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人物众多,为何有些人物大家耳熟能详,有些却是知者廖廖呢?有些人说了,因为《三国演义》里给这些人的戏份多,那我再问,为什么这些人的戏份多呢,同样属于主角的蜀国集团的人物,为什么关、张、马、黄、赵的笔墨用的就多,而吴兰、雷桐的戏就少,又或者说同样是跑龙套的吴国将军,大家都知道周泰、甘宁、凌统,但知道董袭、徐盛的就要少很多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小说要遵循历史的架构,同时也要尊重民间的传闻,而我们熟知的人物都有他们最为辉煌的一刻,也就是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曾经一战成名:
No.10 凌公绩 喋血津北
《三国志 吴书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也。……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扦权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
《三国演义》里描写吴侯马跃断桥,却没有好好描述一下凌统的英勇护主,难怪很多人要对老罗提意见。想当年,在威镇逍遥津的张辽面前,多少吴国大将吓破了胆,就连孙权也几乎命陨合肥,公绩单靠三百亲兵,浴血作战,保护吴主撤退,主公马跃断桥后,还怕追兵为害,返身再战,最后杀到全军覆没,只剩自己也多处受伤的情况下,考虑到主公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了,才披甲涉水渡河,真是一代忠臣良将。自此合肥之地,人们心中除了张文远又多了一个凌公绩。一战成名之第10,凌统,舍身忘死,护主津北。
No.10 凌公绩 喋血津北
《三国志 吴书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也。……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扦权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
《三国演义》里描写吴侯马跃断桥,却没有好好描述一下凌统的英勇护主,难怪很多人要对老罗提意见。想当年,在威镇逍遥津的张辽面前,多少吴国大将吓破了胆,就连孙权也几乎命陨合肥,公绩单靠三百亲兵,浴血作战,保护吴主撤退,主公马跃断桥后,还怕追兵为害,返身再战,最后杀到全军覆没,只剩自己也多处受伤的情况下,考虑到主公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了,才披甲涉水渡河,真是一代忠臣良将。自此合肥之地,人们心中除了张文远又多了一个凌公绩。一战成名之第10,凌统,舍身忘死,护主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