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吧 关注:359贴子:8,857

赵光义一辈子都在证明自己比哥哥优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梁河,一战捅破赵匡义的幻梦,他才意识到,他只是一个被他哥哥呵护的小孩子罢了!从前,哥哥一直会守护在他身边。然而这一次哥哥不在了........
这些描述对吗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1-12 13:37回复
    兄弟大法好,先占一个
    不过太平兴国四年的北伐却是太宗第一次上战场。他能一灭消灭他哥太祖3次都没能攻下的太原,灭了北汉。又收复了易州、涿州,可以说功绩已经很不错了。被吹的不行的柴荣北伐也只收回了瀛洲、莫州。
    不过光义确实是赵家最受宠的。他爹他娘他哥都特别宠他。宣祖(他爹赵弘毅)爱其少子,嘱以文业。(爹心疼小儿子,舍不得让上战场,让在家好好读书)。他娘更是宠溺光义到:二十岁了,不放心光义一个人上街,非要赵普陪同,而且还规定回家时间。(就算现在独生子女也不会宠成这样啊)。上个街都不放心 ,哪里舍得让小儿子上战场啊。
    至于他哥赵匡胤更不用说了,有名的神级弟控。高粱河后光义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是如果太祖泉下有知,还不得心疼死啊!当年他弟艾灸的时候觉得疼,都把他这个当哥哥的心疼的直接拿艾草烧自己。现在要是知道契丹胡虏敢这么欺负他弟,赵匡胤不得一边心疼到如刀绞,一边恨不能灭了契丹给弟弟出气啊。
    可是这能怪谁呢。打战这事好比开车,光看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必须亲自经历、体验才行。太祖放心把开封的一切,包括京畿防务都交给弟弟(赵光义当开封尹时是有兵权的),却舍不得弟弟上战场。他一心想打出个太平江山,交到弟弟手里,让弟弟来当“太平天子”。。。。。
    结果宋太祖赵匡胤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能完成统一的汉族开国帝王。压在赵光义身上的担子,不仅仅只是治国、还必须有完成全国统一,难度可想而知。


    2楼2017-01-12 17:24
    收起回复
      其实,在赵光义眼里,他一点不比他哥哥差,毕竟国家是在他手里完成统一,再度富庶的。
      上(宋太宗赵光义)曰:[自晋、汉(这里指后晋 后汉)以来,朝廷削弱,主暗臣强,纪纲大坏,仅成邦国。朕承丧乱之后,君临大宝。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矩五代弊政,以其习俗既久,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于是远近腾口,咸以为非,至于二三大臣,皆旧德耆年,亦不能无异。朕执心坚固,靡与动摇,昼夜孜孜,勤行不怠,于今二十载矣。卿等以朕今日为治如何也?虽未能上比三皇,至于寰海宴清;法令明着,四表遵朝化,百司绝奸幸,固亦无惭于前代矣。」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12 17:31
      回复
        太祖很少亲证,


        IP属地:山东4楼2017-03-13 15:08
        回复
          。其中许多士人家庭,可能同时拥有一些田产,田租的收入是支持他们读书的经济来源。南宋初年,胡寅(1098—1156)曾说建宁府“读且耕者十家而五六”(胡寅《斐然集》卷二一《建州重修学记》)。不过除了士农兼业的家庭外,工商之家转而为士的情形也逐渐多见。北宋晚期,苏辙(1039—1112)就讲:“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苏辙《栾城集》卷


          IP属地:山东5楼2017-03-24 16:47
          回复
            @神盾局探员77
            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你完全不了解中国历史,或者说你了解的所谓“理”完全是明清时期的。而根本不了解五代十国,乃至乃至宋朝初年的中国。你那种“皇位一定传皇子”这种观点,完全是拿明清时期的正常的皇位继承情况去套五代的情况。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都习惯把自己丈夫叫老公,自己的妻子叫老婆;但是要放在清朝这么叫自己的丈夫,脾气暴一点儿的直接一巴掌,为什么?因为老公是太监的别名。顺便说一句,宦官现在都知道这是专指被阉割后在皇帝内廷服务的,但是在东汉以前宦官既可以是阉人担任,也可以是是大夫担任,如果在东汉之前你指责宦官说,宦官都是太监轻则被暴打一顿,重则要吃官司。
            因此,你这种标题的观点,说的不客气就是不读书,不了解历史而自己脑洞大开想象出来的。
            所谓什么“赵匡胤自己有成年儿子,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
            这恰好是五代十国一个很正常的形态,因为五代十国是中国最著名的乱世,所谓皇帝,兵强马壮者为之。父子年龄差至少在20岁左右,这么大的年龄差在乱世中往往被手下大将所利用,宫廷政圌变,改朝换代在当时屡见不鲜。中原短短70年内就换了5个朝代,变换了33位帝王!
