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三哥版的药师,几次来到苗吧,参与交流讨论时均感温馨愉快,氛围和气得很。
今天看见慕风的那栋楼,一时兴起,也顺着说一说自己的一点个人观剧感受吧,说得不好之处,还望各位不要怪罪才好!
咱结合原著说起~
药师的首秀,始于他吹箫救梅超风开始。
原文:
【 欧阳克见她惊觉,暗骂:“好厉害的瞎婆娘!”折扇轻挥,站起身来,便欲扑上,劲力方透足尖,尚未使出,忽见崖后又转出一人,他立时收势,瞧那人时,见他身材高瘦,穿一件青色直缀,头戴方巾,是个文土模样,面貌却看不清楚。
最奇的是那人走路绝无半点声息,以梅超风那般高强武功,行路尚不免有沙沙微声,而此人毫不着意的缓缓走来,身形飘忽,有如鬼魅,竟似行云驾雾、足不沾地般无声无息。那人向欧阳克等横扫了一眼,站在梅超风身后。欧阳克细看他的脸相,不觉打了个寒噤,但见他容貌怪异之极,除了两颗眼珠微微转动之外,一张脸孔竟与死人无异,完全木然不动,说他丑怪也并不丑怪,只是冷到了极处、呆到了极处,令人一见之下,不寒而栗。
突然之间,半空中如鸣琴,如击玉,发了几声,接着悠悠扬扬,飘下一阵清亮柔和的洞箫声来。众人都吃了一惊。欧阳克抬起头来,只见那青衣怪人坐在一株高松之巅,手按玉箫,正在吹奏。欧阳克暗暗惊奇,自己目光向来极为敏锐,在这月色如昼之际,于他何时爬上树巅竟是全然没有察觉,又见松树顶梢在风中来回晃动,这人坐在上面却是平稳无比。自己从小就在叔父教导下苦练轻功,要似他这般端坐树巅,只怕再练二十年也是不成,难道世上真有鬼魅不成?】
大篇幅的描述药师的碧海潮生曲,这里我就不列出原著了,毕竟字数太多,不一一细说了。总之欧阳克吓的赶紧跑路了~~跑走后一直嘴里念叨着:“那怪人是谁?那怪人是谁?”吓得够呛!
这次新版药师吹箫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是在夜里会更好,毕竟白天还是少了一些鬼魅的气氛,所以氛围差了点,远远未到原著中那种感觉。但是站在树巅四平八稳的吹箫拍出来了,这里还是不错的。
然后药师跟着梅超风,一路来到了归云庄。
原文:
【黄蓉道:“就请陆师哥和陪你来的那位客人计数作证。”梅超风奇道:“谁陪我来着?我单身闯庄,用得着谁陪?”黄蓉道:“你身后那位是谁?”梅超风反手捞出,快如闪电,众人也不见那穿青布长袍的人如何闪躲,她这一抓竟没抓着。那人行动有如鬼魅,却未发出半点声响。
陆乘风道:“阁下远道来此,小可未克迎接,请坐下共饮一杯如何?”那人转过身来,飘然出厅。
那青衣怪客左手搂住了黄蓉,右手慢慢从脸上揭下一层皮来,原来他脸上戴着一张人皮面具,是以看上去诡异古怪之极。这本来面目一露,但见他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黄蓉眼泪未干,高声欢呼,抢过了面具罩在自己脸上,纵体入怀,抱住他的脖子,又笑又跳。这青衣怪客,正是桃花岛岛主黄药师。】
书里老邪在归云庄的出场,气氛,真是渲染得足足的。将药师的飘逸、神秘、诡异和邪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带着惊悚 。
书中药师戴着面具,因那是人皮面具,所以别人都看不出来,以为这人本身就是这个脸孔,因此格外地阴森。可惜的是电视剧里受条件所限,做不到如此逼真的人皮面具,只好让他戴个一看就知道是面具的“面具”了。
对于新版这个青面獠牙的面具,我觉得还行吧,跟药师的这套青袍蛮搭的。
慕风说过,不喜欢这版药师的动作,但是我却恰恰觉得这次的动作真的好,漂亮,施展轻功飞起来的时候很是轻盈,而且有着一股傲气,让人一看之下,便觉得此人高深莫测,绝非泛泛之辈。我个人觉得,是药师的气场,这里有书中的味道。
但是揭开面具的那一幕我却不喜,觉得还可以再自然随意一些。(还望各位高抬贵口,别碰!)
