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绸细雨伴着吴侬软语穿梭在江南的大街小巷,清风推动乌蓬小舟徐徐前行,推开浮萍,搅乱春水。过桥洞,又一明,看花树与湖影相接,悦景如画。
紫红乌篷船头立一袭白色衣衫,白纱青竹笠,微风拂过,可见半面容颜,胜春色三分。乌丝垂,腰间佩,骨节分明的手中执一柄碧玉长箫。雨打乱红纷纷,菱形淡粉的唇边响起了一曲后庭花,吹开了水面的朵朵涟漪。
微风细雨中,他船头而立,刘蝶衣凭栏而望,不经意的一瞥,竟让思念纵横余下的一生。那年他二十又一,她二八年华。虽不相识,犹在韶华。
说到刘蝶衣,她是京城百花楼的青衣,从小便跟着花班主走南闯北,走一路唱一路。她原以为会一直这样漂泊下去,然而两年前,一行人到京都来卖艺,机缘巧合之下为当朝宰相祝寿表演而声名远播,花班主便把这几年积攒的钱拿出来买下了这座临水楼阁,取名为百花楼,楼上有露天亭榭,她便和师兄师姐们在台子上为客人助兴。
匀开粉墨,面上戏妆,她一直都在扮演着别人,演绎着别人的喜怒哀乐。
那天下了些小雨且又是午后,茶客少了许多,她便趴在栅栏上看风景。看风景四季轮回,去了又来。看人来来往往,这尘世中的过客,去了也许就不会再回来。所以,人是珍贵的。有些人,看一眼,就是用尽了今生的缘分。
她正愣着神,一曲悠扬箫声入耳,细雨入水的点点波纹,像是那吹箫人在湖面写的迷,只有她一人能解。
循声望去,她看到了那只小船,看到了那个头戴竹笠的吹箫人。一向腼腆的她却很想叫住他问问他的名姓,或是干脆像怡红楼那些姑娘们一样故意丢下自己绣着鸳鸯的手帕。然而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听着那首悲伤惆怅的曲子目送他远去,直到船尾消失成一个黑点,直到雨停歇。
身为一个戏子,戏文折子一开一合便是一朝一暮。客人来来往往,回头客不少,日日来听戏却记不住模样;有的人,只一瞥,便夜夜入梦。
一月又一月,三十个日子换来月的轮回,人说七月流火,江南却不显燥热。年轻人却奈不住寂寞。夜里,楼前河道里飘过许多的莲灯,堪比星辰,如梦如幻。取一个,拿出那叠得整整齐齐的字条,娟秀的小字,真挚的祈愿。那是年少才有的美好原想啊。
凌波台上展风流,芊芊细步绽莲花。一笑百媚,眼角载满秋波意;油彩厚妆,心却薄如纸张。拂袖转身,看客又多了两位,余光掠过那个身影,蝶衣的心如寺钟敲响,战栗了一下。
那是两位公子皆是意气风发,一位白衣胜雪,一位青衫如峰。两人坐到了看台一角,打杂的小哥程青忙跑过去擦桌子摆茶具,“两位客官要些什么呢?”那青衫男子一笑,折扇一打“一壶龙井,再来两碟坚果。”“好嘞,两位客官稍等。”说着便去后厨招呼去了。
蝶衣唱完一场便下了台,只是心还跳得厉害,她便捂住胸口。小师姐雪沫见了还以为是害了病,“蝶衣,你脸红的厉害,隔着妆我都瞧出来了,是不是哪里难受啊,要不要让师傅帮你看看啊?”蝶衣摇摇头,师姐要唱下一场,便摸摸她的头,上台去了。
蝶依愣了一会,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如此迷茫又如此肯定。她跑到后厨问刚跑堂回来的程青,“程哥哥,刚才外面有两位公子,其中一位是白衣,你可看见么?”程青以后的点点头,“有啊,是我招呼的他们。”“那白衣公子可是有一柄碧玉长箫?”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这样问,见小哥这样呆呆的看着她,心中有些尴尬也颇为期望 。“对呀,刘姑娘,有什么事么?”“没有。”嘴上这么说者,她捂着心跑开了。
