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晶之玉儿吧 关注:205贴子:59,030

回复:小世界诸天图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帝释天,梵名Shakra devānām Indra,释迦提桓因陀罗,简称“释提桓因”,意为“能天帝”。
他居住在须弥山顶中央的善见城,为三十三天之主。
因其为欲界诸天,所以并未断七情六欲。
佛教相传帝释天曾率领诸天与阿修罗王大战,后来帝释天皈依佛陀,信奉佛教,并率诸天以牛头栴檀为佛陀及诸罗汉建造重阁讲堂,并以各种卧具和美食供养佛陀及其弟子。
释迦牟尼佛曾在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及大众宣扬地藏菩萨的功德,而说《地藏菩萨本愿经》


IP属地:河北93楼2017-01-19 13:53
回复
    《阿弥陀经》上所说的释提桓因,就是这个帝释;在楞严咒里边所说的南无因陀啰耶,这因陀啰耶也就是帝释天。他虽然在天上做天主,但是在佛教里是一位护法。


    IP属地:河北94楼2017-01-19 13:54
    回复
      在迦叶佛时,这位天主原本是个女人,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是什么不得了的。这个女人发心为佛造一座塔庙,她是什么因缘发起这个心呢?因为她看见一座破庙,已经没有屋顶,没有天花板了。这破庙里有尊佛像,每逢刮风下雨,就会把这尊佛像所贴的金面,从脸上一道一道的冲下来。她一看,就生了一种难过的心:哎哟!这佛像已经都脏了,啊!这太不好吧!于是她发心要把这座庙修造好。
      她想造庙,但自己没有钱,于是就找她的亲戚朋友,你们大家可不可以帮我的忙呢?你们有亲戚就找亲戚,有朋友就找朋友,我们互相做一件慈善的事情,把这座庙修好。她的亲戚朋友说:可以,我们大家互相合作来造一座庙。这么一找,恰恰就找了三十三个人,她是其中的一个发起人,另外又有三十二个,这三十二个大约多数是女人。这在历史上已不可考,也考察不出来了。若有男人,也很少的。因为男人呢?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欢喜造庙,说:这个让女人去做。所以就由三十三个女人把这座庙造好了,又造了一座宝塔。大家都拿出一点钱,共同拿出所有的力量来造庙造塔。
      塔庙造完了,这三十三个人的生命结束之后,全都生到天上去了,每一个人有一层天,所以三十三个人就有三十三天。而这三十三天的中间就是忉利天天主──帝释。这是忉利天的由来。


      IP属地:河北95楼2017-01-19 13:55
      收起回复
        佛教认为天界依次向上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共二十八层。其中欲界天有六层天、色界天有十八层天、无色界天有四层天。
        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与忉利天,因依须弥山的地界而居,故称“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处,故名“空居天”。
        欲界六天
        第一,四天王天(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
        第二,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
        第三,夜摩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
        第四,兜率天或兜率陀天(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
        第五,化乐天(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
        第六,他化自在天(威力自在故称为魔王修上上品十善则生其中)。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
        欲界除六欲天之外,还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
        色界四禅
        色界四禅合十八天
        初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第二禅(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第三禅(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第四禅(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此四天是凡夫。无烦恼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从无烦恼天以后五天是阿那含人。
        依第四禅修五品动禅生五天中。名五净居天)。色界的天神虽然没有财、色、名、食、睡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
        无色界
        无色界四天
        空处天。识处天。无处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凡夫尔时谓心都尽。名为涅盘。圣者以理集之。怛无粗想。由有细想具足四心。是以更施后句情理合说故。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此三界中最上。名曰有顶。亦名第一有也)。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着于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
        三界二十八天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都属于迷界,仍然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意思是说,三界充满了生老病死等众苦,逼迫着众生的身心,就如一幢着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众生唯有修行精进,以求出离三界,进而证悟涅盘,这才是究竟解脱之道。


        IP属地:河北96楼2017-01-19 13:55
        回复
          《无量寿经》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
          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
          皆坐前世不植德本🍁 ,积财不施🍁 ,富有益悭🍁 ,但欲唐得🍁 ,贪求无厌🍁 。不信修善🍁 ,犯恶山积🍁 。如是寿终🍁 ,财宝消散🍁 。苦身聚积🍁 ,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 ,无德可恃🍁 ,是故死 堕 恶 趣🍁 ,受此长苦🍁 ;罪毕得出🍁 ,生为下 贱🍁 ,愚 鄙 斯极,示同人类🍁 。
          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 ,皆由宿世积德所致🍁 。慈惠博施🍁 ,仁爱兼济🍁 ,履信修善🍁 ,无所违争🍁 。是以寿终福应🍁 ,得升善道🍁 。上生天上🍁 ,享兹福乐🍁 。积善余庆🍁 ,今得为人🍁 ,乃生王家🍁 ,自然尊贵🍁 。仪容端正🍁 ,众所敬事🍁 。妙衣珍膳🍁 ,随心服御🍁 ,宿福所追🍁 ,故能致此🍁 。’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19-09-02 01:05
          回复
            《无量寿经》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 。转相教令,共为众恶🍁 。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 ,败坏贤明🍁 。于傍快喜。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 ,难得诚实🍁 。尊贵自大🐱 ,谓己有道🐱 。横行威势🐱 ,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 。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 ,不肯作善🍁 ,难可降化🍁 。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 ,常怀憍慢🐱 。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赖其前世颇作福德🍁 ,小善扶接🍁 ,营护助之🍁 。今世为恶🍁 ,福德尽灭🐱 ,诸善神鬼🍁 ,各去离之🍁 ,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寿命终尽,诸恶所归🍁 ,自然迫促,共趣夺之🍁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 ,精神痛苦🍁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天道冏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 ,端身正行🍁 ,独作诸善🍁 ,不为众恶🍁 ,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是为四大善也🍁 。’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9-09-02 01:05
            回复
              《无量寿经》
              汝(你)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 ,端身正行🍁 ,益作诸善🍁 。修己洁体🍁 ,洗除心垢🍁 。言行忠信☀ ,表里相应☀ 。人能自度🍁 ,转相拯济🍁 ,精明求愿,积累善本🍁 。虽一世勤苦🍁 ,须臾之间🍁 ,后生无量寿国🍁 ,快乐无极🍁 。长与道德合明☀ ,永拔生死根本☀ ,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 。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9-09-02 0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