面具揭开后,黄蓉直接向她爹介绍郭靖了,并没有介绍靖哥哥的师父江南七怪,这里挺可惜的,药师那句拽拽的话:“我不见外人”,就这样没有了。这句话其实很能代表他的个性,这会儿刚出场,通过这些细节来展现出他的个性,我觉得很有必要,可惜编剧无视了!
药师面对女儿说郭靖是这世上最好的人,他也只是不屑地移开了目光,问了他一句你是郭靖?就没了。当然,此处有改动,其实岛主心里憋着气呢,哼哼。。。心里定是在想,姓郭的小子等着瞧,明天再来收拾你。
进到庄子里,这一段基本算是差不多是还原了原著吧,这一段不错,三哥的神情什么的,都可以。唯一不满的是叫几个徒弟的名字时,是连名带姓的叫。书中我记得是亲切地叫的名字,不加姓氏。通过新修版,我们得知了,药师平时待徒弟们是非常亲切的,即便是徒儿偶尔语言冒犯了他,他都只是轻轻拍一下以示惩罚,都不会用劲的。这也才能解释为啥桃花岛的弟子们,都对师父敬若神明,特别忠心。
所以此处连名带姓的喊,我觉得有点生疏了。还是编剧的问题,不够细致。
到了夜里,黄家父女在屋内谈心,这一段戏我非常喜欢,加得好,加得妙!父女俩的对话,互动,很是温馨。蓉儿告诉他,那个裘老头骗说他si了,她很着急。药师就跟个孩子似的问:“真的?”。。。哈哈,他还是很在意女儿心里在不在意他,有多紧张他。
吃着女儿做的糕点,本来挺开心的,可当女儿道出这是做给郭靖吃的时,他又浑身不自在了, 立马把那块吃过一口的糕点又放了回去。别看岛主平时威风八面,严肃正经,吃起醋来绝不含糊,真是小孩子一样。也能理解,毕竟他一手带大的蓉儿,父女俩这么多年来都是相依为命,女儿就是他的一切。这下子突然来了郭靖这个外人,女儿还处处维护那人,做父亲的心里,也是会有点不好受。
父女俩秉烛夜谈温馨感十足,往日冷傲的东邪,此时只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享受着女儿在身边的那份幸福。这一段三哥演绎得很棒。
第二天一早,药师就开始憋不住,要去教训郭靖了。
书中原文太长,就不提了。这一段书里是很精彩的,但是到这剧里,被简化到几极致,药师刚一出掌要打郭靖,江南七怪就赶来叫他住手,药师居然乖乖听话的住手了。。这里我是最接受不了的。黄老邪要教训人,还有谁能拦得住么?? 就凭江南七怪这几个他压根就白眼视之,看都不屑看的人,能叫他住手就真的住手?太奇怪了吧。如此一来,黄药师的邪气,疏狂,都大打了折扣!人物的个性一下子变得模糊了,柔和了。也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这么安排剧情~~~
不过最后药师拉着黄蓉飞走了,还是留给我不少想象空间,之后这对父女又会如何呢,蓉儿总得逃出来去见郭靖吧。父女俩的相处与对话估计会有点意思。。。
虽然编剧问题导致新版老黄的疏狂不足,但是令我感到高兴的是,三哥虽然是从83剧组里出来的,但是他并没有按照曾江版那种肤浅的把“邪”定义为恶霸,并且把恶霸二字写在脸上的那种肤浅的表演方式来演绎黄药师这个人物。
黄药师的邪气,不是邪恶,不是凶悍。他是魏晋风骨,魏晋名士们的许多行为,在当时也同样被世人视作古怪。其实,他们只是真情流露,率性而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种超脱的思想与心境。
作为10年的原著药师粉,在这部剧开拍以来,我非常担心三哥会照着曾江的路子来演,毕竟他是从83版里出来的。欣慰的是没有,三哥果然如他自己所说的,他要演一个不一样的黄药师,他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没有把邪挂脸上,不是那种肤浅脸谱化的演技。在此,我想给三哥点个赞。
目前,才看了苗药师的首秀,就不多说了,接下来的岛主,希望能越来越好,把东邪的疏狂清傲,飘逸出尘,都一一展现,相信三哥的演技。在此,给他加油!