她跑到戏台子边上,悄悄地看那两人喝茶聊天,那白衣男子举止大方优雅,两人说到尽兴处,便笑了起来,蝶衣觉得,那人笑得样貌和声音都如此的美好。
白衣男子有几次眼神瞟到了她,她吓了一跳,忙把目光收回,假装在看台上的表演。过了一会儿,她又悄悄回头,他好像没在意她,蝶衣松了口气。她发现自己的眸子亦无法移开,如戏文中所讲的,是得了失心疯。
不久,茶桌上的二人起身离开,蝶衣便着了魔似的跟了出去。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她跌跌撞撞,一路追随。她穿着戏服,化着彩妆,推开人群。路人和沿街小贩皆是指指点点,她全然不知,她所念所见,只有他一人而已。
前面那两人已有察觉,那青衫男子回眸一瞧,笑着向那白衣男子耳语,白衣男子只是微微颔首。柳树低垂,两人在走上小桥时停了下来,蝶衣也停在离他们几丈远的地方。桥上桥下,那两人转身,青衫男子衣服嬉皮笑脸的样子,用折扇打着后颈;白衣男子是庄重的样子,带些疑虑。“姑娘有何事么?”蝶衣回道:“小女子刘蝶衣,敢,敢问公子名姓。”那青衫男子啧啧两声,白衣男子一笑。“在下王怀安,姑娘是百花楼的青衣吧。”“是,是的。公子若有空闲,可以常去……”她的心跳的厉害,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变低着头盯着自己绣花的鞋面,暗暗责怪自己的出格行为。
“好啊,刘姑娘,若是有空,王某一定前去捧场的。”她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看着他,他浅笑着点头。“是小女子失礼了,告辞。”说完便转身跑了,那青衫男子还在说着什么,她也没听真切。
紫红乌篷船头立一袭白色衣衫,白纱青竹笠,微风拂过,可见半面容颜,胜春色三分。乌丝垂,腰间佩,骨节分明的手中执一柄碧玉长箫。雨打乱红纷纷,菱形淡粉的唇边响起了一曲后庭花,吹开了水面的朵朵涟漪。
微风细雨中,他船头而立,刘蝶衣凭栏而望,不经意的一瞥,竟让思念纵横余下的一生。那年他二十又一,她二八年华。虽不相识,犹在韶华。
说到刘蝶衣,她是京城百花楼的青衣,从小便跟着花班主走南闯北,走一路唱一路。她原以为会一直这样漂泊下去,然而两年前,一行人到京都来卖艺,机缘巧合之下为当朝宰相祝寿表演而声名远播,花班主便把这几年积攒的钱拿出来买下了这座临水楼阁,取名为百花楼,楼上有露天亭榭,她便和师兄师姐们在台子上为客人助兴。
匀开粉墨,面上戏妆,她一直都在扮演着别人,演绎着别人的喜怒哀乐。
那天下了些小雨且又是午后,茶客少了许多,她便趴在栅栏上看风景。看风景四季轮回,去了又来。看人来来往往,这尘世中的过客,去了也许就不会再回来。所以,人是珍贵的。有些人,看一眼,就是用尽了今生的缘分。
她正愣着神,一曲悠扬箫声入耳,细雨入水的点点波纹,像是那吹箫人在湖面写的迷,只有她一人能解。
循声望去,她看到了那只小船,看到了那个头戴竹笠的吹箫人。一向腼腆的她却很想叫住他问问他的名姓,或是干脆像怡红楼那些姑娘们一样故意丢下自己绣着鸳鸯的手帕。然而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听着那首悲伤惆怅的曲子目送他远去,直到船尾消失成一个黑点,直到雨停歇。
身为一个戏子,戏文折子一开一合便是一朝一暮。客人来来往往,回头客不少,日日来听戏却记不住模样;有的人,只一瞥,便夜夜入梦。
