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泼猴吧 关注:19,873贴子:594,489
  • 0回复贴,共1

对《大泼猴》的几个败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不可否认,《大泼猴》是一部优秀的,不同于小白文的奇幻类穿越流小说,但是,要说败笔,或者更准确地说,不合理之处,也不是没有。
一,忽视了主角本质上是人这一身份。吧里已经有人提出,一个穿越者爱上一只金丝雀(不是金丝雀精,就是金丝雀),这不合理。其实,这里的不合理来自于作者将主角主要塑造为一只猴子,而不是人这一立书之本。如果是一只猴子,那么,爱上一只金丝雀就是合理的,因为都是动物。但这恰恰是书的最大败笔。主角虽然在外形上是一只猴子,但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人,一个穿越者的灵魂,既然是一个人,那么主角的很多行为方式就应该像一个人,而不是像一只猴子,一只野兽,主角的性格也就应该像一个人,也就是说人性占优。但书中,不仅主角的性格、行为方式更像一只猴子,一个野兽,而且作者也经常在书中强调,他就是一只猴子。主角实际上就是一只猴子携带了一些对《西游记》这本书的记忆,完全没有或者很少有本质上是一个人的人性成分,纯是兽性。这就很不合理,也很有问题。
二,主角转移。书的前半部分无可置疑地是以孙悟空为主角的。但书的后半部分实际上已经成为双主角,孙悟空和玄奘,而结局则又变成了以玄奘为主角。当然,这跟这本书在结构上模仿《西游记》有关系,因为《西游记》差不多就是这样。但即便如此,作者依然应该在结尾时强化孙悟空的戏份,否则真有虎头蛇尾之感。
三,普渡。可以看出,作者无法驾驭普渡这一主题,到最后给了这样一个普渡的结局,但这样一个结局很无力,也很不合理,凭什么先成了佛之后才能实现普渡,怎么解释?如果按照作者的解释的话,普渡就是先拥有足够的力量,然后用绝对的力量去改变世人的想法,驱使庸众进入极乐世界。请问,这是普渡吗?本质上这还是依靠暴力强行将一种幸福的概念向他人施加。这种利用暴力创造一个美丽新世界的想法或实践,众所周知,只会造成灾难,这在历史上一再被否定,其合理性还不如老君的无为之道,这样的普渡,本身就是灾难。当然,普渡这个东西太抽象,太难以处理,但绝不应该如书中这样处理。
四,取经对于主角的意义被弱化了。在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都在取经途中不断地改变,不断地成长,孙悟空的兽性也逐渐消弭,取经本身就是一种磨练,在磨练唐僧,也在磨练孙悟空。误以为《大泼猴》也会体现这一点,让主角在取经途中不断磨练,磨练心性、磨练修为,但事实上是没有,书中,取经没有为孙悟空带来心性与修为的提升,只意味着一次保镖工作,这显然将取经的意义降低了,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主题。


IP属地:江苏1楼2017-01-19 11: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