            因此五代时期很多帝/王宁愿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或者成年子侄,至少这样还能保证家族的兴盛,毕竟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一旦发生政圌权更迭,前朝皇族基本上都是会被斩尽杀绝的。虽然传位给兄弟/子侄意味着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不能留给儿子,但是至少能保证儿子一世富贵,也算是这些枭雄们一片爱子之心。
            而且兄终弟及也不是从五代才开始,从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很多时候各个独立/半独立节度使的继承模式都是兄终弟及——叔死侄继这么往返循环。也就是说节度使死前把位置交给了自己的弟弟,然后弟弟要死的时候又把位置传给自己哥哥的儿子。如果近亲里没有特别靠谱的人选,甚至会传给自己的养子或者远房子侄。延续到五代,朱温/郭威其实都是这么干的,郭威虽然自己儿子死了,但是还是有有血缘关系的侄子,但是他选择把皇位传给了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和他更亲近的内侄柴荣。当然柴荣其实和后梁倒霉鬼朱友文一样,他其实也是郭威的养子,严格来说我们应该称他为周世宗郭荣。
            而赵匡胤生于后唐年间,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五代人,他所生活和经历的人生就是在五代中度过的,而当时中国早已延续了200多年(从唐肃宗开始)兄终弟及的节度使继承制。和延续了90年国立长君的皇位继承制
            可以说,在当时,赵匡胤立自己的弟弟为储君,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来看赵匡胤生活的那个五代时期究竟有多少帝/王把皇位传给兄弟或者子侄,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
            ● 第一个就是大汉圌奸石敬瑭(其实人家是沙陀人),他在选择继承人上就没有选择自己年幼的亲儿子石重睿,而是选择了从小就跟着他,长在军营,并且在灭唐(后唐)战争中多次亲自上阵的石重贵(继位时28岁)。
            ● 第二个就是杨吴,杨行密死后亲子杨渥继位,杨渥死后弟弟杨隆演继位。
            ● 第三个就是楚王马殷,他跟上面的几位不一样,干脆就是留下了遗言,要求“诸子兄弟相继”。虽然后来马殷诸子相争,但是马殷死后马希声继位是正常交接,而马希声死后兄弟马希范继位仍然是正常交接,而马希范死后兄弟马希广继位依然是正常交接。而且这期间并不是只过了两三年,从马殷去世930年算起到947年马希广继位,这中间一共过了17年。别说马希声的儿子,就算是马希范的儿子顺利的话都17岁了,马希范完全可以把王位传给自己儿子,但是却没有。而且即使后来马希萼开始用武力争夺王位,打来打去的都是马家第二代,马家第三代没有一个人被推举出来争夺位置。
            ● 第四就是吴越国,吴越国主钱元环以子年幼(14岁)而欲择宗室长者为储君;吴越国主钱佐以子年幼“而以其弟倧袭位”;
            ● 第五就是荆南,也成南平,荆南是小国,地盘只有江陵三州之地,其实就是今天荆州。由于荆南能成为独立势力存在完全靠首脑的外交手腕,因此荆南第二代国王高保融尽管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年,最后依然把王位传给了长期担任自己副手的弟弟高保勖。
            ● 第六就是南汉,南汉政圌权的奠基人并不是南汉太祖刘岩,而是刘岩的哥哥,静海军节度使刘隐,南汉大部分地盘都是刘隐打下来的,但是刘隐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遵循了中唐以来节度使的惯例,选择了自己弟弟刘岩。
            ● 第七就是后汉太后(刘承佑的母亲),刘承佑被杀后她在选择自己儿子的继承人问题上选了刘承佑的叔叔,选了刘承佑的堂兄弟,就是没有选自己的儿子。(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后汉太后看到郭威篡位之势已成,不忍心让自己儿子跳火坑;但是看北汉刘崇听到选自己/选自己儿子当皇帝的高兴劲儿,也很难说。)
            可以说五代就是一个乱世,帝位在选择是遵照的制度不是什么“嫡长子”的封圌建礼法,而是“年长且有能力者”
            我们后人知道宋朝终结了五代乱世,但是当时人不知道啊。对于赵匡胤来说,宋朝当时不过建国10几年,略有闪失,谁能保证宋朝不会变成第六代呢?历史不会变成六代十国呢?
