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吧 关注:7,985贴子:148,784

偶明天讲李广....谁替俺整理一下漠北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08-10-27 16:04回复
    偶讲李广估计只会出现批判了...大家帮个忙吧


    2楼2008-10-27 16:05
    回复
      偶回去贴一段自己写的关于李广的文字给你.呵呵,不过没有讲到漠北之战的地方,呵呵.


      3楼2008-10-27 17:43
      回复
        • 124.160.48.*
        偶会疯的,。。。。
        我怕明天讲到一半老师把我赶下去。。。
        说我侮辱名将。。。。。。。。
        乌雅


        4楼2008-10-27 18:13
        回复
          那你用史料说话,告诉你们老师,龙城飞将是谁——到底是谁直捣匈奴老巢的


          IP属地:上海5楼2008-10-27 20:50
          回复
            汉武帝的将将术部分

            第三阶段:决战阶段(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 
              河西之战是大决战的前奏,也可以说正是由于河西之战的成功,汉朝才会有接下来的漠北大战。有史家认为,河西之战最初只带试探性质,所以霍去病仅带了一万骑兵,数目不大,正说明了此战本来不算很重要的出征。汉武帝任用了霍去病而不是卫青做这次的主将,也跟这个有点关系,他也许只是放手让霍去病去碰碰运气而已。但是,霍去病超额完成了任务。两次河西大战下来,打得匈奴人仰马翻,驻守河西走廊的匈奴两王投降,汉朝意外地得到了这个胜利果实,轻松拿下河西走廊,当年张骞就是想从河西走廊中偷偷穿过匈奴防地而被匈奴扣押了十几年的,打通了这个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对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汉武帝都快乐疯了,他对霍去病的喜爱无以复加,给霍去病修建骠骑将军府应该就是在河西之战后不久。谁知道,霍去病振振有词地拒绝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天哪,这样只问耕耘、不求收获的趁手兵器哪里找去,汉武帝能不对霍去病爱上加爱吗。而李广在这时,却再一次失败,虽然失败的原因在于张骞迷路、没法接应李广,但是毕竟是战败,张骞贬为庶人,李广功过相抵,无赏。汉武帝认为李广运气不好正始于此。古人本来就迷信,连李广都哀叹自己数奇,找了一堆原因,归结到自己当年杀过羌族降卒的事上。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又怎么可能舍掉可靠、能干而又福星高照的卫青霍去病而任用李广呢。 
              后来漠北大战战斗序列的布置就顺理成章了,霍去病作主攻,因为这一条线路需要北进数千里,战斗任务最重,正适合霍去病独立敢深入的风格,卫青作副攻、侧面响应霍去病、减轻霍去病的压力,李广强烈要求上前线,汉武帝拗不过、也有点感动于老将军为国奋勇的精神,但是漠北大战关系到帝国的未来,汉武帝当然不得不多加小心,密谕卫青不要重用李广。汉军这次获胜了,但是离汉武帝的战略目标还是差了一点,纰漏是出在汉军情报工作有误,没有让霍去病遇到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战斗力相对弱些的卫青军团以极大代价才杀败单于主力,当时的情形还是十分危险的,有人趣评道:其实匈奴单于仅以数十骑趁夜逃脱跟卫青仅以数十骑趁夜逃脱的机率是大致相等的。卫青一军后来因此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封赏。而霍去病再一次超额完成任务,本军5万骑兵,杀敌却达到7万多,匈奴左贤王部众几乎全军覆灭,霍去病的成功再次遮盖了其他部队的失败而让这次漠北大战成为胜仗。 
              李广自杀了,很复杂的原因,对李广而言,自己这一生是相当不得志的,虽然得到了飞将军的美誉、得到了军士们以死相报的爱戴、没有封侯但也做到了郎中令的高官,但是李将军的志向不在于此,他渴望的是,能得到一只数量充足的精锐部队,痛痛快快地跟匈奴人打上一仗。而现在等待他的,是书吏繁琐的审查,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贬为庶人,他不会再得到打仗的机会,因为匈奴人都被霍去病打跑了,即便不打跑,自己大概也不会再被启用了。追求一生的目标没有了,空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他只能愤而自杀。 
              李广死了,有人会很高兴,但不会是卫青,汉武帝也不会高兴。卫青从此担上逼死李广的罪名,对于卫青这么一个追求做完人的将军来说,他知道自己的历史上会留下很大一块污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他怎么可能高兴。汉武帝嘛,他是个死要面子的人,本来一场风风光光、功勋彪炳的大胜仗,多少因为一员大将的自杀而蒙上一丝阴影。汉武帝虽然可能埋怨李广给他添堵,但似乎他对李广还真没怎么记恨,李广儿子李敢事后不久因功封侯,而且汉武帝还命他继任郎中令一职,如果他真的讨厌李广,李敢是不可能接替这个职务的。至于后来汉武帝替霍去病掩饰射杀李敢一事,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事情,跟汉武帝对待李广的态度关系不大。硬把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跟李广的失意对立起来,当然会得出汉武帝不重用李广的结论,但我认为,汉武帝对李广还是很重视的,只是重视程度不如卫霍,这之间的差异,不仅仅关系到汉武帝个人的胃口和爱好,而且关系到汉武帝将将方法的方方面面,简单地得出结论,并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6楼2008-10-27 21:19
            回复
              还搜索到的漠北之战部分

