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是围棋术语,本来是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方法。
成人学习最重要的来源是在岗工作实践约占70%,与他人的交流20%,正式的培训和教育只占10%左右,而复盘作为一种从工作经验中学习的方法,能把每一段工作经历、每一项任务和每一项挑战都变成学习机会,来提高自己,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工作总结与复盘的区别
而我们常说的工作总结,跟复盘并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三个方面:
1、复盘是结构化的学习方法
2、复盘是以学习为导向
3、复盘通常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
做复盘的理由
1、做事情无论成败,要通过复盘、搞清楚成败的原因,从中学到经验教训
2、通过复盘来传承经验,提高能力
3、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总结规律、固定流程
如何操作
复盘的操作步骤就分为四个阶段:
(1)回顾目标:
行动前需要撰写清晰的目标(SMART),并达成共识,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群策群力,制订计划,做出预案
(2)评估结果:
进行回顾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针对个人的话,对事情过程的各种记录进行统一汇总,包括每天的日记、总结,或者通过手环、APP的相关记录。
我试着把这种方法应用到100天行动上,每天记录当天坚持的习惯,包括今天做的比昨天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遇到的问题,尽量记录所有相关的信息
(3)分析原因
回答几个问题:
实际状况跟预期有什么差异
如果有,为什么会发生?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只有真正理解了问题是什么、根本原因在哪里,才能想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文案。
可以使用头脑风暴、五个为什么、鱼骨图、因果回路图、世界咖啡等方面进行系统和全面思考。
(4)总结经验
复盘的核心目的在于从行动中学到经验教训,并将其付诸后续的改进,问自己:
从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如果有人进行同样的行动,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接下来做什么?哪些是可以直接行动的?哪些是需要相关的条件或资源才行进行。
分清经验还是规律
复盘主要是针对具体事件的讨论,其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具有局限性。可以通过以上四条原则进行判断:
复盘的结论是否排除了偶发性因素?是普遍性、还是个例或偶尔性?
结论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结论是否经过3次以上的连续追问:为什么?是涉及到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是仅仪于具体事件、操作层面
是否有类似事件的复盘结果,可以进行交叉验证的?
行动
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考虑三个建议
有哪些事情可以现在开始做?
有哪些事情需要继续重复做?
应该停止或以后不做哪些事情?
如何认清本质
考虑如下问题:
1)可控的:是否尽量做到了最好?是否至少不低于计划的目标?
2)半可控的:是否自己可掌控的部分做好了?是否为别人完成的部分留出了空间?是否为别人完成工作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
3)不可控的:是否提前跟别人沟通?有没有敦促?有没有随时了解事情进展?是否可能部分参与支持? 经过这样的自我剖析,我们可以对两个方面有基本认识:
① 自己没有尽力的事情是哪些?
② 不可控的事情或者不可控部分中,自己出过力的地方是什么?无法着力的是什么?
然后,可以针对这些认识进行探讨,为什么会这样,可以怎么样,进而慢慢对事件有一个贴近本质和规律的看法。
自我反思
根据事情本身的大小、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自我反思复盘操作起来也可能差异很大:对于一些重要而复杂的大事、难题可以花较长时间来梳理,甚至按复盘的结构一步一步地进行,并总结成书面材料;而对一些相对简单的事情,可能只是像曾文正公一样,做完一件之后,点一柱香,默默地心里把整个过程回想一遍。
在进行自我反思时,把握四个点:
1、把握重点
只针对重要问题、例外情况或者按规范、惯例处置不大奏效的事情,要特别留意,有选择地进行取舍。
2、先僵化、后优化
在没有形成习惯之前,最好先按复盘的四个步骤,按步就班地进行。当你已经对复盘非常熟悉,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取舍
3、记录要点并定期回顾、提醒自己
对复盘一定要做记录,然后回顾、梳理,把相同或相关联的事件联系起来看,发现共性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问题,以便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长。
4、习惯成自然
尽量每天或每周的工作进行快速复盘,形成习惯,才能对自己有帮助。
小事及时复盘、大事阶段性复盘、事后全面复盘。
如何养成复盘的习惯
1、给复盘留出明确的时间
2、每次或定期做完复盘给自己一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