            综上所述,承接五代遗风的宋太祖(他干脆就是五代人)按照五代比较通行的惯例,把自己实际的副手,亲弟弟赵光义选为继承人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观的。


            6楼2017-04-24 05:42
            回复
              而且,自从汉高祖刘邦以来,皇子成年或者出宫,就会封王,到了赵匡胤时,这条规定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近1000年了。但对于自己的儿子,赵匡胤却是“故事,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开宝六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太祖之世,竟不封以王爵”
              就是说赵匡胤以自己儿子小为借口,(当时赵德昭17岁),没有给儿子封王,仅仅只是封了一个小小的“防御使”。而且赵匡胤在位16年,他的两个儿子,长子赵德昭29岁,终生父亲赵匡胤也没有给他封王,没有给他任何爵位,什么没有让他参与过任何政事,没有给过他任何实际职务,赵德昭在赵匡胤一朝,最高的职务也不过是个虚领的“节度使”,说白了就是只拿钱,没有任何实权的宗室。
              而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18岁)更惨,不要说没有给他封王,没有给他任何爵位,什么没有让他参与过任何政事,没有给过他任何实际职务;他在赵匡胤一朝最高职务就是个虚领的“防御使”!更是只拿钱,没有任何实权。
              而对比下,赵光义在赵匡胤一朝的职务:
              建隆元年正月,即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第二天,赵匡胤就任命弟弟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禁军高级将领)”,这一年赵光义21岁
              同年二月,赵光义加封“睦州防御使”,即“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
              同年五月,赵匡胤出征,任命弟弟赵光义为大内都点检(赵匡胤当皇帝前的职务),留守都城开封,代理皇帝事务。
              同年六月,赵匡胤再次出征,任命弟弟赵光义为大内都留守,留守都城开封,代理皇帝事务。
              同年九月,加封皇弟赵光义为“泰宁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宰相)”,可以说这时,年仅21岁的赵光义不但手握京畿重兵,而且开府建节,成为当时武将最高等级的节度使(此时节度使的意义与赵匡胤后期,封赵德昭时完全不一样了,此时的节度使如同唐朝五代时期,是有实权的),而且还拥有了宰相的头衔。
              建隆二年,即赵匡胤登基的第二年,七月,加封皇弟赵光义为开封尹!(开封是宋的都城,开封尹就是京尹,而皇族担任京尹是当时皇位储君的标配!可以说此时22岁的赵光义就成为了宋朝当时的储君)(一会下面会详细讲述当时“皇位储君”的职务)
              乾德二年六月,加封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 赵光义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宰相的最高等级)
              开宝六年九月,加封皇弟 开封尹兼中书令 赵光义为晋王,仍兼任开封尹、中书令!班位在宰相之上!
