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0日漏签0天
扶风吧 关注:83,368贴子:1,988,75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扶风吧
>0< 加载中...

扶风县地名村名故事征稿启事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华商热线
  • 风头正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扶风县地名村名故事征稿启事
扶风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印记和传统文化精髓的地方。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务院、省、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部署任务,进一步挖掘扶风地域文化、延伸历史脉络、记录乡情乡愁、开发村名地名资源、促进扶风发展,现面向社会征集扶风县村名地名故事稿件。
一、征文内容:扶风辖区内各地名的含义、来历和沿革历史史料;扶风辖区内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名文化;承载浓郁乡情乡愁的地名村名故事、典故传说、历史老照片。故事范围涵盖镇(街)区域名、山水名、村名、街巷、名胜古迹名、旅游景点等。
二、征文要求:1、内容丰富精彩、来源可靠,具有积极向上趣味;2、征文体裁为记叙为主的故事,每篇文章不超过3000字以内;3、每名作者可有多篇文章,重复内容作品择优入选;4、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或合理延伸,文责自负,底稿自存,概不退回;5、入选作品除择优刊登县内外各媒体外,将结集公开出版《扶风地名村名故事》。
三、评审入编:来稿将邀请中、省、市作协会员组成相关作家组成评委会集中评选,优秀作品署名编入《扶风地名村名故事》出版。
四、投稿方式:投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并注明文稿内容所属村镇地名。电子稿件发送至ffcmgszg@163.com;纸质稿件邮寄扶风县民政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公室。


  • 华商热线
  • 风头正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边过节,一边写自己的村子。


2025-07-20 19:24:33
广告
  • 张员外
  • 秦地游侠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为青龙村杜撰