今天看见慕风的那栋楼,一时兴起,也顺着说一说自己的一点个人观剧感受吧,说得不好之处,还望各位不要怪罪才好!
咱结合原著说起~
药师的首秀,始于他吹箫救梅超风开始。
原文:
【 欧阳克见她惊觉,暗骂:“好厉害的瞎婆娘!”折扇轻挥,站起身来,便欲扑上,劲力方透足尖,尚未使出,忽见崖后又转出一人,他立时收势,瞧那人时,见他身材高瘦,穿一件青色直缀,头戴方巾,是个文土模样,面貌却看不清楚。
最奇的是那人走路绝无半点声息,以梅超风那般高强武功,行路尚不免有沙沙微声,而此人毫不着意的缓缓走来,身形飘忽,有如鬼魅,竟似行云驾雾、足不沾地般无声无息。那人向欧阳克等横扫了一眼,站在梅超风身后。欧阳克细看他的脸相,不觉打了个寒噤,但见他容貌怪异之极,除了两颗眼珠微微转动之外,一张脸孔竟与死人无异,完全木然不动,说他丑怪也并不丑怪,只是冷到了极处、呆到了极处,令人一见之下,不寒而栗。
突然之间,半空中如鸣琴,如击玉,发了几声,接着悠悠扬扬,飘下一阵清亮柔和的洞箫声来。众人都吃了一惊。欧阳克抬起头来,只见那青衣怪人坐在一株高松之巅,手按玉箫,正在吹奏。欧阳克暗暗惊奇,自己目光向来极为敏锐,在这月色如昼之际,于他何时爬上树巅竟是全然没有察觉,又见松树顶梢在风中来回晃动,这人坐在上面却是平稳无比。自己从小就在叔父教导下苦练轻功,要似他这般端坐树巅,只怕再练二十年也是不成,难道世上真有鬼魅不成?】
大篇幅的描述药师的碧海潮生曲,这里我就不列出原著了,毕竟字数太多,不一一细说了。总之欧阳克吓的赶紧跑路了~~跑走后一直嘴里念叨着:“那怪人是谁?那怪人是谁?”吓得够呛!
这次新版药师吹箫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是在夜里会更好,毕竟白天还是少了一些鬼魅的气氛,所以氛围差了点,远远未到原著中那种感觉。但是站在树巅四平八稳的吹箫拍出来了,这里还是不错的。
然后药师跟着梅超风,一路来到了归云庄。
原文:
【黄蓉道:“就请陆师哥和陪你来的那位客人计数作证。”梅超风奇道:“谁陪我来着?我单身闯庄,用得着谁陪?”黄蓉道:“你身后那位是谁?”梅超风反手捞出,快如闪电,众人也不见那穿青布长袍的人如何闪躲,她这一抓竟没抓着。那人行动有如鬼魅,却未发出半点声响。
陆乘风道:“阁下远道来此,小可未克迎接,请坐下共饮一杯如何?”那人转过身来,飘然出厅。
那青衣怪客左手搂住了黄蓉,右手慢慢从脸上揭下一层皮来,原来他脸上戴着一张人皮面具,是以看上去诡异古怪之极。这本来面目一露,但见他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黄蓉眼泪未干,高声欢呼,抢过了面具罩在自己脸上,纵体入怀,抱住他的脖子,又笑又跳。这青衣怪客,正是桃花岛岛主黄药师。】
书里老邪在归云庄的出场,气氛,真是渲染得足足的。将药师的飘逸、神秘、诡异和邪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带着惊悚 。
书中药师戴着面具,因那是人皮面具,所以别人都看不出来,以为这人本身就是这个脸孔,因此格外地阴森。可惜的是电视剧里受条件所限,做不到如此逼真的人皮面具,只好让他戴个一看就知道是面具的“面具”了。
对于新版这个青面獠牙的面具,我觉得还行吧,跟药师的这套青袍蛮搭的。
慕风说过,不喜欢这版药师的动作,但是我却恰恰觉得这次的动作真的好,漂亮,施展轻功飞起来的时候很是轻盈,而且有着一股傲气,让人一看之下,便觉得此人高深莫测,绝非泛泛之辈。我个人觉得,是药师的气场,这里有书中的味道。
但是揭开面具的那一幕我却不喜,觉得还可以再自然随意一些。(还望各位高抬贵口,别碰!)
