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IP剧和小鲜肉霸屏,从“配音”、“替身”到“抠图”,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方式层出不穷,也一再挑战着影视行业的底线。于是,陈道明、成龙等不少行业前辈开始挺身而出批评小鲜肉现象,在两会期间,小鲜肉更是成为了文艺界代表们热议的话题。编剧宋方金日前“卧底”横店,带回了剧组一线实录,在一篇名为《表演,一个正在被毁掉的行当》的文章中,他揭露了“小鲜肉中心制”下中国影视制作行业各种耸人听闻的乱象,而在整个畸形的行业生态中,小鲜肉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整个行业生态出了问题,剧本是抄袭的,小鲜肉不敬业、演技差,片方再去买数据,制造高收视的假象,广告商就会给电视台钱,电视台也会给制片方钱,在这样一个全程依靠造假的闭环式链条里,所有人都得利了。只有原创受到了毁灭性的损害,当造假可以赚到真金白银的时候,就没有人去求真了。
而乱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资本的大举涌入。这些新兴的业余资本进入影视市场之后,发现无法掌控编剧、导演和演员,于是发明出一个大IP的概念,把它当成一个筐,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装进去,把编、导、演等所有的创作环节矮化为工具,于是,不论是编剧、导演、制片人还是小鲜肉演员本身,都不在占据影视作品的生产主体地位了。所有创作环节的工具化,是互联网资本对于影视市场的一个最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是具有摧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