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但你做选择是完全从自身出发的吗?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喜欢参考他人的意见,在意别人的评价,毕竟社会对于成功或者好的生活有一些刻板印象。
A:如果说放弃剑桥是一个开始,那么在后来GAP的那一年里,我见到了许多人,给我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打破了我很多价值判断。我最大的总结就是,(人怎么样都可以活着,没有一个普适的、可以衡量所有人的标准。你既不应该去评判别人,也不应该用他人的标准、意见来评判自己。他人的意见,对你的参考度其实很有限。)
有一次在海南三亚,我们遇到一对开兰州拉面馆的夫妇,他们是被亲戚劝过去的。那两年的小产权房特别多,很多外地人过去买房,亲戚告诉他说,这里虽然现在没什么人,但是正在建造大片的房子,所以开个拉面店肯定生意好,现在有农民工来吃,以后有居民来吃。
他听了亲戚的话,从兰州千里迢迢来开店。但没有想到的是,房子建好了,工人都走了,却卖不出去。他们拿了所有的十几万积蓄来开拉面馆,和人签了五年的合约,一口气交了五年的房租,结果门庭冷落。
而且他们到那之后半年就有了孩子,于是他们只能在那继续生活。我到那的时候,孩子已经两岁了,但是一句话都不会说,因为接触的全是天南海北来三亚打工的人,说着各地的方言,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
这时我觉得他们实在太悲惨了,但令我惊讶的是,拉面馆的老板却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惨。他说,这就是人生的悲欢。反正房租已经交了五年,我们现在挣多少钱都是自己的,也能够生活下去。五年以后,我们再换一个人气高的地方继续开拉面馆就是了。他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生活。
那一年,我去过了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地级市,最忙的时候一天在四个城市起起落落,见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我开始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外人看起来再悲惨,他可能自己很快乐;而外人觉得光鲜的生活则不一定那么好。(你永远不要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看待任何人,不要去评判你所不了解的人和事。甚至你想要帮助别人,也一定要有个前提,就是真正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