              至此,赵匡胤正式确立弟弟赵光义为皇位储君,并昭告天下。而且赵光义也是赵匡胤一生封的唯一的王!要知道赵匡胤当皇帝前的老板周世宗柴荣继位前的职务就是“晋王+开封尹”!把一模一样的爵位,连王爵的名称都原封不动的封给自己的弟弟,可见赵匡胤早已下定决心传位给他三弟赵光义


              7楼2017-04-24 05:43
              回复
                最后,看一下当时的储君职位。
                在赵匡胤那个时代,即五代+宋初:往往是以亲王+首都市长(即亲王+京尹)为实际上的继承人的。
                事实上,从唐朝末代皇帝昭宗被拥立的傀儡皇太子以来,自五代到宋初长达91年,没有再出过一个皇太子或皇太弟。
                以五代宋初为例,我们可以盘点一下究竟有哪些法定继承人做过亲王+首都市长:后梁的朱友文、后唐李从荣/李从厚(李从荣后来被放弃,李从厚成为亲王+首都市长)、后晋石重贵、后汉刘承训、后周柴荣;宋朝不只赵光义,他的儿子赵恒(宋真宗),孙子宋仁宗都以亲王身份担任过首都市长。
                而当时没有担任过首都市长直接继承皇位的只有后汉隐帝刘承佑,原因也是因为他大哥,真正的法定继承人刘承训病死两个月,自己父亲刘知远来不及确立新继承人就病死了,因此他才得以继位。
                总结:不管宋太祖出于什么理由,可以肯定的是宋太祖是把自己弟弟确立为继承人的,这一点完全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地方;而且在赵匡胤临死前一刻,从史料上也看不出任何具有“易储”风向标意义的政治事件发生。因此,赵光义从来没有篡夺过什么皇位。因为那个位置,在他哥哥赵匡胤的心里,从来都是属于他的!


                8楼2017-04-24 05:44
                回复
                  再来看所谓的“烛影斧声”
                  关于宋太宗赵光义所谓“弑兄”的解析:
                  “烛影斧声”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神宗时期一本叫《湘山野录》的书籍里。那时距离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已经过去100多年了。
                  如今找《湘山野录》,就得去翻《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湘山野录提要》原话:
                  “《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宋僧文莹撰。文莹,字道温,钱塘人。《文献通考》 引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吴僧。今按《读书志》,实无吴字,《通考》误也。其书成于熙宁中,多记北宋杂事。以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读书志》 作四卷,《通考》则《续录》亦作三卷,皆与今本不同,未详孰是。厉鹗《宋诗纪事》称,文莹及识苏舜钦,欲挽致于欧阳修,文莹辞不往。今考《录》中“欧阳公 谪滁州”一条,称文莹“顷持苏子美书,荐谒之,迨还吴蒙,见送”云云,与鹗所言正相反。岂别据他说,未及考此书耶?《续录》中“太宗即位”一条,李焘引入 《长编》,启千古之论端,程敏政《宋纪受终考》,诋之尤力。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为是书病也。 吴开《优古堂诗话》,论其以阳郇伯妓人入道诗,误为陈彭年送申国长公主为尼诗;朱翌《猗觉寮杂记》,论其载“琴曲贺若”一条,误贺若夷为贺若弼;姚宽《西 溪丛语》,论其记宋齐邱事失实。盖考证偶疏,未为大失。王士祯《古夫子亭杂录》,论其载王钦若遇唐裴度事,小说习径,亦不深求。惟朱弁《曲洧旧闻》曰:宇文大资言,文莹尝游丁晋公门,晋公遇之厚,《野录》中凡记晋公事,多佐佑之。人无董狐之公,未有不为爱憎所夺者。然后世岂可尽欺哉?是则诚其一瑕耳。”
                  《四库全书》的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鼐、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有人说《湘山野录》这段考证就是出于纪晓岚之手,具体的我没考证,但是这些人的名号大得能压死人,够权威吧)。那么现在就来说说这句话:
