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吧 关注:4,370贴子:29,192

孙禄堂嫡曾孙 孙恝 形意拳 五行拳 劈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7-01-10 14:54回复
    孙老师的拳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13 07:03
    回复
      又给找出来啦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1-13 17:43
      收起回复
        现在在哪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16 23:13
        收起回复
          应多出一些技术视频。


          IP属地:浙江7楼2017-01-19 14:19
          回复
            孙老师的拳很规矩,大部分都是很合理的,我发现的唯一问题是虎抱头两脚根没靠一起,这样难度是降低了,但这根杆没了,虎抱头是平地立杆的,这两脚这么一分,两脚脚后根向外掰的意就少了许多,或者有别的用意也不定,但从我看孙氏形意的视频,从未有分开的,希望孙老师给讲讲。


            8楼2017-02-10 22:09
            收起回复
              老师的称呼不敢当,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这里给您做个解答。禄堂公在他的书中有几个关于“靠”的提法:有“靠”、“靠住”、“紧靠”等。概念是不同的。这里只说您提到的“虎抱头两脚跟没靠一起”,这个出自《形意拳学》总纲第一节第一式“左足在前,靠右足里踝骨”及第二节第一式“左足后跟靠右足踝骨”句。如果我没理解错,您也许是指两脚跟应该“紧靠或靠住在一起”。很简单,就像第二章第一节崩拳起点式中“右手同时往前靠着胁与前拳上边相离寸许出手如箭直去”的形容一样,我们都知道这个动作的“靠”指的就是相距“很近”,没有人会“紧靠”或“靠住”着出去的,可又说“相离寸许”,照那么理解就不应该说“靠”了?其实都是同样的意思,就是“靠”而已,至于到底靠多近,因人而异,不必计较一毫米两毫米的差距,那样就把拳练死了。再回头说为什么左足后跟不是“靠住或紧靠”右足踝骨,此时正是由虚无含一气到太极之初,阴阳已生而虚实(单重)出焉,如果紧靠一起则会虚实不分,是双重之病。因此不要“靠住”或“紧靠”,您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此节的配图,禄堂公的两足并未“紧靠”或“靠住”在一起。说到“两脚脚后跟向外掰的意就少了许多”,哪里来的多和少呢?“两膝往里扣劲,两足跟向外扭劲”的“意”,只要练拳,这个“意”是要随时保持的,即便在站无极式时都要有所体现,不会“意多”或“意少”,因为禄堂公要求千万千万“不可显露”!!!都“不可显露”了,又哪里来的多或少呢?况且“意”是里面的,“显露”了就不是“意”而是“形”了,那就真“漏”了。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对所谓“平地立竿”的理解偏差,才会出现“应靠在一起”的概念错误。可能您对“平地立竿”的理解是“人(身体)像竿子一样立在平地”,如果真是这样,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是错误的。再看书中语“起点之时,心意如同人在平地立竿,将立定之时,心气自然平稳沉静,亦无偏倚,谓之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之谓内三合也。”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是“起点之时(准备开练的时候),心意(意气力)如同人(你)在平地立竿”,给这句话断句是“心意(意气力)·如同·人(你)·在平地立竿”而不是“人(身体)如同竿子一样立在平地”,此句重点在“心意”而不在“人”。试想人(你)在平地上想把一根长且截面小的竿子立在平地最需要什么?需要静气凝神,手忙脚乱、胡思乱想、呼吸粗重、左歪右斜、前俯后仰都是绝对做不到“立竿于平地”的,做到了“心气(神态)自然”应该是“平稳沉静,亦无偏倚”的。庄子云:“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即此意也。“人像竿立在地上”那是木头桩子。因此禄堂公才有“不如是,则始有一毫之差,而终有千里之谬也。故求学者,宜深索焉。”之语。如您有兴趣,我的博客里两篇小文《初学者的内三合与意气力》和《无极式的沙地与立竿》中有对“平地立竿”的解释。期待与您共探讨研究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2-11 10:41
              收起回复
                谢谢孙老师的回复,打了这么多字,辛苦了!我的理解是两脚趾抓地就是从虎抱头开始的,因为如果两脚根靠一起了,如果真站对的话,不抓站不住,肩胯真合住的话,两脚后跟劲向外掰(不显形)是必须的,不掰这根扛会立不住,会出现向后倾倒的局面,如果不靠在一起的话,难度下降,毕竟有点距离了,不必缩在一个点上面(这个点就是意轴与地面的交点,也是人身立在地面的支点),所有动作皆出于自然,得自然之劲,愿意和您共同交流提高!


                10楼2017-02-14 13:10
                回复
                  其实对于形意拳的发劲我愿意用弓的概念,就是头和脚给固定住,中节发劲,杆也是一个重要概念,这关系到人体平衡能力,这根杆插入地下多深,也关系到支点固定的稳固能力,要做到发劲不散,两头都得下功夫。


                  11楼2017-02-14 13:18
                  回复
                    不客气,字确实多了些,但不累,如能讲清楚对自己也是提高。也感谢您说了您的理解,挺好的,学武练武,首先就是个“学”字,上次就您的问题回答了,既然您又引申开来,那就再说两句。记得孙禄堂先生唯一讲到脚(足)的地方说:两足尖亦不用力抓扣,两足后跟亦不用力蹬扭。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就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孙存周先生说:拳术是知行并进的科学。我尚处于“学”的过程,您说的“意轴”什么的我不知道,只知“纯任自然”,“孙禄堂先生讲:诚中形外,那根竿是心意,心气,是内三合,因此诚中,然后形外,即外三合,内外合一,而后三体生焉。”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2-14 19:24
                    收起回复
                      我没有练习形意拳,(其实太极拳也没有练)不过很喜欢形意拳。我看孙老师的拳与其他人打的是不同的。


                      IP属地:上海13楼2017-02-17 10:16
                      回复
                        孙禄堂的孙子就这水平啊,腿上没磨,臂上没磨,就整个挨打架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3-06 05:35
                        收起回复
                          我练河北派的,孙公是不是这么练咱不知道。不过你这个练法咱不敢恭维,为了显示你的中正?为了显示你的重心后座?第一眼很直观的看到你的胳膊是自己伸出去的,难道你们不要求做到三节相连贯通吗,?我是看了一个叫童旭东的师傅写得孙禄堂三体式演变才在昨晚关注这吧,为啥关注?就是因为近期体会到立掌能更好的感受到肘于膝合,可看你打的风格差距太大,你觉得不舒服就删了吧。能问下你师傅是谁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06 21:58
                          收起回复
                            能问问楼主的年纪吗?,看来是功夫有成的人士,欢迎上视频让大家开眼。


                            16楼2017-03-07 0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