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信阳在古代是楚国的领土,当年吴王攻陷楚国都城,楚王逃到信阳,并以此为都;在中国南北对峙时期,信阳与寿县,亳州等城市同为南国的四大重镇,南国军队以此为要塞抵御北方的进攻。而河南则是典型的北方地区,信阳属于河南,缺乏历史归属感。
2.地理。河南属于北方地区,降雨少,地表缺水,作物以旱地作物为主。而信阳属于南方地区(信阳人大都这样认为),降雨充沛,河流众多,池塘湖泊密集,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当然也种植小麦和花生,但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也同样种植小麦。问题是,水稻是信阳的主要作物,而河南其他地区则以小麦为主。河南大部分地区缺水,地下水被广泛开采,而信阳的地下水开采程度却非常低。
3.语言。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是中原官话,这种方言内部分歧比较小,从郑州到驻马店,口音基本类似,而信阳方言则分明和河南其他地区的方言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河南人说“你干啥”,而信阳人说“恩搞末斯”,河南人说“知道”,而信阳人说“晓得”……倒是湖北方言与信阳方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在词汇上。武汉及其以北一带的人和我用方言交流几乎没有障碍,只是音调上有所区别,而他们也经常问我是不是河南人;我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信阳老乡刚来报到时,竟然把一个说方言的十堰人误以为是自己的老乡;我在武汉和河南老乡说话,则不得不用普通话,感觉很别扭。我在郑州的一位朋友倒是经常因为方言被同事取笑,因为他身为河南人却不会说河南话!
4.习俗。我们主要是以米为主,在信阳,有很多人都吃不惯面食,而我也记得在信阳上学的时候,吃馒头用的时间是吃米饭的两倍,因为我咽不下。一位河南老乡说,他特别喜欢吃面时那种粘粘的,甜甜的感觉,却不喜欢米的那种糙糙的,硬硬的感觉;我倒是觉得面粘得我舌头转斗转不动,哪里还有滋味可言?老家的一个邻居请来了郑州的汤圆师傅,结果这个师傅住了不到两星期,就回去了,他受不了一天三顿的米饭!
5.郑州作为河南的中心城市,对信阳的辐射影响很弱(当然,不包括政治影响)。郑州作为一个北方城市,本身规模就不足以把自己的经济文化影响辐射到信阳这个边缘城市中,更何况,信阳和北方又有以上的一系列差别。从郑州到信阳,坐火车要6个小时,而从武汉到信阳只要两个小时,信阳人看天气预报从来都是关注武汉的天气;到信阳旅游的人,大部分是从湖北而不是 从河南 来的 ;信阳商人平时的服装,副食等日用商品大多是从武汉打货;鸡公山作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最早的开发者是从武汉迁来的外国传教士;我在信阳听说个两个被称作小武汉的地方,因为那里的集贸比较繁华;可是在信阳,却从来没有听到小郑州这样的称呼。信阳人到武汉打工,主要是因为那里离家近,而且语言文化差异小;到郑州打工,主要是因为郑州是河南的城市,在省内总比在省外方便。
6.河南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信阳的发展。信阳是个南方城市,和河南的中原文化放在一起,有意无意地处在了 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河南搞旅游,主要是中原文化游,而信阳作为河南的“豫中江南”,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毫无特色,在河南省内又和中原旅游的主题格格不入;纵然有鸡公山那样的景点,但是想搞旅游却缺乏一个响亮的主题,说是楚天游则明显抢了湖北的名分,河南也不同意,说是中原游则明显是假话,所以信阳旅游的名号打不出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由于以上的诸多原因,尽管信阳已经属于河南很久了,但是信阳人普遍对“北方”、“中原”等概念缺乏认同,而这种现象又导致了大多数人对“河南”这一概念缺乏认同。在他们看来,尽管信阳是河南城市,但绝不是一个真正的河南城市
2.地理。河南属于北方地区,降雨少,地表缺水,作物以旱地作物为主。而信阳属于南方地区(信阳人大都这样认为),降雨充沛,河流众多,池塘湖泊密集,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当然也种植小麦和花生,但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也同样种植小麦。问题是,水稻是信阳的主要作物,而河南其他地区则以小麦为主。河南大部分地区缺水,地下水被广泛开采,而信阳的地下水开采程度却非常低。
3.语言。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是中原官话,这种方言内部分歧比较小,从郑州到驻马店,口音基本类似,而信阳方言则分明和河南其他地区的方言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河南人说“你干啥”,而信阳人说“恩搞末斯”,河南人说“知道”,而信阳人说“晓得”……倒是湖北方言与信阳方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在词汇上。武汉及其以北一带的人和我用方言交流几乎没有障碍,只是音调上有所区别,而他们也经常问我是不是河南人;我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信阳老乡刚来报到时,竟然把一个说方言的十堰人误以为是自己的老乡;我在武汉和河南老乡说话,则不得不用普通话,感觉很别扭。我在郑州的一位朋友倒是经常因为方言被同事取笑,因为他身为河南人却不会说河南话!
4.习俗。我们主要是以米为主,在信阳,有很多人都吃不惯面食,而我也记得在信阳上学的时候,吃馒头用的时间是吃米饭的两倍,因为我咽不下。一位河南老乡说,他特别喜欢吃面时那种粘粘的,甜甜的感觉,却不喜欢米的那种糙糙的,硬硬的感觉;我倒是觉得面粘得我舌头转斗转不动,哪里还有滋味可言?老家的一个邻居请来了郑州的汤圆师傅,结果这个师傅住了不到两星期,就回去了,他受不了一天三顿的米饭!
5.郑州作为河南的中心城市,对信阳的辐射影响很弱(当然,不包括政治影响)。郑州作为一个北方城市,本身规模就不足以把自己的经济文化影响辐射到信阳这个边缘城市中,更何况,信阳和北方又有以上的一系列差别。从郑州到信阳,坐火车要6个小时,而从武汉到信阳只要两个小时,信阳人看天气预报从来都是关注武汉的天气;到信阳旅游的人,大部分是从湖北而不是 从河南 来的 ;信阳商人平时的服装,副食等日用商品大多是从武汉打货;鸡公山作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最早的开发者是从武汉迁来的外国传教士;我在信阳听说个两个被称作小武汉的地方,因为那里的集贸比较繁华;可是在信阳,却从来没有听到小郑州这样的称呼。信阳人到武汉打工,主要是因为那里离家近,而且语言文化差异小;到郑州打工,主要是因为郑州是河南的城市,在省内总比在省外方便。
6.河南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信阳的发展。信阳是个南方城市,和河南的中原文化放在一起,有意无意地处在了 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河南搞旅游,主要是中原文化游,而信阳作为河南的“豫中江南”,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毫无特色,在河南省内又和中原旅游的主题格格不入;纵然有鸡公山那样的景点,但是想搞旅游却缺乏一个响亮的主题,说是楚天游则明显抢了湖北的名分,河南也不同意,说是中原游则明显是假话,所以信阳旅游的名号打不出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由于以上的诸多原因,尽管信阳已经属于河南很久了,但是信阳人普遍对“北方”、“中原”等概念缺乏认同,而这种现象又导致了大多数人对“河南”这一概念缺乏认同。在他们看来,尽管信阳是河南城市,但绝不是一个真正的河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