              汉武帝时的漠北大会战,卫青霍去病率十万铁骑与匈奴会战,消灭匈奴骑兵十万多人,几乎是匈奴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由漠北迁徙到漠西,再无力与中国对抗。而鲜卑族却西迁蒙古草原,填补了匈奴留下的空白


              7楼2008-10-27 21:19
              回复
                等飞飞更详细的补充O(∩_∩)O哈哈~

                不过漠北之战,堪称汉匈的命运之战,这样的宿命交织着一系列的巧合,直接导致了命运齿轮的转向,这是一场被一个小人物改变结局的大战——那个被抓的匈奴兵


                8楼2008-10-27 21:23
                回复
                  李广在漠北中还真没什么可说的呀,要不直接把李将军传给你老师读一遍好了,李广的战功都是在内战方面,主要是平七国之乱,对匈奴李广全军覆灭就两次,还有迷路无功的


                  9楼2008-10-27 21:26
                  回复
                    不不呵,没用的,我们老师那个爱李广爱的呀......他会告诉我李广被称飞将军是太史公公写


                    10楼2008-10-27 21:53
                    回复
                      那你告诉你老师 飞将军确实是司马迁记载的,但是这个称号 是匈奴人送给李广的。基本上,是用来赞美李广的射箭水平的,其实匈奴人和李广打仗,一点亏都没吃到


                      11楼2008-10-27 22:46
                      回复
                        天,都没贴上来吗?百度真是把偶气得不行


                        12楼2008-10-27 22:55
                        回复
                          偶那篇汉宣帝的贴子第十一章《李陵与苏武》中关于李广部分的内容,偶当时写这个只是为了写李陵时交代一下李家的背景,所以浅尝辄止,没有过多地涉入到对李广的讨论。算是给你补充一点边外的资料吧。

