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俚语中的“戴”(闽南音为“di”),很可能为“顶”(闽南音为“tng”,同“天”的闽南读音,声调为“阳去”第五声)之意,它应该还有一个后衬:“烘烘热”。
人的头上顶着一个炭火燃得正旺的火炉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头脑发热”。头脑发热之后干出来的事儿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头脑发热干出来的事儿俯拾皆是。远的不说,1999年大学扩招,在1998年招生108万的基础上扩增48%,招收160万人;此后招生人数直线上升,至2009年达到629万人,为1998年的5.8倍。在扩招的十年间,各大学举债大兴土木,大学城遍地开花,学校负债累累,无力还本付息;期间学费直线上升,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就读。大学教育质量严重下滑,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直到2008年,教育部才表示:1999年的扩招“太急”,今后将逐年放缓招生增速。只是大错已然铸成,盲目扩招的后遗症恐怕不是三五年内能够消化得了的,全社会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铁道部长刘志军任上,中国高铁建设进入狂飙突进的时期。高铁投资的份额在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波的4万亿高投入中独占鳌头,位居“铁、公、机”榜首。截至2010年,中国高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无到有,运营里程已达8353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一强。预计至2012年,全国建成高铁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与此同时,铁道部在今年初还对外宣称,中国已经成功地开发出时速480公里的高铁运营技术。这一切似乎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技术领先,规模第一的世界高铁大国。直至7.23 温甬线的追尾事故发生,才宣告高铁建设泡沫的破灭。往日的轰轰烈烈和灿烂辉煌,不过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自我膨胀与鼓吹。
2011年11月11日中国足球队与伊拉克队的对阵,有人用“生死之战”来形容,也有人谓之为“垂死挣扎”。果不其然,随着下半场伊拉克队前锋尤努斯的一次射门,宣告了中国队进入亚洲十强梦的破灭。综观全场比赛,中国队除了在上、下半场开始约十分钟内略占主动之外,其余时间表现不过而而,技战术水平明显与伊拉克队差了一个档次。战前将希望寄托在伊队内讧上已经被实践证明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而已。接下来的中新之战,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两队的技战术水平差距。可见中国队(高于新加坡,低于伊拉克)的真实水平摆在那儿,并不是哪一位“土帅”或“洋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
当初万达提供巨额资金赞助国家足球事业,国家足管中心换帅,目的十分明确:率领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打入亚洲十强。8月中旬卡马乔的就职演说也信心满满,视国足打进十强有若探囊取物;于是“土帅”高洪波悲催离任,黯然告别国家队。几个月下来,战绩摆在那儿,卡帅情何以堪?国家足管中心情何以堪?执意力挺洋帅的万达王健林又情何以堪?更加重要的是,如此草率的决定,竟然发生在足管中心新领导表示锐意改革,领导中国足球事业走出低谷的时候,似这等头脑发热的决策屡见不鲜,又如何向国人交待?
头脑发热的事儿,如果是出自于白痴,无知者无畏,还比较容易令人理解。但情况往往并不那么简单。在许多看似头脑发热的决策中,后面都隐藏着许多故事。从几年来陆续爆出的高校领导腐败案件和刘志军案件可以看出高校盲目扩招后面的寻租动因,可以看出高铁大干快上后面的集团利益和个人私利勾连。那么,足管中心在大赛前执意换帅一事,是否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曲折?例如巨额资金投入表象下隐藏着的曲折隐晦的权利与金钱的勾兑?当然,这些疑问只能留待时间去验证了。
人的头上顶着一个炭火燃得正旺的火炉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头脑发热”。头脑发热之后干出来的事儿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头脑发热干出来的事儿俯拾皆是。远的不说,1999年大学扩招,在1998年招生108万的基础上扩增48%,招收160万人;此后招生人数直线上升,至2009年达到629万人,为1998年的5.8倍。在扩招的十年间,各大学举债大兴土木,大学城遍地开花,学校负债累累,无力还本付息;期间学费直线上升,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就读。大学教育质量严重下滑,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直到2008年,教育部才表示:1999年的扩招“太急”,今后将逐年放缓招生增速。只是大错已然铸成,盲目扩招的后遗症恐怕不是三五年内能够消化得了的,全社会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铁道部长刘志军任上,中国高铁建设进入狂飙突进的时期。高铁投资的份额在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波的4万亿高投入中独占鳌头,位居“铁、公、机”榜首。截至2010年,中国高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无到有,运营里程已达8353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一强。预计至2012年,全国建成高铁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与此同时,铁道部在今年初还对外宣称,中国已经成功地开发出时速480公里的高铁运营技术。这一切似乎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技术领先,规模第一的世界高铁大国。直至7.23 温甬线的追尾事故发生,才宣告高铁建设泡沫的破灭。往日的轰轰烈烈和灿烂辉煌,不过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自我膨胀与鼓吹。
2011年11月11日中国足球队与伊拉克队的对阵,有人用“生死之战”来形容,也有人谓之为“垂死挣扎”。果不其然,随着下半场伊拉克队前锋尤努斯的一次射门,宣告了中国队进入亚洲十强梦的破灭。综观全场比赛,中国队除了在上、下半场开始约十分钟内略占主动之外,其余时间表现不过而而,技战术水平明显与伊拉克队差了一个档次。战前将希望寄托在伊队内讧上已经被实践证明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而已。接下来的中新之战,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两队的技战术水平差距。可见中国队(高于新加坡,低于伊拉克)的真实水平摆在那儿,并不是哪一位“土帅”或“洋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
当初万达提供巨额资金赞助国家足球事业,国家足管中心换帅,目的十分明确:率领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打入亚洲十强。8月中旬卡马乔的就职演说也信心满满,视国足打进十强有若探囊取物;于是“土帅”高洪波悲催离任,黯然告别国家队。几个月下来,战绩摆在那儿,卡帅情何以堪?国家足管中心情何以堪?执意力挺洋帅的万达王健林又情何以堪?更加重要的是,如此草率的决定,竟然发生在足管中心新领导表示锐意改革,领导中国足球事业走出低谷的时候,似这等头脑发热的决策屡见不鲜,又如何向国人交待?
头脑发热的事儿,如果是出自于白痴,无知者无畏,还比较容易令人理解。但情况往往并不那么简单。在许多看似头脑发热的决策中,后面都隐藏着许多故事。从几年来陆续爆出的高校领导腐败案件和刘志军案件可以看出高校盲目扩招后面的寻租动因,可以看出高铁大干快上后面的集团利益和个人私利勾连。那么,足管中心在大赛前执意换帅一事,是否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曲折?例如巨额资金投入表象下隐藏着的曲折隐晦的权利与金钱的勾兑?当然,这些疑问只能留待时间去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