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检中国瓷器烧造历史,如此生命短暂而又成就不凡的,大概只有北宋汝官瓷器与之相似。但两者相比,文化背景及文化价值意义大相径庭。我觉得,近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更重要一些。——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

说起彩瓷,人们往往拿醴陵瓷与景德镇瓷相比。数百年间,景德镇的青花、粉彩、五彩、斗彩及各种单色釉瓷牢牢占据了宫廷、民间及海外市场,也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因此景德镇有数十位当代陶瓷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徜徉在素有“中国第二瓷都”之称的醴陵,我们也在反复寻找两地的异同。从产业规模来看,醴陵与景德镇不可同日而语;而从艺术角度看,醴陵瓷自有它鲜明的个性,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创新品种,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灿烂的一朵。

醴陵釉下彩瓷的出现,突破了千百年来由唐代长沙窑创制的釉下单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单色彩绘之风貌,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釉下五彩瓷的装饰艺术是我国瓷器艺术百花苑中的一枝异花奇葩,它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中国瓷器的烧造,先后创烧出高温釉下(铁)褐彩、釉下(钴)蓝彩和釉下(铜)红彩。清朝雍正、乾隆二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烧造的巅峰时期,几乎达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恰于高温釉下彩方面建树甚微。近代醴陵瓷业异常了不起,短短数年便一举创烧出多种高温釉下彩,号称釉下五彩。尤其是创烧出多种复合彩料,以多层次的色阶丰富了醴陵釉下五彩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是历史性的创新突破,也是对中国瓷器烧造历史的卓越贡献。

清末由于景德镇瓷业凋敝,醴陵釉下五彩创烧成功后,很快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据说还给慈禧太后送过,博得赞扬。1909年参加武汉劝业奖进会,获得第一等金质奖。1910年获南洋劝业会一等奖。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最优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5年醴陵瓷器远涉重洋,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和贵州茅台酒同获最高荣誉,为中国赢回了两枚金牌奖章。由于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产品展示活动,相当于今天的世博会,所以这个奖项非常重要,不仅对于醴陵瓷,而且对于整个中国也是难得的荣誉。
釉下五彩后来的辉煌,得益于一位伟人的关注,让醴陵瓷一路春风得意,最终晋升为共和国的“国瓷”。这位伟人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这段历史也因其神秘独特,成为中外藏家关注的焦点。

此外,醴陵还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生活用瓷。从1958年为北京十大建筑制作陈设瓷,到后来为人民大会堂制作国宴瓷,为国家制作对外礼品瓷,时至今天的中央领导“常委杯”、国务院“总理杯”等一系列红色经典,被誉为“红色官窑”。
这种釉下五彩瓷器为什么被毛泽东和中南海大量地使用呢?第一,凡是彩上面都带有一种毒素,叫做铅或镉,如果是釉上彩,它就带着这种毒素,如果把图案加上一层釉埋在里面,这就既光亮,又没有毒了,属于环保型产品。同时它代表我们国家的礼品送出去,质量很棒,外国朋友赞口不绝。第二,醴陵的瓷质相当好。它的瓷土选用的是洪江雪峰山的球白泥,就是挖出的泥巴是一个球状,把这个球剖开,像鸡蛋一样,拿出里面的蛋黄用,把它碾碎,化成泥浆,所以瓷质相当好。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礼品瓷的价位也开始看涨,其中名家大师的作品涨幅最大。

一件好的釉下五彩,往往是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瓷质、画工、窑火等每道工序都很关键,往往外行觉得已经很完美的作品,在内行看来还有诸多缺陷。因为一件在胎上画就的作品,经过高温烧制,器型和颜色往往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即便是釉下五彩瓷的大师,也需要对整个流程了如指掌,在自己的作品入窑时,都会忐忑不安,不知道出窑时会是什么样的色彩和造型,这也给釉下五彩瓷增添了几许扑朔迷离的韵味。

说起彩瓷,人们往往拿醴陵瓷与景德镇瓷相比。数百年间,景德镇的青花、粉彩、五彩、斗彩及各种单色釉瓷牢牢占据了宫廷、民间及海外市场,也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因此景德镇有数十位当代陶瓷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徜徉在素有“中国第二瓷都”之称的醴陵,我们也在反复寻找两地的异同。从产业规模来看,醴陵与景德镇不可同日而语;而从艺术角度看,醴陵瓷自有它鲜明的个性,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创新品种,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灿烂的一朵。

醴陵釉下彩瓷的出现,突破了千百年来由唐代长沙窑创制的釉下单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单色彩绘之风貌,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釉下五彩瓷的装饰艺术是我国瓷器艺术百花苑中的一枝异花奇葩,它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中国瓷器的烧造,先后创烧出高温釉下(铁)褐彩、釉下(钴)蓝彩和釉下(铜)红彩。清朝雍正、乾隆二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烧造的巅峰时期,几乎达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恰于高温釉下彩方面建树甚微。近代醴陵瓷业异常了不起,短短数年便一举创烧出多种高温釉下彩,号称釉下五彩。尤其是创烧出多种复合彩料,以多层次的色阶丰富了醴陵釉下五彩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是历史性的创新突破,也是对中国瓷器烧造历史的卓越贡献。

清末由于景德镇瓷业凋敝,醴陵釉下五彩创烧成功后,很快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据说还给慈禧太后送过,博得赞扬。1909年参加武汉劝业奖进会,获得第一等金质奖。1910年获南洋劝业会一等奖。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最优奖。



此外,醴陵还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生活用瓷。从1958年为北京十大建筑制作陈设瓷,到后来为人民大会堂制作国宴瓷,为国家制作对外礼品瓷,时至今天的中央领导“常委杯”、国务院“总理杯”等一系列红色经典,被誉为“红色官窑”。


一件好的釉下五彩,往往是多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瓷质、画工、窑火等每道工序都很关键,往往外行觉得已经很完美的作品,在内行看来还有诸多缺陷。因为一件在胎上画就的作品,经过高温烧制,器型和颜色往往会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即便是釉下五彩瓷的大师,也需要对整个流程了如指掌,在自己的作品入窑时,都会忐忑不安,不知道出窑时会是什么样的色彩和造型,这也给釉下五彩瓷增添了几许扑朔迷离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