                          班固把李陵和苏武两个人的传记合为一传,就是《汉书》里面的《李广苏建传》。虽然传主是李广和苏建两人,所叙及的是李广祖孙三代和苏建父子的生平事迹,但本传的真正主角,却是李广和他的孙子李陵,以及苏建的儿子苏武,对苏建本人的记叙却相当简略,只有一份记叙粗略的履历。因此可以说苏建之所以得居传主之列,大半都是沾了儿子的光。
                          为了叙事的方便,我们先说李陵。
                          李陵的祖父李广是陇西成纪(即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城故址至今犹存,在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南约一华里处)人,他的祖先就是秦朝的青年将领李信。
                          李信的个人经历,在史料中仅有零星记载。《史记•刺客列传》曾提到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失败以后,秦王政盛怒之下向驻扎在赵国前线的王翦所部调兵增援,大举伐燕,大破燕、代联军于易水之西。燕王喜带着太子丹逃到辽东,企图组织残部负隅顽抗。是役中,李信曾于次年(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奉命率军穷追燕王;又逐捕太子丹,迫使其逃到衍水(即今辽宁省辽阳市的太子河,因故燕太子丹曾隐匿于此而得名。汉时称“大梁河”)一带躲藏起来。燕王喜迫于秦军的强大压力,终于在代王嘉的鼓唆下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割下他的首级,献给秦国求和。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则记载得略为详细,不但提到李信追捕太子丹时所率领的是一支数千人的小部队,还提到李信“年少壮勇”、“始皇以为贤勇”,在军中属于王贲(王翦的儿子)、蒙恬那一辈的后起之秀。当时秦国不但在北方连破燕、赵,也在南方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楚国实施持续性的打击,屡次袭破楚师。秦王政看出燕赵的力量不再对秦国构成威胁,遂决定腾出手来解决楚国问题。
                          秦王政问李信:“我准备攻取荆国(即楚国,秦始皇因避其父庄襄王子楚的名讳而改称荆国),在将军看来用多少人出征才够呢?”李信新近立功,正意气风发,又是少年得志,满不在乎地说:“不过用区区二十万人而已。”,秦王以其言为壮。后来汉武帝问李陵出塞,李陵也答只须五千步兵足矣。看来李信这份过人而略带盲目的自信和胆气似乎也遗传下来,深深地溶入到后世子孙的血脉之中。令人惊讶的是,在李广、李禹、李陵祖孙三代身上,似乎都可以看到李信的影子,尤其是李陵,他的兵败简直就是当年李信伐楚的一次小规模的翻版。
                          秦王政又向老将王翦征询意见,王翦以为楚国虽连遭丧败,然实力犹存,加之地大物博,战争潜力巨大,因此若想取胜,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当时刚满35岁(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以为老人性怯,哂笑说:“王将军老了,怎么如此胆怯?还是李将军果敢勇壮,他的意见很对。”遂令李信、蒙恬将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见己言不为君用,便托病辞官,回到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的老家养老。
                          李信和蒙恬伐楚,初时还算顺利,连战连捷。二将分道进击,李信自拔平与(即平舆,今河南平舆以北),令蒙恬略取寝丘(又称“沈丘”,即今安徽省临泉县,位于平舆的东面),都取得胜利;李信随后又攻破鄢、郢,于是引兵西向,与蒙恬会师于城父。
                          这里说明一下,李信攻取的“鄢”和“郢”,不可能是当年被白起攻破的“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纪南城,楚国的都城)故城,而应该是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之鄢陵)和陈郢(即今河南省淮阳县。白起破郢之后,楚顷襄王逃到陈地建立新都,仍然称为“郢”。为示与江陵的旧郢都之区别,史学界通称此郢为“陈郢”)的省称。至于“城父”,按照张守节《史记正义》的考证,应是颖川郡郏县(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东面之“父城”的误写,而不是真正的“城父”。真正的城父位于砀郡(汉代隶属于沛郡)的谯县(即今安徽省亳州市),它在鄢陵的东南、淮阳的东北,不在它们的西面。父城相对于纪南城应该是在正北略偏东的方向,而不是在其西面。
                          