                  “《续录》中“太宗即位”一条,李焘引入 《长编》,启千古之论端,程敏政《宋纪受终考》,诋之尤力。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为是书病也。”
                  文字透露两个信息:
                  1)自从李焘将“烛影斧声”引入《长编》,谋杀论才开始出现(启千古之论端)。也就是说谋杀论至少是南宋孝宗以后才出现的。
                  2)纪大烟袋认为“烛影斧声”整篇文字完全没有暗示任何弑君的事。而是后人误会了作者的本意,才搞了个所谓的“疑案”。书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9楼2017-04-24 05:45
                  回复
                    既然纪大烟袋说话了,那李焘为什么将“烛影斧声”引入《长编》?那么就去翻《长编》,看《长编》讲了些什么。
                    “卷十七 开宝九年(丙子,976)
                    上闻其言,即夜召晋王,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翟攴〉地【一五】,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
                    (此据吴僧文莹所为湘山野录,正史、实录并无之。野录云:祖宗潜跃日,尝与一道士游於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能引其喉於杳冥间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间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之。人或见於轘辕道中,或嵩、洛间,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去,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后苑。苑吏或见宿於木末鸟巢中,或数日不见。上常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莹然如出汤沐。太祖圌英武,其达生知命,盖有如此者。文莹宜不妄,故特著于此。然文莹所言道士,不得姓名,岂即张守真耶?或复一道士也。恐文莹得之传闻,故不审,如云「於西沼木阴下笑揖太祖」,「止宿后苑鸟巢中」,言「十月二十 日夜晴,则圣寿可延一纪」,疑皆好事者饰说,未必然也。又云「太宗留宿禁内」,此亦谬误。太祖既不豫,宁复自登阁,且至殿庭〈翟攴〉雪乎?今略加删润,更俟考详。顾命,大事也,而实录、正史皆不能记,可不惜哉。)


                    10楼2017-04-24 05:46
                    收起回复
                      括号里是李焘自己的注,注意以下几点:
                      1)太祖圌英武,其达生知命,盖有如此者……「於西沼木阴下笑揖太祖」,「止宿后苑鸟巢中」,言「十月二十 日夜晴,则圣寿可延一纪」,疑皆好事者饰说,未必然也——按李焘的意思,这段文字前段故事是鬼话。太祖圌英武怎么会信一个古怪道士的话。那个古怪道士知道太祖登基的日期,也知道太祖逝世的日期。翻翻史书这种玩意儿一大堆,古人常玩那一套。
                      2)「太宗留宿禁内」,此亦谬误。 ——注意“谬误”这个词,“谬”的意思是“不合情理的”。那么按宫廷规矩,太宗当天晚上绝对不可能在禁宫里面“留宿”。也就是说,这个故事不管是文莹本人编的,还是其他人编的,他们连宫廷基本规矩都不知道。那么有人说“烛影斧声”是“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在万岁殿那场‘谋杀案’的‘目击者’口中传出来的”就完全不成立。
                      3)太祖既不豫,宁复自登阁,且至殿庭〈翟攴〉雪乎?——李焘说:太祖都病了,怎么可能自己走出来,并且还在宫殿庭院里面拿斧子戳雪?
                      好了。整个“烛影斧声”被李焘扒皮扒地七零八乱。既然李焘不信,没事把这个故事写进《长编》干什么?知道把这个故事写进《长编》引起了什么后果吗?!