一月又一月,三十个日子换来月的轮回,人说七月流火,江南却不显燥热。年轻人却奈不住寂寞。夜里,楼前河道里飘过许多的莲灯,堪比星辰,如梦如幻。取一个,拿出那叠得整整齐齐的字条,娟秀的小字,真挚的祈愿。那是年少才有的美好原想啊。
凌波台上展风流,芊芊细步绽莲花。一笑百媚,眼角载满秋波意;油彩厚妆,心却薄如纸张。拂袖转身,看客又多了两位,余光掠过那个身影,蝶衣的心如寺钟敲响,战栗了一下。
那是两位公子皆是意气风发,一位白衣胜雪,一位青衫如峰。两人坐到了看台一角,打杂的小哥程青忙跑过去擦桌子摆茶具,“两位客官要些什么呢?”那青衫男子一笑,折扇一打“一壶龙井,再来两碟坚果。”“好嘞,两位客官稍等。”说着便去后厨招呼去了。
蝶衣唱完一场便下了台,只是心还跳得厉害,她便捂住胸口。小师姐雪沫见了还以为是害了病,“蝶衣,你脸红的厉害,隔着妆我都瞧出来了,是不是哪里难受啊,要不要让师傅帮你看看啊?”蝶衣摇摇头,师姐要唱下一场,便摸摸她的头,上台去了。
蝶依愣了一会,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如此迷茫又如此肯定。她跑到后厨问刚跑堂回来的程青,“程哥哥,刚才外面有两位公子,其中一位是白衣,你可看见么?”程青以后的点点头,“有啊,是我招呼的他们。”“那白衣公子可是有一柄碧玉长箫?”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这样问,见小哥这样呆呆的看着她,心中有些尴尬也颇为期望 。“对呀,刘姑娘,有什么事么?”“没有。”嘴上这么说者,她捂着心跑开了。
她跑到戏台子边上,悄悄地看那两人喝茶聊天,那白衣男子举止大方优雅,两人说到尽兴处,便笑了起来,蝶衣觉得,那人笑得样貌和声音都如此的美好。
白衣男子有几次眼神瞟到了她,她吓了一跳,忙把目光收回,假装在看台上的表演。过了一会儿,她又悄悄回头,他好像没在意她,蝶衣松了口气。她发现自己的眸子亦无法移开,如戏文中所讲的,是得了失心疯。
不久,茶桌上的二人起身离开,蝶衣便着了魔似的跟了出去。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她跌跌撞撞,一路追随。她穿着戏服,化着彩妆,推开人群。路人和沿街小贩皆是指指点点,她全然不知,她所念所见,只有他一人而已。
前面那两人已有察觉,那青衫男子回眸一瞧,笑着向那白衣男子耳语,白衣男子只是微微颔首。柳树低垂,两人在走上小桥时停了下来,蝶衣也停在离他们几丈远的地方。桥上桥下,那两人转身,青衫男子衣服嬉皮笑脸的样子,用折扇打着后颈;白衣男子是庄重的样子,带些疑虑。“姑娘有何事么?”蝶衣回道:“小女子刘蝶衣,敢,敢问公子名姓。”那青衫男子啧啧两声,白衣男子一笑。“在下王怀安,姑娘是百花楼的青衣吧。”“是,是的。公子若有空闲,可以常去……”她的心跳的厉害,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变低着头盯着自己绣花的鞋面,暗暗责怪自己的出格行为。
“好啊,刘姑娘,若是有空,王某一定前去捧场的。”她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看着他,他浅笑着点头。“是小女子失礼了,告辞。”说完便转身跑了,那青衫男子还在说着什么,她也没听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