                          16楼2008-10-27 22:57
                          回复
                            或许是接连的胜利麻痹了两位年轻将领的警觉,他们开始为轻敌付出代价。就在李信和蒙恬高歌猛进之时,不曾防备楚国人以三日三夜不休息的急行军为代价,暗中尾随而来,完成了对李信大军的合围。战斗的结果,是楚军大破秦军,连夺秦军两座大营,杀死都尉七名,秦军大败而走。
                            秦王政接到败报,羞怒之下不得不亲自驰往频阳向王翦道歉,强行请老将军出山。王翦仍坚持旧见,这一回秦王政答应得十分爽快,于是王翦“病愈”,出征。这一年是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果然不愧是颗深谙世事的老姜,深知肩头这副重担的份量,又对白起的前车之鉴记忆犹新,于是一路上不断派人向秦王求田问舍,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扰嬴政,以示自己目光短浅,没有任何个人野心。
                            到达前线后,王翦坚壁固守,拒不出战,一边用拖延战术消耗楚军的锐气,等待出击时机;一边优待将卒,与士兵们同甘共苦。秦军士兵困在营中,终日无事可做,只得以投石、超距(一说为跳远,一说为远距离的投石游戏)为戏,磨练身体和意志。楚将项燕屡次遣军挑战不得,又探知秦军在营中只是终日游嬉,以为王翦部只是驻防于此,遂不以为意,其后竟擅自引兵东还。王翦得到消息,立即果断出击,终于袭破楚军。关于王翦灭楚的情况,《史记》中存在着互相矛盾的说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说王翦追至蕲南,杀了项燕,楚军这才溃散,又过了一年多才俘获楚王负刍;《史记•秦始皇本纪》则说王翦在始皇二十三年当年就打到平舆,俘获了楚王。项燕因此拥立昌平君做楚王,在淮南做坚持抵抗。第二年,王翦、蒙武再次击败项燕,昌平君也死于军中,项燕见大势已去,这才自杀而死。
                            王翦平定楚国之后,又顺势征服了广布于长江下游的百越诸族,后来秦始皇在这里设置了会稽郡。与此同时,李信作为伐楚的败军之将,受到了处罚,却并未遭到弃用,他与王翦的儿子王贲一起奋战在北方战场上,平定了燕、齐两国的广大领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王贲出兵伐燕是在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他荡平辽东,俘获了燕王喜,回师的时候又消灭了代国的残余势力,俘虏了代王嘉。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诏令王贲率大军从燕地直扑齐国,陈兵齐国边境,最终迫使齐王建投降,完成统一大业。李信此役中的身份很可能是作为王贲的副将出征。秦王政之所以放心地把北方战场交给李信,一来是因为燕、代诸地大局已定,不需要倚重经验丰富的老将,王贲、李信等青年将领的任务差不多等同于打扫战场,压力相对较轻;二来也是因为李信曾在北方作战,熟悉战场情况。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最终平定齐国的时候,李信的年龄可能还不到三十岁。据此推断,他可能是李广的曾祖父。统一战争结束后,李信也从史料中失去了踪迹,从《史记•李将军列传》未记载任何异常情况来看,他很可能是解甲归田,回到老家,在平淡中安然度过余生,并繁衍成一个大族。《李将军列传》曾提到李广的故居原在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县),后来才举家迁到成纪,则据此判断李信的原籍可能就在槐里。秦军中向来有起用关中本地人为将的传统,象白起是郿人,王翦是频阳人。其实李家从本质上来说与旧秦国王氏、蒙氏那样世代为将的军人世家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它作为军人世家的生命力,比王氏、蒙氏持续得更加长久。当王氏、蒙氏随着大秦帝国的覆灭而逐渐涅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时候,李氏还延续了百余年,并随着李广的出世而再次声名鹊起。
                            关于李广,他郁闷一生的故事,但凡知道一点中国历史的读者都耳熟能详,加之又非本文叙述的重点,故在此不再赘述,只就若干问题澄清一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7楼2008-10-27 22:57
                            回复
                              天哪,无良的百度,把偶的文字的顺序颠倒得乱七八糟,偶看看,正确的文字顺序应该依次是:

                              16楼
                              17楼
                              14楼
                              15楼
                              13


                              18楼2008-10-27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