  • 华商热线
  • 风头正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伏波村东汉名将马援的长眠地
李波
有人喜欢“研得了墨,蘸饱了笔,豪气写春秋”,有人却认为“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不同的处事理念,造就不同的英雄人物。在扶风县城关街道办龙泉村东南方,有一座墓冢,墓冢周围苍柏郁郁葱葱,这墓冢的主人,便是认为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而还”的东汉名将马援。而龙泉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伏波村,村名不只因为马援墓在该村而得名,甚至传说村里人的祖上,都是当年马援的守墓人。
老将出马
伏波将军名满天下
伏波村,身处关中的村子,怎么会以伏波为名,伏波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有一种官职名为伏波将军,这就是伏波二字的来历。
其实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伏波其名意为降伏波涛,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伏波将军的人物。在众多的伏波将军中,马援名声斐然。
马援,字文渊。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最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深得隗嚣的信任。随着后来的征战变化归顺了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
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建武十六年,交趾郡雒将之女徵则、徵贰聚众造反,攻取郡县,九真、日南、合浦等郡群起响应。徵则等占据六十余城自立为王。建武十七年,光武帝拜时任虎贲中郎将的马援为伏波将军,段志为楼船将军,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兵一万余人南平交趾。军至合浦,段志即病亡,马援并统其军,经一年多浴血奋战,至十九年春,全歼徵则、徵贰,捷报传京师,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马援乘胜进击九真,扫除叛军余党残部。
在历史上建功立业的人,历史也总会为这些人留下一些东西。对于马援来说,历史留给他的,莫过于那个豪气万丈的成语:马革裹尸。历史这样记载,建武二十年秋,马援率部凯旋,朝野故旧纷纷前往庆贺,马援了无得意之情,说:“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才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随后又领命挥师出雁门。
能为后世留下美名,马援绝不是一个喜欢征战杀戮的人。
史书载,马援每攻取一县一郡,即废止苛政,完缮城郭,兴修水利,抚境安民,可以说,马援所到的地方,老百姓便能过上安定繁荣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建武二十三年时,武陵蛮反,朝廷先是派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人前往征讨,竟遭全军覆没;次年,朝廷再派谒者李嵩和中山太守马成率军前往,又连吃败仗;于是马援主动请缨。光武帝怜其年老,不许。马援非常激动,像战国时老将廉颇那样,当场披甲上马,一展雄姿。光武帝十分赞赏,令他率兵四万平蛮。但遗憾的是,此次征讨,马援出师未捷身先死,令人叹息。
奇怪墓冢
马家后人守墓至今
或许写再多的战争,也无法描述马援的厉害,不如从其他角度来看看马援。中国历史上能打的战将数不胜数,但能以武将身份被写进《古文观止》的为数很少,只有秦司马错、西汉李凌和东汉马援,而能够作为开国功臣被写进《古文观止》的则只有马援一人了。这样一看,马援便能在中国古代的武将中排上座次。
也正是因为马援的厉害,所以才让有些事情看起来不合乎常理。作为东汉王朝的开国将领,按道理会有非常详细的史料记载马援的出生、经历、升官、去世等信息,可惜的是,马援的出生地和墓冢所在地,至今疑窦丛生。关于马援的出生地,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出生在今杨凌西北部,一说出生在今兴平市北部地区。如今还没有定论。更加奇怪的事情是,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光武帝刘秀不是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皇帝。相比赵匡胤、朱元璋坐稳江山后的政治环境,可以说马援生活在一个非常宽松优越的环境里,但是在最后的日子里,马援被收回印绶,甚至家人不敢将马援埋葬在预先准备好的墓地里,而马援的谥号,也是到汉章帝时才追谥的。
何故?
不妨从马援和光武帝关系的蜜月期、交恶期来看。
作为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为光武帝刘秀平定了西北隗嚣这一劲敌,他也因此被刘秀任命为陇西太守。在陇西太守任上,马援一待就是六年。由于他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之后,他先后以伏波将军的身份南下,平定了交趾郡叛乱,主动出征扶风,抗击匈奴、乌桓的进攻。可以说为东汉南征北战。
此时的刘秀,对马援可谓宠爱有加,平定交趾郡叛乱回到京城后,刘秀赐给马援一辆兵车,让他上朝与九卿同列。再出征扶风时,刘秀命令百官都去送行。
到这里,蜜月期结束了。
仅仅四年后,刘秀在梁松的建议下,下令追收马援的新息侯印绶。据伏波村的老人们讲,他们口口相传的故事是,马家人不知皇帝为何如此震怒,更不知马援究竟何罪,惶恐不安。马援的尸体被运回后,家人不敢埋在原来选好的坟地,而是在城西买了几亩地,草草埋葬。马援的宾朋故旧,也不敢到马援家去吊唁,马家境况凄凉。葬完马援,马援的侄子马严和马援的妻子儿女们用草绳把自己捆在一起,到朝廷请罪。光武帝拿出梁松的奏章给他们看,家人才知道马援蒙受了天大的冤枉。马援妻子知道事情原委后,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光武帝这才下令厚葬马援。
这时候,就有个问题出来了,史书上记载的“草草埋葬于城西”,这个“城西”到底是都城的西面,还是兴平的西面抑或杨凌的西面,现在已经不可考了。而到了“下令厚葬”之时,也没有记载厚葬于何处。
收回印绶
小人诬陷兵马伤亡
马援请求南征武陵蛮时候,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光武帝考虑他年事已高,本不同意。马援当面向光武帝请战,说“臣尚能披甲上马”,光武帝让他试试,马援披甲持兵,飞身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一时须发飘飘,神采飞扬,真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光武帝见马援豪气依然,雄心犹在,很感动,笑道“矍铄哉是翁也”,于是派马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人领四万人远征武陵。
从这样的描写来看,光武帝不但信任马援,还是非常喜欢他的。为什么后来收回他的印绶呢?
其中的变故,还得从上文说到的,发生于公元 48年的武陵蛮暴动说起。
武陵蛮暴动,最开始是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结果他冒进深入导致全军覆灭。当时已经 62岁的马援听说后请命南征。于是派马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人领四万人远征武陵。在南征途中,马援部队南进面临两条路的选择:一是经壶头山,一是经充县。经壶头山,路近,但山高水险;经充县,路远,粮运不便,但道路平坦。耿舒主张从充县出发,而马援则认为,进军充县,耗日费粮,不如直进壶头山,扼其咽喉,充县的蛮兵定会不攻自破。熟悉《三国演义》的人肯定感觉这个故事特别眼熟,对了,在马援耿舒相争很多年后,也有两个将军为驻军之地争持不下,最终主将没有听从最高统帅的安排,结果主力驻军山上,被对方切断了水源大败而归,这两个将军一个叫马谡,一个叫王平,这个故事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过马援和耿舒两个人意见不一致时,便上表说明情况,请光武帝裁决,光武帝同意了马援的意见。
结果是,马援率军进入壶头山与敌兵对峙成了胶着之势,加上天气酷热难耐,很多汉军士兵得了暑疫等传染病而死,马援自己也身患重病。耿舒却在此时写信给其兄,告了马援一状,说马援带兵不慎,兵马伤亡惨重。光武帝得知后,于是就派虎贲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命他代监马援的部队。本来这无所谓,因为梁松本与马援有世交之谊,派他来,好对付,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事实证明,大家错了。至于二人为何反目,传闻很多。相传一次马援生病,梁松去看望,在床边向马援行礼,马援没有回礼。后来又因为马援的一封家书,梁松被光武帝杖责,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
不管为啥,反正梁松去马援军中的时候,是暗自高兴的。
结果梁松到壶头山时,马援已经死了。旧恨难消的梁松,乘机诬陷马援。光武帝大怒,追收马援的新息侯印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历史最终选择为我们留下了伏波将军马援的名字,而不是那些诬陷了他的人。据考古人员对伏波村墓冢的考证,从位置、形状、年代、规模等方面来看,这个在伏波村里的墓冢,应该就是马援的墓葬。英雄有一代代守墓人的陪伴,不寂寞。


  • 华商热线
  • 风头正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投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并注明文稿内容所属村镇地名。电子稿件发送至ffcmgszg@163.com;纸质稿件邮寄扶风县民政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公室。


  • 华商热线
  • 风头正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投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并注明文稿内容所属村镇地名。电子稿件发送至ffcmgszg@163.com;纸质稿件邮寄扶风县民政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公室。


  • 华商热线
  • 风头正健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扶风辖区内各地名的含义、来历和沿革历史史料;扶风辖区内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名文化;承载浓郁乡情乡愁的地名村名故事、典故传说、历史老照片。故事范围涵盖镇(街)区域名、山水名、村名、街巷、名胜古迹名、旅游景点等。


  • 杨兆利美术
  • 初来乍到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您好


2025-07-20 19:18:33
广告
  • 无极欧巴
  • 秦地游侠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村子都合完了以后孙子都不知道他爷是那个村子的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扶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