                      4)“今略加删润,更俟考详。顾命,大事也,而实录、正史皆不能记,可不惜哉。”——引入“烛影斧声”的目的:因为正史实录没有记载有“顾命”(临终遗命,和诏书不同),而“顾命”是大事。而“烛影斧声”这个故事里太祖对太宗说“好做,好做。”就是把天下交给他的意思了,就相当于是“顾命”。
                      李焘不过想借“烛影斧声”宣扬下一二代目权力交接的合理合法性。至于被误解成“暗示谋杀”,正应了纪大烟袋那句“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
                      至此总结“烛影斧声”变成谋杀案的顺序:
                      1、北宋时期,文莹和尚记了个故事,整个故事四处是硬伤通篇鬼话。说一个道士预言太祖登基日期,太祖逝世日期,太祖信了,逝世之前赶紧招晋王托付后事。
                      2、南宋李焘认为“烛影斧声”里的“好做好做”正好弥补了太宗即位没有“顾命”的遗憾,于是引入《长编》宣扬下主旋律。
                      3、某年、某月、某日,某书生在读《长编》,斧子?是砍柴用的斧子吗(没错,第一个将“烛影斧声”说成谋杀案的人连玉斧是什么都不知道),OMG,宫廷里怎么会有斧子这种凶器?这是谋杀啊!凶手就是宋太宗…..
                      于是太宗悲剧了。。。。


                      11楼2017-04-24 05:46
                      回复
                        最后来说“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在元明清都没有人质疑,反倒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有人质疑。 一是怀疑兄传弟这种怪异的思维(个人认为用现代人的思想去揣测古人本来逻辑上就说不通,况且兄传弟在五代的例子一抓一大把,老赵家怎么就不可以了)。 二是因为在《宋史》《长编》等正史中没有找到关于太宗即位诏书的记载。
                        这个小辫子是被清代《续资治通鉴》的作者给揪出来的。先有“烛影斧声”迷雾,不仅没有“顾命”,现在居然发现连个即位诏书都没有!赵光义,你麻烦大了!当年甚至有史学家说宋太宗是“匆忙篡弑,连伪造的诏书都拿不出来。”(请注意这里某人的智商被大大低估了,而且实在太过诚实了)。于是出现以下怀疑: 太宗心中清楚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在登基六年后找了赵普伪造了“金匮之盟”来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因此所谓的“金匮之盟”根本就是伪造。
                        但在诏书找到之前,仍有史学家认为“金匮之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三传(太祖传太宗,太宗传廷美,廷美传德昭)被改二传(太祖传太宗,太宗传自家儿子了)。旁证可以参看赵氏皇族官阶:
                        太宗: 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
                        廷美:授嘉州防御使。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乾德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宝六年,加检校太保、待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中书令、开封尹,封齐王;
                        德昭: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
                        德芳: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其中廷美,德昭,德芳的进阶顺序是有递补性质的,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金匮之盟”的存在。即便“金匮之盟”没有公开,皇室几位成员也可能是心知肚明的;另外,太祖在世时有几个小娃养在宫里面: 赵德彝(廷美三子); 赵德昌(后来的真宗,太宗三子); 赵惟吉(德昭次子)。三个孩子,分别出自太宗、廷美、德昭三家,都是由太祖本人亲自选定接入宫中养育。不偏不倚从“金匮之盟”中三家继承人中各挑选一人在宫中养育,这也可以从侧面证实“金匮之盟”的真实性。


                        12楼2017-04-24 05:51
                        回复
