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训吧 关注:30贴子:163
  • 9回复贴,共1

杂谈中国足球(转帖海外球员吧:本非俗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政出世,心情复杂,说说一些想法,比较杂


IP属地:湖北1楼2017-01-22 10:05回复
    中国足球曾经是这样的
    如果说建国后不能接受在国际足联和湾湾省并列而拒绝加入国际足联,不能参加国际正式比赛是国家利益大于一切,我们赞同。
    如果说十年浩劫导致中国足球荒废十年,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国家都荒废了,何况足球。
    但是自80年代初重回国际舞台开始,我们的足协甚至总局或更高层,开始了自作孽。
    82年世预赛,在理论上还有不出线可能的情况下,就解散了。
    古人云:防人之心不可无。
    足协领导没读过书,还没听过这句俗话。
    如果说这是太久没出来比赛,缺经验。
    那么接下来,因为撞不过新西兰,开始追求身体,追求身体没错,别丢技术,没听过黑瞎子掰棒子的故事吗?
    因为羡慕人家定位球,任意球、头球得分,于是国内联赛以上方式得分一个算俩。
    据说,提出这一方案的是年维泗,时任中国足协主席是李凤楼。
    年老和李老都是国脚,李老踢球时和香港的李惠堂合称南北二李。
    看来,踢球的管足球,未必就按足球规律来。


    IP属地:湖北2楼2017-01-22 10:06
    回复
      2025-05-29 17:51:48
      广告
      有些事可以理解,比如足协不同意曾雪麟去香港看对手比赛,可能足协当时也穷。
      比如马克坚在施大爷和克劳深之间选了前者,第一次选外教,没经验。
      再比如,体校生存危机,国家忙着转型,哪顾的上体校。
      像28岁之前不能留洋,就不好理解了。
      更甚者国内专业联赛的人情球、假球哪?
      为了主办的首届柯达杯(世少赛前身),王俊生首开改龄先河。
      这都是中国足球的罪恶之源。


      IP属地:湖北3楼2017-01-22 10:07
      回复
        如果说专业时代报道少,到甲A时代就更精彩了,东施效颦和拍脑袋发明更是层出不穷。
        还是那位王俊生。
        当年北京队三门是张路张嘿嘿,二门是李蕾蕾老爸李松海,一门是王俊生,王头可是专业人士。
        创办甲A之前,王俊生赴欧,回来的报告说欧洲青训都是俱乐部和收费的足校负责。
        于是体校死,足协开办秦皇岛中国足球学校,从此学校成为高收费项目。
        王俊生根本不明白欧洲的足球基础和中国的不同。
        他也不明白有升降级的联赛和没升降级的NBA的不同,于是搞了个转会倒摘牌。
        NBA的新秀被选到弱队,出头机会大,而且没降级,甲A的国脚转会,选到弱队,明年可能就甲B了。


        IP属地:湖北4楼2017-01-22 10:07
        回复
          王俊生力挺戚务生,一败二败三败,最后组建庞大智囊团协助戚大帅,也不换帅。戚大帅却不领情,一句只付该付的责任。
          阎世铎规定过每队不能超过4个国脚,后来因认定模糊不了了之。
          为了世界杯,阎王禁止留洋,两停升降级。
          为了奥运会,一场中超要有俩u20上场。
          为了稳定,牺牲一个龚建平。


          IP属地:湖北5楼2017-01-22 10:07
          回复
            谢亚龙也不逾多让,南北分区差点施行。
            杨一民挤走克劳琛。
            南勇帮俱乐部打假球
            蔚少辉20万一个卖国脚名额。
            总局要主帅年轻化,三大球会用少帅,最后没一个成功。
            大林有个辽国梦,国字号遍插老辽宁。
            作死到极致,大林内退,龙王等监狱风云。


            IP属地:湖北6楼2017-01-22 10:07
            回复
              08年我忍无可忍,09年不再看球。
              说实话,不看球是有点无聊,但并非无法忍受。因为我还有其它爱好。
              随着反赌扫黑,我重新关注,也开始思考,我心中的中国足球应该是
              青训、联赛、国字号一个都不能少。
              在中国足球逐步拨乱反正的时候,我写过不少帖子,早期在国足吧,后来在这里,都是关于青训、联赛和国字号建设的建议。
              这两年,我写这方面的少了,因为该写的都写了,而且足协正一步步实现我当初的建议。
              我觉的校园一一青训中心的青训体制,强制俱乐部青训,骨龄,主客场赛制,更多场馆,青训大纲,基层教练培训,单年龄组队。
              国青国少选拨队,举办更多国际比赛,
              里皮团队到来,
              更多经费支持,足球彩票
              联赛扩充成金字塔,更合理平衡的转会制度,
              火爆的球市,广泛的媒体传播
              可持续发展的足球产业生态圈。
              这些,就是我心中理想的中国足球,
              足协所作的虽缓慢,有时也有偶尔不靠谱,
              但基本上是在逐步向这个方向靠拢的。
              所谓乌龟爬的虽慢,但坚持下去总会到终点。
              所以我曾经算是挺欣慰的,觉得终于能够把注意力放到足球场内了。
              能好好的单纯的放松的看球了。
              不必再去操心那些场外的事。


              IP属地:湖北7楼2017-01-22 10:08
              回复
                足协去年的方案是17年外援不变,18年4+1和亚冠接轨,去掉第五外援。
                这是对的。
                今年体育总局换了新头,发言人答记者问说出了今年限外援,u23,本土球员进球有积分奖励,
                我差点以为年老、王头,阎王复辟了
                很穿越啊
                后来出了新政,本土进球奖积分没通过。
                不过听说限薪令要来了。
                还有包障国字号五条,由中方元老教练团为世预赛出谋划策。
                我呸!中方元老教练团个个当年是败军之将,如今老了,到有资格指导起里皮来了。
                别拿当年王俊生对待戚务生那套对待里皮。
                一切仿佛是梦回甲A时代。
                这一切,反映了一个词
                急切。
                我之前说的,足协就像是爬在正确路上的乌龟。虽然慢点儿,但是迟早走向终点。
                可是,有的人很急切,也许是因为任期有限,等不了了。
                也许是因为,刚上任,迫切需要拿出表现。
                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觉的更像后者。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应该用适合发展的方法去规范。
                而不是倒行逆施,开历史的倒车。
                倒行逆施是不会长久的。
                迟早会有新一轮的拨乱反正。
                只不过,中间又浪费了时间。
                从一个一直往前爬的乌龟。变成爬两步退一步的乌龟。
                而乌龟的身边,是全力奔跑的虎狼。


                IP属地:湖北8楼2017-01-22 10:08
                回复
                  2025-05-29 17:45:48
                  广告
                  楼主你对中国足球太了解了,真是不错国人要是个个理解中国足球,相信中国的足球不差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18-07-05 23:10
                  回复
                    @本非俗流


                    IP属地:江苏12楼2023-11-18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