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吧 关注:73,782贴子:3,703,230

看电影之前去看了看《你一生的故事》发现有些神棍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篇小说里三个点吸引我
但不知是恰恰作者自己意识到的——语言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的原因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我试着接受他的逻辑,却发现并不能
第一点就是语言决定思维方式这个点,我想这个大家应该都有经验,在做英语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将施事方、及物或者不及物的动作、被施事方等逻辑上的关联用英语的语法联系起来,最为突出的是过去分词表示的被动式和某些其他的语气语态,比如被动式:I was beaten by him,我们会在思维中很自然滴把被动状态本身作为表语,也就是一种“状态”,而by him成了补语去附加解释这一种状态。而在说中文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紧跟着这个被动式动作的施事行为本身的——比如说 我被他揍了。很明显这句话是强调施事过程和施事者,而不是强调“我”作为主语的状态本身的,而因为我们的思维要借助语言系统(其实我个人对这个事情存疑——存不存在不借助语言等程式化表意系统的思维呢,也就是说那种纯粹的抽象思维是否存在呢),所以我们不仅在交流中,在处理实务时也会贯彻语言带来的思维方式
这一点没啥可说的,我觉得大家都没啥意见,实际上没有看这本小说之前,我们如果英语学得还不错的同学大概在高中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第二点是作者通过母亲与女儿这层故事的看似漫无边际的叙述想要把因果论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拆开来,试图证明这是一个在更高维度上的封闭事件,但是证明逻辑很别扭,对时间线逻辑线的消解需要引入自由意识概念,要洞悉甚至拆解因果,就必须放弃自由意识,所以舍弃对自由意识的执着就能跨越时间维,这不叫逻辑,这叫唯心,因为就算按照蒋提出的前提——要知道“你一生的故事”,获得这种思维方式,放弃自由意识的设定是必要条件,但不等于放弃了自由意识的设定,就一定能够获得这种思维方式啊,而就算你真的这么去想,时间线还是在这个物理世界中存在啊,实际上,根据蒋的意思,因为我们与七肢桶的物理环境是相同的,所以实际上两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平等的,在同样的物理世界中,无论是因果逻辑思维,还是因果平行的以目的性观事件全貌的思维(费尔马原理)都是无法逾越时间维度本身的有限性的,所以做到在一个节点上考虑事情的目的性并直观行事,是可能的,比如我就想做那条已经悉知了所有路径并选择那条最短的路线的光线,这并不破坏时间线本身,但因此向前后推变成以此考虑女儿整个一生的故事,就没有道理了。作者没有解释为什么思维会直接跳到未来,也就是这个她从未来的结论回来做了一回“这一切的过程都是结果所注定”的事后诸葛亮,但这个“未来”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只要不关注因果本身,“未来”就能凭空跳出来呢?
这是我不能接受这部小说基本假设的原因,这样的思维方式必须基于物理事实才有意义,所以,星际穿越最后的时间轴展开,时间作为一个解放了的坐标的的前提下的设定,进而退在这个坐标上,原本被因果律绑定的事件成为一个既成的闭环,就显得逻辑上合理得多,因为这里的逻辑是,本来未来确实是可以在物理层面跳出来的,所以我们才可能在不关注因果本身的思维方式上去认识它。这才是充分条件
第三点是费尔马原理和一些物理学中的总结性规律所带来的一个我自己的脑洞,好像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也发现了物理学原理都比较“美”,比较简谐,即所谓最小作用量原理,光沿直线传播并自动寻路最优解是一个,质点碰撞运动路径是一个,还有很多其他的基础物理学原理皆是如此,但是为什么物理学倾向于“作用量最小”?为什么物理学精致得好像被设计过。我觉得,很有可能这种物理学大筛选是像达尔文进化论一样的自发现象,或许有其他的物理学宇宙(这涉及人择原理可以另做讨论这里不谈),或许本宇宙中有过其他的物理学法则,但都因不够简谐不易形成稳态,或者不适应更大尺度下的宇宙环境,而使得以这种物理规律为其内禀性特征的空间被筛选掉了,只剩下了作用量最小的物理规律简谐的宇宙。


IP属地:辽宁1楼2017-01-20 09:20回复
    好多字呀,其实原著小说就不是特别喜欢,不过大刘三体也学那套写法,而且觉得很不适合拍电影,听说电影口碑一般,原著就是文艺流的,去看科幻电影的观众大都不是奔文艺去的,没看的我就知道口碑不能好,但不知道科幻小说迷看后会是什么评价


    IP属地:辽宁2楼2017-01-20 09:28
    收起回复
      另外关于费尔马原理
      有一个很牛逼的实验
      这个实验按照这部小说的逻辑来看的话,怎么想怎么牛逼


      IP属地:辽宁4楼2017-01-20 10:02
      收起回复
        回复 幻の永恒 :挺具有代表性的,很适合用来写科幻,强行史诗感


        IP属地:辽宁5楼2017-01-20 10:13
        回复
          就像我昨天说的那样
          本来就没啥逻辑可言的人,文科狗躺枪,或许会觉得这小说没毛病并且拆解了因果论好牛逼
          但是拆解因果论至少应该给出一个就像小说中所说的“人类和外星人在看待事物的方式上对于物理客观世界是等价的”的态度,也就是你要证明它们等价,必须也在因果论框架里解释清楚啊,别只要不保留自由意识,就能预测未来了啊
          这明显是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IP属地:辽宁6楼2017-01-20 10:48
          回复
            我觉得跟《镜子》没区别。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0 11:18
            收起回复
              我看了电影《降临》,没看原著,听说原著很软暂时不打算看。电影里面七只桶文字和非线性时间都是对时间多角度的一种理解吧!我们普通人的感知里时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性关系,但七只桶对时间的感知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感知到的时间是一体的,就如他们的文字没有首尾一样,所以我们认为的过去现在未来在他们看来是一体的(打个比方,我们普通人站在镜子背面而七只桶站在镜子前面,同样面对镜子,我们普通人照不了镜子而七只桶可以,如果没有站到镜子前面去普通人永远无法发现镜子原来是可以照的,镜子在那里不过换个角度看就不一样了)。所以电影在过去现在未来不断穿插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是科幻点子,不能当作科学论文那样严谨的,看书看电影也是希望扩宽视野开拓思想,科幻尤其如此,如果因为一些瑕疵而否定它就有点买椟还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21 07:23
              回复
                明明巴比伦塔和上帝不在地狱那两篇最适合改电影的
                结果偏偏改了这个……
                观众不喜欢很正常


                IP属地:重庆10楼2017-01-21 13:08
                收起回复
                  我还以为小说是讲时间这个概念的


                  11楼2017-01-21 13:52
                  收起回复
                    缺乏技术内核,圆不过来


                    12楼2017-01-21 17:51
                    收起回复
                      也对啊,预知未来本来就是和悖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1-22 17:44
                      回复
                        别的不说,你们不觉得七肢怪的文字很美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24 12: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