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丙申十二月二十五日。杭州很冷,万里无云,天光因空气澄澈而亮烈。闻名的孤山梅花已经开了,腊梅花期还未结束。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万寿节,记得似乎是咱们陛下当年改的.2016年公历农历日期都与1644年重合,不知多久一次【同时也给了我这种痴人一个假装陛下已经三十四岁的机会,这是闲话】
素来知道周娘子喜欢的茉莉当年有写作末丽的,私心不是什么吉兆,毕竟这两个字常使人意会最后的美或最后的花。不过管它呢,毕竟娘子苏州人,苏州自古多茉莉花——且历史上的事既已知道最终结果便不由得人把之前一切可能预示什么的事物都当做征兆【其实一直认为崇祯这个年号是个巨大的FLAG来着,崇敬祥瑞而尽招来祸殃】。近日又听闻腊梅算作一年中最后一种花而梅花算作第一种,兼以这样的咏腊梅诗词:“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凭朱栏。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作寻常两等看。”“灵根何年离众香,色相全似金容黄。姿荧荧炫寒日,夜气耿耿凌风霜。”不知是不是触景伤情睹物思人,简直字字句句让人窥见故人面影
【然而还有一句总被我误会成明末遗民所做的:“林下虽无倾国艳,枝头疑有返魂香。新妆未肯随时改,犹是当年汉额黄”】无话可说唯有叹惋
也找到一首喜欢的词,尽管和腊梅没多大关系。大约这个样子: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怀念友人的作品,文风无端细碎清婉温柔,使人想到下小雨的姑苏。于是题目就把词里两句截断硬接过来,倒也可看。毕竟我再说一遍,历史上的事早已明晰一切最后的结果,故也可以像长幅画卷一般从头再看起。故国随春尽,而我们还可以倒回去看——生日是立春的孩子和一年中最后一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