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总理的话 作者:唐心蓝t
1、 彻查大熊猫帼帼花生母子死亡事件,严肃处理事故有关责任方及责任人,并公布处理结果。
2、
#反对将大熊猫外迁北上广#:
我们理解大熊猫“异地保护”的需要,但是反对以“异地保护”为名,将大熊猫繁育中心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综合性大都市,以“保护”之名行“发财”之实。大熊猫繁育保护的最终目的是放归山里,而不是向全世界出租。
大熊猫是否适宜大规模外迁?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保护和繁育?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被称作“大熊猫研究泰斗”的胡锦矗和数位知名专家。“巧合”的是,几位专家都表达了一个同样的观点:大熊猫借展是有益的,但是大规模的外迁,在东部建立基地是应该务必审慎的,保护繁育大熊猫应“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
一位研究大熊猫多年的业内专家介绍:“大熊猫被称作‘活化石’,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多个地区,北京都出土过大熊猫的头骨化石,可为何现在野外种群仅生活在川陕甘的部分区域了呢?物竞天择,环境使然。”这位专家称,大熊猫在进化生存的过程中经历过多次灭绝风险,在川陕甘部分山系找到避难所,使物种存续至今,这非常科学地说明:四川等地的环境是最适合大熊猫生存的。
在中国大熊猫研究领域,胡锦矗教授是当之无愧的泰斗,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大熊猫研究的第一把交椅”。他也对记者表示,四川建的基地都是完全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这对保护繁育大熊猫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坚持尊重科学和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他阐释道:其他地方,无论其科技实力与四川相比如何,在研究野生大熊猫、繁育圈养大熊猫方面,人才和技术力量远不如四川雄厚。作为大熊猫的家乡,四川这些年来汇集了和大熊猫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同时不胜枚举的实地实践机会也让专家的经验丰富不少。专业人才的力量是四川建立大熊猫基地毋庸置疑的优势。
3、 国家林业局在2016年10月份曾经通过官方微博向公众承诺将对全国借展大熊猫的动物园进行专项巡视,如今4个月过去了,此事不了了之!
强烈要求国家林业局履行承诺,迅速开展专项巡视并将巡视方案、审核标准、巡视结果向公众发布,将动物园整改结果向公众发布,将国家林业局的整改验收意见向公众发布。
4、 强烈要求建立全球圈养大熊猫的《蓝星游历清册》,将每一个大熊猫从降生至地球开始,生、老、病、死,居所、饲养员,熊生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要详细记录并向公众公布,建议建立“人民的国宝大熊猫信息查询平台”,平台分为一般公众入口和专业入口,不同群体通过不同入口登录平台可以查询每一个在册大熊猫的履历和实时信息,熊猫信息将通过区分用户身份来发布,做到既有所公开又有所保密,各取所需有的放矢。全国一共才大概2000个大熊猫,圈养大熊猫不到500个,难道我们就做不成这件事吗?我们的政府将13亿人口都管理得井然有序,难道就管不好这500个大熊猫吗?
3、强烈要求每一个借展大熊猫,大熊猫中心要做到:
(1) 提前3个月公布借展动物园及其相关信息,公布大熊猫中心对借展动物园的验收方案和标准。
(2) 提前一个月公布大熊猫中心对于借展动物园的考评结果和验收意见,公开砖家组成员名单和每个成员的原始意见。
(3) 每一个借展大熊猫派出一名以上有经验的饲养员随行,该饲养员至少随行一年或以上。
(4) 借展大熊猫到达园区的三个月内,园方必须通过一定渠道每周向公众发布借展猫的动态,包含图片和视频,这些资料同步接入“人民的国宝大熊猫信息查询平台”。
4、大熊猫中心必须每年向公众发布“借展大熊猫饲养管理”标准,大熊猫中心必须做到每年至少两次到园督导检查“借展大熊猫饲养管理”标准的落实情况,并向公众发布检查结果,这些信息同步接入“人民的国宝大熊猫信息查询平台”。
5、建立借展动物园“黑名单”制度,一年内2次考核不及格,或两年内累计满2次,三年内累计满3次,立即取消饲养资格并没收履约保证金,终生不得借展大熊猫。积分周期以三年为限,满三年自动清零,重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