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者问一个牧牛娃在做什么,牧童答放牛。为什么放牛呢?为了赚钱取老婆生娃;生了娃之后呢?让娃放牛呗。 ——题记
听说最是土里土气的地方最容易出诗人,初学诗文的我对此半信半疑——这不是南辕北辙么?粗野村夫如何写出高雅之作?这仿佛是让张飞去奏一曲凤求凰一般可笑的事情。但前辈硬是逼我去真正的村庄去看看。还要求我回来交上一部作品。
虽然不能理解,但是既是前辈的要求,我也不好不遵从。幸运的是虽然诗之道不常有,但村庄还是哪里都有的,尤其是浙西一带,车向着一座丘陵稍微开远一点,不上高速,准能找到个把正儿八经的土乡村。听本地人说这里确实有个当地有名的诗人,我问在哪,他们指向那座树木茂盛杂草丛生的山林。得,车是用不了了。
山路崎岖,蚊虫狂舞。想干脆赏一赏路边的野花,胡乱做一首打油诗应付应付得了,省得遭罪,但每一处花草上不是蜜蜂,就是蜘蛛,实在很难让人有创作的欲望。我真是佩服那些诗人竟能在这种环境下写出什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这种他们口中宛若人间绝景的风光在我心中却只能倒出一个“烂”字。但我知道所谓诗人就是能把任何事都扯出情调来。宋有诗者名曰张俞,街头闲逛一番,便提笔写出“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般废话都能写成诗,你说厉不厉害?
正心里抱怨着,却听前方有小孩唱歌:“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走近一瞧是个放牛娃。我上前问他是哪家孩子,闭口不答。既无果,便又问他知不知道这里有个诗人,刚出口就反悔了,小孩子懂什么诗?却不曾想他哦了一声,用手示意让我随他去,颜色不改。我们两人路上没说一句话,走了没多久便看到一座茅屋,门半开着。朝里望去确实摆着一帖书画。
进门,见里面没人,小孩让我先坐着,他爷爷一会儿就回来。我看那幅帖子上以草书写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看来这家主人确实是个有墨水的人。
过了一会儿,走进个背着柴的小老头,面上皱纹清晰,小身板却挺得直直的。如鹰隼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问我何事,我如实道来,那老头哈哈一笑。
“正是老夫。”老头道。
竟然是他!我又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个老人,实话说他樵夫的模样倒是有板有眼的的,至于诗人,那是真不像。
“平时闲着无聊就写着玩儿。”老人给我沏了壶茶,从色泽上可以看出来不是什么好茶,但茶香却是依旧馥郁,“几年前俺当了个村长。本以为是件风光事儿,上头却事儿逼得很,又是廉政,又是整什么文化建设,政府给老百姓补贴本就不多,这样一折腾还剩下几个钱?就算有了钱,找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就一个破村子而已,哪来那么多文化。要是有文化,早发展成城市了。听着隔壁村里瞎扯什么文化,自己净是瞎折腾。但做的松了,上头得发警告;做得紧了,百姓要摆脸色。好好一村长被搞得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没办法,辞了。现在就在这山上,放放牛,种种树,读读书。小生活过的反而养心。”撤职之后的各种生活趣事以及读书感悟让他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诗。什么“风色山谷上,土气晚空中。”“毕竟新花正清鲜,我且赏她三文钱。”“凡夫不识醇,倾壶祭野魂。”其中一首给我印象最深,“忘却初心滞何时,朝晨俯仰已暮迟。观棋不语真君子,随风落定雨花石。”写得真是高。一个看破世俗的老者在尘俗中迷失了自己,却不想告诉后来人他所经历的,让后者尚且怀着信念去闯荡。他即对世俗无奈又不想打击年轻人的矛盾心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着老人沧桑的笑颜以及他的牧牛孙,不禁想起山谷道人的“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本想着多为民间做贡献,却被世俗撞破了头。无为而无不为,大概才是最有智慧的选择吧。孔子周游列国,却对那路过的楚狂、渔父谦卑崇敬。若不是受隐者点醒,屈原怎么能愤然而坠惊醒后世君子,逃过李牧、岳飞的命运?站得越高,摔得越惨,不如尘归尘,土归土。
红日西沉,老者以晚饭招待完我,他没有挽我的意思,我也没有逗留的心,早早下山便好。怀着满心的踌躇,我在路中已拟好一首:
狂奴,狂奴,
陌上疯癫飞蝶梦,
江边豁达水鲛珠。
凤歌一曲丧犬欲臣服。
蔽日嬉乐,临月迷糊。
亲植庭前五柳树,
何庸振翼昆仑去,
山院桃林洞天镇苛虎。
狂奴,狂奴,
何人何德何能做汝主?