                          后来,好像是1994年,真正的乌龙时刻开始了。有史学家称即位诏书找到了。诏书没记录在《宋史》里,记录在《宋大诏令》和《宋会要辑稿》里。诏书没任何办法“鉴定”真假,不过注意一点,认为“既然都篡位了,诏书可以随便伪造”的一个前提是“烛影斧声的确隐了一些事”,以及“宋太宗本来是没有即位的可能所以弑君篡位伪造诏书”。即便诏书是宋太宗事后“伪造”的,那么他就更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在登基六年后与赵普联手伪造一个“金匮之盟”来证明自己即位合法。所以诏书的“发现”基本上可以推翻“金匮之盟”是伪造这个论题。既然金匮之盟存在,太宗即位也就合法合理。
                          在此附加一点史料:
                          《宋史·太祖纪》和《宋史·太宗纪》中虽未提及遗诏,但正史中有多处提及宋太祖遗诏之事,如: 宋代官修《国史·马韶传》称“太宗践遗继祚”;《宋史·程德玄传》称“内待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 《宋史·礼二五》“群臣叙班殿廷,宰臣宣制发哀毕,太宗即位”;《文献通考》 中也明确记载了“开宝九年十月太祖崩,遗诏……太宗奉遗诏即位,就殿之东楹号泣以见群臣”。
                          注意看这里:“内待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
                          如果“烛影斧声”不被误解成谋杀,如果没有“诏书”乌龙事件混淆视听,这句记载只说明一个问题:遗诏当时就在万岁殿里,王继恩去晋王府请赵光义进宫继位的时候,明确说了“遗诏是传位给赵光义”的
                          《遗诏》内容据《宋史·礼二五》记载,“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遗诏:以日易月,皇帝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七日大祥。诸道节度 使、刺史、知州等,不得辄离任赴阙。诸州军府监三日释服。”
                          《宋会要辑稿》记载,“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于万岁殿,遗制曰: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数,圣人达理,古无所逃,朕生长军戎,勤劳邦国,艰难险阻实备尝之。定天下之袄(妖)尘,成域中之大业,而焦劳成疾,弥国不瘳。言念亲贤,可付后 事。皇弟晋王(赵光义)天钟睿哲,神授莫奇,自列王藩,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时惟长君,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将相协力,中外同心,共辅乃君,永光丕 构。”另外,《宋大诏令集》中也收录了宋太祖遗诏的全文,唯纪年有误。
                          到此总结,有人说如今找不到太宗谋杀太祖的直接证据是因为太宗后来把证据都抹光了,只不过后人还是可以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窥视到一点真相。对这句话表示鸭梨很大,“谋杀”的“蛛丝马迹”(就是“烛影斧声”)一点都站不住脚,从“蛛丝马迹”一开始歪曲了文莹和李焘的原意,如果没有“烛影斧声”被歪解成谋杀 案,所谓的民间千古之谜——“宋太祖之死”这个命题到底还有没有?


                          13楼2017-04-24 05:52
                          回复
                            @神盾局探员77
                            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你完全不了解中国历史,或者说你了解的所谓“理”完全是明清时期的。而根本不了解五代十国,乃至乃至宋朝初年的中国。你那种“皇位一定传皇子”这种观点,完全是拿明清时期的正常的皇位继承情况去套五代的情况。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都习惯把自己丈夫叫老公,自己的妻子叫老婆;但是要放在清朝这么叫自己的丈夫,脾气暴一点儿的直接一巴掌,为什么?因为老公是太监的别名。顺便说一句,宦官现在都知道这是专指被阉割后在皇帝内廷服务的,但是在东汉以前宦官既可以是阉人担任,也可以是是大夫担任,如果在东汉之前你指责宦官说,宦官都是太监轻则被暴打一顿,重则要吃官司。
                            因此,你这种标题的观点,说的不客气就是不读书,不了解历史而自己脑洞大开想象出来的。
                            所谓什么“赵匡胤自己有成年儿子,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
                            这恰好是五代十国一个很正常的形态,因为五代十国是中国最著名的乱世,所谓皇帝,兵强马壮者为之。父子年龄差至少在20岁左右,这么大的年龄差在乱世中往往被手下大将所利用,宫廷政变,改朝换代在当时屡见不鲜。中原短短70年内就换了5个朝代,变换了33位帝王!