面具揭开后,黄蓉直接向她爹介绍郭靖了,并没有介绍靖哥哥的师父江南七怪,这里挺可惜的,药师那句拽拽的话:“我不见外人”,就这样没有了。这句话其实很能代表他的个性,这会儿刚出场,通过这些细节来展现出他的个性,我觉得很有必要,可惜编剧无视了!
药师面对女儿说郭靖是这世上最好的人,他也只是不屑地移开了目光,问了他一句你是郭靖?就没了。当然,此处有改动,其实岛主心里憋着气呢,哼哼。。。心里定是在想,姓郭的小子等着瞧,明天再来收拾你。
进到庄子里,这一段基本算是差不多是还原了原著吧,这一段不错,三哥的神情什么的,都可以。唯一不满的是叫几个徒弟的名字时,是连名带姓的叫。书中我记得是亲切地叫的名字,不加姓氏。通过新修版,我们得知了,药师平时待徒弟们是非常亲切的,即便是徒儿偶尔语言冒犯了他,他都只是轻轻拍一下以示惩罚,都不会用劲的。这也才能解释为啥桃花岛的弟子们,都对师父敬若神明,特别忠心。
所以此处连名带姓的喊,我觉得有点生疏了。还是编剧的问题,不够细致。
到了夜里,黄家父女在屋内谈心,这一段戏我非常喜欢,加得好,加得妙!父女俩的对话,互动,很是温馨。蓉儿告诉他,那个裘老头骗说他si了,她很着急。药师就跟个孩子似的问:“真的?”。。。哈哈,他还是很在意女儿心里在不在意他,有多紧张他。
吃着女儿做的糕点,本来挺开心的,可当女儿道出这是做给郭靖吃的时,他又浑身不自在了, 立马把那块吃过一口的糕点又放了回去。别看岛主平时威风八面,严肃正经,吃起醋来绝不含糊,真是小孩子一样。也能理解,毕竟他一手带大的蓉儿,父女俩这么多年来都是相依为命,女儿就是他的一切。这下子突然来了郭靖这个外人,女儿还处处维护那人,做父亲的心里,也是会有点不好受。
父女俩秉烛夜谈温馨感十足,往日冷傲的东邪,此时只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享受着女儿在身边的那份幸福。这一段三哥演绎得很棒。
第二天一早,药师就开始憋不住,要去教训郭靖了。
书中原文太长,就不提了。这一段书里是很精彩的,但是到这剧里,被简化到几极致,药师刚一出掌要打郭靖,江南七怪就赶来叫他住手,药师居然乖乖听话的住手了。。这里我是最接受不了的。黄老邪要教训人,还有谁能拦得住么?? 就凭江南七怪这几个他压根就白眼视之,看都不屑看的人,能叫他住手就真的住手?太奇怪了吧。如此一来,黄药师的邪气,疏狂,都大打了折扣!人物的个性一下子变得模糊了,柔和了。也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这么安排剧情~~~
不过最后药师拉着黄蓉飞走了,还是留给我不少想象空间,之后这对父女又会如何呢,蓉儿总得逃出来去见郭靖吧。父女俩的相处与对话估计会有点意思。。。
虽然编剧问题导致新版老黄的疏狂不足,但是令我感到高兴的是,三哥虽然是从83剧组里出来的,但是他并没有按照曾江版那种肤浅的把“邪”定义为恶霸,并且把恶霸二字写在脸上的那种肤浅的表演方式来演绎黄药师这个人物。
黄药师的邪气,不是邪恶,不是凶悍。他是魏晋风骨,魏晋名士们的许多行为,在当时也同样被世人视作古怪。其实,他们只是真情流露,率性而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种超脱的思想与心境。
作为10年的原著药师粉,在这部剧开拍以来,我非常担心三哥会照着曾江的路子来演,毕竟他是从83版里出来的。欣慰的是没有,三哥果然如他自己所说的,他要演一个不一样的黄药师,他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没有把邪挂脸上,不是那种肤浅脸谱化的演技。在此,我想给三哥点个赞。
目前,才看了苗药师的首秀,就不多说了,接下来的岛主,希望能越来越好,把东邪的疏狂清傲,飘逸出尘,都一一展现,相信三哥的演技。在此,给他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