但瞰今朝青云路,
徙倚泛泛市井徒。
商女轻舞,
迷醉凡尘无数。
听说最是土里土气的地方最容易出诗人,初学诗文的我对此半信半疑——这不是南辕北辙么?粗野村夫如何写出高雅之作?这仿佛是让张飞去奏一曲凤求凰一般可笑的事情。但前辈硬是逼我去真正的村庄去看看。还要求我回来交上一部作品。
虽然不能理解,但是既是前辈的要求,我也不好不遵从。幸运的是虽然诗之道不常有,但村庄还是哪里都有的,尤其是浙西一带,车向着一座丘陵稍微开远一点,不上高速,准能找到个把正儿八经的土乡村。听本地人说这里确实有个当地有名的诗人,我问在哪,他们指向那座树木茂盛杂草丛生的山林。得,车是用不了了。
山路崎岖,蚊虫狂舞。想干脆赏一赏路边的野花,胡乱做一首打油诗应付应付得了,省得遭罪,但每一处花草上不是蜜蜂,就是蜘蛛,实在很难让人有创作的欲望。我真是佩服那些诗人竟能在这种环境下写出什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这种他们口中宛若人间绝景的风光在我心中却只能倒出一个“烂”字。但我知道所谓诗人就是能把任何事都扯出情调来。宋有诗者名曰张俞,街头闲逛一番,便提笔写出“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般废话都能写成诗,你说厉不厉害?
正心里抱怨着,却听前方有小孩唱歌:“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走近一瞧是个放牛娃。我上前问他是哪家孩子,闭口不答。既无果,便又问他知不知道这里有个诗人,刚出口就反悔了,小孩子懂什么诗?却不曾想他哦了一声,用手示意让我随他去,颜色不改。我们两人路上没说一句话,走了没多久便看到一座茅屋,门半开着。朝里望去确实摆着一帖书画。
进门,见里面没人,小孩让我先坐着,他爷爷一会儿就回来。我看那幅帖子上以草书写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看来这家主人确实是个有墨水的人。
过了一会儿,走进个背着柴的小老头,面上皱纹清晰,小身板却挺得直直的。如鹰隼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问我何事,我如实道来,那老头哈哈一笑。
“正是老夫。”老头道。
竟然是他!我又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个老人,实话说他樵夫的模样倒是有板有眼的的,至于诗人,那是真不像。
“平时闲着无聊就写着玩儿。”老人给我沏了壶茶,从色泽上可以看出来不是什么好茶,但茶香却是依旧馥郁,“几年前俺当了个村长。本以为是件风光事儿,上头却事儿逼得很,又是廉政,又是整什么文化建设,政府给老百姓补贴本就不多,这样一折腾还剩下几个钱?就算有了钱,找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就一个破村子而已,哪来那么多文化。要是有文化,早发展成城市了。听着隔壁村里瞎扯什么文化,自己净是瞎折腾。但做的松了,上头得发警告;做得紧了,百姓要摆脸色。好好一村长被搞得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没办法,辞了。现在就在这山上,放放牛,种种树,读读书。小生活过的反而养心。”撤职之后的各种生活趣事以及读书感悟让他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诗。什么“风色山谷上,土气晚空中。”“毕竟新花正清鲜,我且赏她三文钱。”“凡夫不识醇,倾壶祭野魂。”其中一首给我印象最深,“忘却初心滞何时,朝晨俯仰已暮迟。观棋不语真君子,随风落定雨花石。”写得真是高。一个看破世俗的老者在尘俗中迷失了自己,却不想告诉后来人他所经历的,让后者尚且怀着信念去闯荡。他即对世俗无奈又不想打击年轻人的矛盾心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着老人沧桑的笑颜以及他的牧牛孙,不禁想起山谷道人的“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本想着多为民间做贡献,却被世俗撞破了头。无为而无不为,大概才是最有智慧的选择吧。孔子周游列国,却对那路过的楚狂、渔父谦卑崇敬。若不是受隐者点醒,屈原怎么能愤然而坠惊醒后世君子,逃过李牧、岳飞的命运?站得越高,摔得越惨,不如尘归尘,土归土。
红日西沉,老者以晚饭招待完我,他没有挽我的意思,我也没有逗留的心,早早下山便好。怀着满心的踌躇,我在路中已拟好一首:
狂奴,狂奴,
陌上疯癫飞蝶梦,
江边豁达水鲛珠。
凤歌一曲丧犬欲臣服。
蔽日嬉乐,临月迷糊。
亲植庭前五柳树,
何庸振翼昆仑去,
山院桃林洞天镇苛虎。
狂奴,狂奴,
何人何德何能做汝主?
但瞰今朝青云路,
徙倚泛泛市井徒。
商女轻舞,
迷醉凡尘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