                            因此五代时期很多帝/王宁愿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或者成年子侄,至少这样还能保证家族的兴盛,毕竟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一旦发生政权更迭,前朝皇族基本上都是会被斩尽杀绝的。虽然传位给兄弟/子侄意味着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不能留给儿子,但是至少能保证儿子一世富贵,也算是这些枭雄们一片爱子之心。
                            而且兄终弟及也不是从五代才开始,从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很多时候各个独立/半独立节度使的继承模式都是兄终弟及——叔死侄继这么往返循环。也就是说节度使死前把位置交给了自己的弟弟,然后弟弟要死的时候又把位置传给自己哥哥的儿子。如果近亲里没有特别靠谱的人选,甚至会传给自己的养子或者远房子侄。延续到五代,朱温/郭威其实都是这么干的,郭威虽然自己儿子死了,但是还是有有血缘关系的侄子,但是他选择把皇位传给了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和他更亲近的内侄柴荣。当然柴荣其实和后梁倒霉鬼朱友文一样,他其实也是郭威的养子,严格来说我们应该称他为周世宗郭荣。
                            而赵匡胤生于后唐年间,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五代人,他所生活和经历的人生就是在五代中度过的,而当时中国早已延续了200多年(从唐肃宗开始)兄终弟及的节度使继承制。和延续了90年国立长君的皇位继承制
                            可以说,在当时,赵匡胤立自己的弟弟为储君,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来看赵匡胤生活的那个五代时期究竟有多少帝/王把皇位传给兄弟或者子侄,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
                            ● 第一个就是大汉奸石敬瑭(其实人家是沙陀人),他在选择继承人上就没有选择自己年幼的亲儿子石重睿,而是选择了从小就跟着他,长在军营,并且在灭唐(后唐)战争中多次亲自上阵的石重贵(继位时28岁)。
                            ● 第二个就是杨吴,杨行密死后亲子杨渥继位,杨渥死后弟弟杨隆演继位。
                            ● 第三个就是楚王马殷,他跟上面的几位不一样,干脆就是留下了遗言,要求“诸子兄弟相继”。虽然后来马殷诸子相争,但是马殷死后马希声继位是正常交接,而马希声死后兄弟马希范继位仍然是正常交接,而马希范死后兄弟马希广继位依然是正常交接。而且这期间并不是只过了两三年,从马殷去世930年算起到947年马希广继位,这中间一共过了17年。别说马希声的儿子,就算是马希范的儿子顺利的话都17岁了,马希范完全可以把王位传给自己儿子,但是却没有。而且即使后来马希萼开始用武力争夺王位,打来打去的都是马家第二代,马家第三代没有一个人被推举出来争夺位置。
                            ● 第四就是吴越国,吴越国主钱元环以子年幼(14岁)而欲择宗室长者为储君;吴越国主钱佐以子年幼“而以其弟倧袭位”;
                            ● 第五就是荆南,也成南平,荆南是小国,地盘只有江陵三州之地,其实就是今天荆州。由于荆南能成为独立势力存在完全靠首脑的外交手腕,因此荆南第二代国王高保融尽管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年,最后依然把王位传给了长期担任自己副手的弟弟高保勖。
                            ● 第六就是南汉,南汉政权的奠基人并不是南汉太祖刘岩,而是刘岩的哥哥,静海军节度使刘隐,南汉大部分地盘都是刘隐打下来的,但是刘隐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遵循了中唐以来节度使的惯例,选择了自己弟弟刘岩。
                            ● 第七就是后汉太后(刘承佑的母亲),刘承佑被杀后她在选择自己儿子的继承人问题上选了刘承佑的叔叔,选了刘承佑的堂兄弟,就是没有选自己的儿子。(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后汉太后看到郭威篡位之势已成,不忍心让自己儿子跳火坑;但是看北汉刘崇听到选自己/选自己儿子当皇帝的高兴劲儿,也很难说。)
                            可以说五代就是一个乱世,帝位在选择是遵照的制度不是什么“嫡长子”的封建礼法,而是“年长且有能力者”
                            我们后人知道宋朝终结了五代乱世,但是当时人不知道啊。对于赵匡胤来说,宋朝当时不过建国10几年,略有闪失,谁能保证宋朝不会变成第六代呢?历史不会变成六代十国呢?
                            综上所述,承接五代遗风的宋太祖(他干脆就是五代人)按照五代比较通行的惯例,把自己实际的副手,亲弟弟赵光义选为继承人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观的。


                            14楼2017-04-24 15:46
                            收起回复
                              他就是比他哥优秀,他这辈子要的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江山一统,他哥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五代之君,在位17年,南唐和吴越都没有纳入宋的版图


                              IP属地:法国15楼2017-06-18 21: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