果他却偏偏非要娶黄蓉,最终还和黄蓉一起死在襄阳的城头。
我有时候想,郭靖这种不合时宜、不顾历史潮流的抉择以及一往无前的坚持精神就是司马迁赞赏和夸赞的。正是由于决绝,由于不合时宜、由于意志坚定,所以才有悲剧性。
显然殇不患这个名字带有先秦的风范,但是虚渊玄显然还是把他更多作为一种动漫人物进行了处理,所以他身上可以说没有悲剧性成分。
首先,要说观感还是不错的。毕竟之前曾经被布袋戏(以前看过一点)所震撼过,所以这一次特效打斗我觉得算是中规中矩,并不觉得多华丽,多偏向现实风。但是从布景以及音乐效果来看,感觉比纯正布袋戏更好。说实话,像我一个外行人,真心受不了闽南语台词。日语的配乐和台词感觉很不错。
其次,从剧情来说,中间节奏有点沉闷,总体感觉还好。结尾的时候有点讨巧,是更加偏向动漫式的故事结局。我印象里,布袋戏是属于武侠范畴的。但是这一次的东离剑游纪,确确实实感觉是以武侠作为幌子,其实质应该是一部动漫剧情。从动漫的故事角度来说,虚渊玄的剧本还不错,中规中矩。
那么为什么说这部是偏向动漫而不是武侠呢?首先从角色角度来看,比如凛雪鸦这个人物,武侠不是不会有这样欺骗捉弄他人的角色,但是至少要加上一层大义或者是大恶的行为伦理规范在他外面。这里动漫式的处理下,有点纯粹是为了乐趣、为了捉弄人而捉弄人了。特别是最后一集凛雪鸦的台词有点中二化的嫌疑。
然后是卷残云,这个从人物设定上来说,就有点日漫化风格。还有大眼睛的丹翡,其实在正统布袋戏里,我就没看到过女性角色的。
最后重点谈谈殇不患这个最具有武侠气息的人物角色。
其实我记不清楚到底是不是鲁迅所说的,中国的武侠小说其实是来源脱胎于《史记》的游侠刺客列传。更加准确来说,是荆轲、剧孟朱家等这一类的人。剧孟朱家是西汉时期的游侠,他们好打抱不平,所谓的侠以武乱禁,窝藏朝廷通缉的钦犯,在当时天下闻名。至于荆轲,更是以一人之躯,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差点杀死秦始皇。
还包括《史记》里面关于战国四公子的故事,其实这些是中国武侠小说文化的来源。说到底,有一点是以武力来替天行道的意思在里面。
但是它跟后来水浒传里面的替天行道又是不一样的。侠客好像必须是一个人才可以,像梁山好汉那样排108好汉的就不是侠客、而是好汉草莽之徒了。
这种孤独发展到古龙那里就是江湖浪子了。
说回武侠,其实我觉得司马迁写战国四公子也好、写刺客游侠也好,包括后面写项羽、李广等等。这些人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悲剧性,也可以说他们必须要生不逢时才可以成就他们的悲剧感。
我们讲金庸最流行最普及的武侠小说是射雕英雄传,为什么?我以前就在想,是不是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郭嘉一直在做逆时代潮流的事情,所以郭靖才是真正大侠,所以射雕这部小说才是真正的最武侠的小说?
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射雕英雄传的故事背景,就很清楚了。杨康和郭靖对比一下,杨康和郭靖都不是生长在汉人的国度里。杨康很容易就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抛弃了南宋,心满意得的做金国的小王爷。
而郭靖呢?他本来是更加符合历史潮流的,他本来是可以做蒙古的驸马的,结果他却偏偏非要娶黄蓉,最终还和黄蓉一起死在襄阳的城头。
我有时候想,郭靖这种不合时宜、不顾历史潮流的抉择以及一往无前的坚持精神就是司马迁赞赏和夸赞的。正是由于决绝,由于不合时宜、由于意志坚定,所以才有悲剧性。
显然殇不患这个名字带有先秦的风范,但是虚渊玄显然还是把他更多作为一种动漫人物进行了处理,所以他身上可以说没有悲剧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