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716,807贴子:3,379,573
  • 8回复贴,共1

古人的休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汉时期就确立了休假制度,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所谓“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员每五日当中可以放假一日。这个休沐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星期六、星期天。除了常规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至于官员的丧假和探亲假,要根据远近定天数,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诞辰放假3天,这样算起来一年总共能休假73天。假期里大家可以擦洗、打扫卫生、走亲访友、游山玩水,这样的假期一直延续到隋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6 11:35回复
    到唐朝永徽三年,国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也称为旬休,那时官员每十日休假1天,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称作“浣”,从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称谓。据《问奇类林》记载:“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在唐朝除了这样的常规假,每年还有3个“黄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别休3天假,元宵节、中元节、孟兰盆节、端午节、重阳节、三伏天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婚假、丧假、探亲假已十分完备。探亲假,父母在3000里以外者,每年有35天假(旅程除外),父母在500里以外者,每年有15天假。儿子行冠礼3天假,子女婚事有9天假,其他近亲的婚假为5天、3天、1天。5月份有15天的田假,9月份有15天备制寒衣假,病假最长不能超过100天,父母丧假,文官强行退职3年,武官为100天,授业老师去世有3天假。遇到特殊的日子也放假,比如皇帝的诞辰放假3天。这样算起来,假日超过了百天。这么多的假期是诗人的福音,如元稹的《寒食日》中写到“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杜甫的《清明》中则有“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描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26 11:36
    回复
      宋代假期在唐代假期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不但开创了“天棋节”这样的新节日,而且是逢节必休,依然有“黄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月各三天假,合计每年假期有一百二十多天。假期的增加成就了文人,如苏轼借着黄金周长假,留下许多千古绝句。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个工作狂,每年只有18天假期,元旦五日,冬至3日,元宵节10日。朱元璋过世后,增加了月假3天,加上原来的18天,每年休假有50天。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26 11:37
      回复
        和咱们一样,古代官吏请假是要写请假条的,而且主管部门还要登记在案。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条汉朝官员是如何记录病假的。
        在《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中就有这么一条记录,内容是:“甘露二年十一月丙戍朔己丑侯史奉亲敢言之即日病头痛。”大概意思是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人的头痛,于是请假了。
        另外,请假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请的。
        比如在汉朝,请假时间就有严格规定,如果是请病假,最长不能超过三个月,如果三个月还不上班,对不起,就地免官。
        汉朝有位光禄大夫,名叫谷永,通晓儒家经典,在朝庭办事很有能力,但因为不小心生病超过三个月,于是被免官了。同一朝代的还有一个冯野王,也是因为生病超过三个月,于是被免官。
        这个事实再一次证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过,什么事都有例外,如果你跟领导关系好,就算生病超过三个月也没关系,“续假”就可以了。
        疏广和疏受俩就是这样,奇怪得很,两个人同时生了病,三个月之后还没痊愈,于是皇帝大笔一挥:批准续假!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26 12:37
        回复
          应该说,从宋代之后,国家的节假日就减少了,元、明、清更是越来越少。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直都实行一周六天的工作制度。直到1995年5月1日,我国才开始实施完全意义上的双休日工作制。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国务院在1999年将“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节日确实为7天假日,并在2000年正式确立了“黄金周”的假日制度。
          2008年之后,国务院取消“五一”黄金周,不过,就算取消了这一假日,咱们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加起来也有115天,也是非常不错的假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26 12:38
          回复
            再说到清朝,假期就更少了,除夕封印,初六开印办公,总共假期只有5天,据记载,慈禧太后颁发新政后与西方接轨,公职人员星期天可以休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6 12:40
            回复
              早在汉武帝时期,从官方创立太学开始,就有了太学生的休假制度,主要是“田假”和“授衣假”,相当于现在的暑假和寒假。
              一直到隋唐时代,才确立国子学(即太学,又称国子监)假期制度。国子学是隋朝中央政府建立起来的最高学府。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三种假期:第一种是“旬假”,十天为一旬,每旬只放一天假,不允许外地的学生回家;第二种是“田假”,每年农历五月份开始放假,时间一个月左右,出身农家的子弟可以回家帮忙干农活;第三种是“授衣假”,是每年农历九月份天气渐渐变冷以后,让学生回家取衣服的假,时间也是一个月左右(往返路上的时间不算天数)。唐朝对假期有严格的制度:凡逾期不返校者将被开除,但是路途太遥远的也可以适当申请延长假期。
              《新唐书·选举制》上有明确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26 12:43
              回复
                《三国志》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三余”典故,恰当地说明了老百姓支配时间的自由性。
                书上说,在东汉末年有个年轻人叫董遇,平时喜欢读书。什么《左传》《春秋》《道德经》《孟子》都读遍了。周边的人听说董遇学识很渊博,于是前来请教他。董遇告诉他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来求学的人就很苦恼,他们告诉董遇,农活太忙,哪有什么时间读百遍书。董遇回答说,你这话就不对了,时间是挤出来的,有三个多余的时间可以读书:
                第一,冬天没活干,可以看书。
                第二,晚上没活干,可以看书。
                第三,下雨天没活干,也可以看书。
                这就是有名的“三余”。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平时农民伯伯都在干农活,至于农活之后的“三余”时间,是自由支配的,没追求人的可以用来睡觉、玩,有追求的人就看点书,长长见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26 12:46
                回复
                  皇帝架崩对于古代公务员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皇帝死了,朝廷是要放假的,一般是放15天假。如果是太子死了,一般放4天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26 1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