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陈素素捎“环”盼团圆
清初,扬州才女陈素素,擅长写诗作画,还能谱曲。受到唐人徐凝诗句的影响,她给自己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号,叫“二分明月女子”。陈素素是一个名妓,也是一个才女,她经历过一段曲折坎坷的爱情故事。
有一个莱阳书生姜仲子,爱上了陈素素。陈素素对姜仲子也有感情,姜仲子就把她携回了故里。当时,宣义窑所产脂粉箱,本是进献宫廷的贡品,价格极其昂贵。姜仲子不惜花费重金,购买这种贡品脂粉箱送给陈素素。
不久,有个扬州豪强看上了素素,将素素强行从姜家夺走,并带回扬州。姜仲子失去了陈素素,为之寝食俱废。他于是暗中修书,遣人潜往扬州,送给素素。信中大意是,此生非素素不娶,希望素素能够明白他的心思。陈素素见信,肝肠寸断,立即咬断自己所戴的指环,请来者捎给姜仲子。“环”音同“还”,素素以此表示自己必还之意。
姜仲子得信,感泣不已,将此事告诉他的朋友吴某,请吴某填词咏叹此事。吴某于是赋得《醉春风》一阙,云:“玉甲传芳信,金镂和香褪。悬知掩泪诉东风,问问问。明月谁怜?二分无赖,锁人方寸。情与长江并,梦向巫山近。好将环字证团圆,认认认。有结都开,留丝不断,些些相印。”一时传为韵事。
陈素素的故事,感动了当时许多舞文弄墨之士。有一位苏州人朱素臣,平生爱好词曲,曾经写过《一着先》《十五贯》《未央天》诸剧。听说陈素素的哀怨故事后,他根据这一实事,加以发挥,谱写了著名传奇《秦楼月》。不同的是,传奇剧中的陈素素在历尽艰难曲折之后,最终和书生团圆,而现实生活中的陈素素,却没有这样的奇迹发生。
陈素素的《二分明月集》,共收录她所写的诗词六十馀首,内容多抒写风尘女子的孤愤情怀。
清初,扬州才女陈素素,擅长写诗作画,还能谱曲。受到唐人徐凝诗句的影响,她给自己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号,叫“二分明月女子”。陈素素是一个名妓,也是一个才女,她经历过一段曲折坎坷的爱情故事。
有一个莱阳书生姜仲子,爱上了陈素素。陈素素对姜仲子也有感情,姜仲子就把她携回了故里。当时,宣义窑所产脂粉箱,本是进献宫廷的贡品,价格极其昂贵。姜仲子不惜花费重金,购买这种贡品脂粉箱送给陈素素。
不久,有个扬州豪强看上了素素,将素素强行从姜家夺走,并带回扬州。姜仲子失去了陈素素,为之寝食俱废。他于是暗中修书,遣人潜往扬州,送给素素。信中大意是,此生非素素不娶,希望素素能够明白他的心思。陈素素见信,肝肠寸断,立即咬断自己所戴的指环,请来者捎给姜仲子。“环”音同“还”,素素以此表示自己必还之意。
姜仲子得信,感泣不已,将此事告诉他的朋友吴某,请吴某填词咏叹此事。吴某于是赋得《醉春风》一阙,云:“玉甲传芳信,金镂和香褪。悬知掩泪诉东风,问问问。明月谁怜?二分无赖,锁人方寸。情与长江并,梦向巫山近。好将环字证团圆,认认认。有结都开,留丝不断,些些相印。”一时传为韵事。
陈素素的故事,感动了当时许多舞文弄墨之士。有一位苏州人朱素臣,平生爱好词曲,曾经写过《一着先》《十五贯》《未央天》诸剧。听说陈素素的哀怨故事后,他根据这一实事,加以发挥,谱写了著名传奇《秦楼月》。不同的是,传奇剧中的陈素素在历尽艰难曲折之后,最终和书生团圆,而现实生活中的陈素素,却没有这样的奇迹发生。
陈素素的《二分明月集》,共收录她所写的诗词六十馀首,内容多抒写风尘女子的孤愤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