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吧 关注:4,196贴子:22,344

原来陆游才是最了解杜甫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收集陆游诗中的杜甫。
杜甫生前名声不显,以至有“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感叹。如果他知道,后世有一位同样伟大的诗人成为他的知音时,我想杜甫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02 23:41回复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和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虽然他们生活的朝代不同,但是他们无论是从诗歌的类型还是个人的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些相似之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02 23:42
    回复
      《读杜诗》
      陆游
      城南杜五少不羁,
      意轻造物呼作儿。
      一门酣法到孙子,
      熟视严武名挺之。
      看渠胸次隘宇宙,
      惜哉千万不一施!
      空回英概入笔墨,
      生民清庙非唐诗。
      向令天开太宗业,
      马周遇合非公谁?
      後世但作诗人看,
      使我抚几空嗟咨!
      ——“ 後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从这句可见,后世崇杜千千万,只有陆游才是最了解杜甫的。其实这也是陆游自己的心声,“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02 23:50
      收起回复
        《读杜诗》
        陆游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常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陆游觉得“诗史”不能概括杜诗,他觉得杜诗堪比诗经的大雅和周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03 00:17
        回复
          《读杜诗偶成》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一念宁容事物侵,天魔元自是知音。
          拾遗大欠修行力,小吏相轻尚动心。
          ——陆游并不是一味的推崇杜甫,也许是批评杜甫长安时期的卑微求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03 00:34
          回复
            《读李杜诗》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濯锦沧浪客,青莲澹荡人。
            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
            士固难推挽,人谁不贱贫?
            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
            ——此诗同时推崇李白杜甫,虽则两人一则落难,一则贫贱,但他们的文章光芒万丈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03 00:39
            回复
              《龙与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中原草草失承平,
              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
              天寒来此听江声。
              —— 清朝乾隆《唐宋诗醇》:“双管齐下,一下两枝。”“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到底写的是杜甫,还是他自己呢,这都不重要了。因为此地此声此境,他俩都是忧国忧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03 00:45
              回复
                《草堂拜少陵遗像》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清江抱孤村,杜子昔所馆。
                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
                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
                人皆欲拾取,志大才苦短。
                计公客此时,一饱得亦罕。
                厄穷端有自,宁独坐房琯。
                至今壁间像,朱绶意萧散。
                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算。
                ——陆游到杜甫草堂,缅怀前辈遗像有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03 00:53
                回复
                  《题少陵画像》
                  年代:宋 作者:陆游
                  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
                  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
                  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
                  杯残朒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诗中多处暗用杜诗诗句,并感叹杜甫不受重用,还不如一个斗鸡的,讽刺朝廷只会贪图享乐。
                  次采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采杜诗:“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采杜诗:“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采杜诗:“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采杜诗:“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03 01:12
                  回复
                    《怀旧》
                    年代:宋 作者:陆游
                    翠崖红栈郁参差,
                    小盆初程景最奇。
                    谁向豪端收拾得,
                    李将军画少陵诗。
                    ——麻蛋,这首诗我理解不了,求陆游吧吧友帮忙。这首应该是写陆游回忆旧居的园林盆景,像李思训将军的画一样的美。( 李开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 )像杜甫的诗一样的美?(我可以这么理解么?杜甫山水诗有清丽的一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03 01:27
                    回复
                      《宋都曹屡寄诗且督和答作此示之》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古诗三千篇,删取财十一,
                      每读先再拜,若听清庙瑟。
                      诗降为楚骚,犹足中六律。
                      天未丧斯文,杜老乃独出。
                      陵迟至元白,固已可愤疾;
                      及观晚唐作,令人欲焚笔。
                      此风近复炽,隙穴始难窒,
                      淫哇解移人,往往丧妙质。
                      苦言告学者,切勿为所怵;
                      杭川必至海,为道当择术。
                      ——“ 天未丧斯文,杜老乃独出。 ”这应该是陆游最推崇杜甫的一句。
                      本篇是陆游的部分诗学理论(个人感觉,陆游的诗学观会随着年龄段的不同而有差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03 02:09
                      回复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 (公元1172年)春初,陆游便由夔州去兴元府(今汉中)就职.途经阆中城,在锦屏山拜谒杜甫祠堂,陆游在诗中称赞杜甫:“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原不死.”他敬佩杜甫的为人:“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03 02:22
                        回复
                          《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升沈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 夜阑鸥鹭起沙边 。
                          ——“先生”,陆游对诗圣的尊称。乾道七年(1171),陆游四十六岁,出任夔州通判。在一个“浪翻孤月”的夜晚,陆游登上白帝楼而忆及杜甫,并为他贫病衰迈流落夔州而致慨。
                          诗中也大量引用杜诗,如“人立飞楼今已矣”,隐括杜甫诗句“城尖径仄旌旗愁,独立飘渺之飞楼”(《白帝城最高楼》),“浪翻孤月尚依然”句隐括“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宿江边阁》),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景仰与同情。“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自古以来“升沉无穷”,而人生无论“愚智”都“有限”的感慨,所以应该在有限之年施展自己的雄伟抱负,而“此意凄凉”,夜深人静的时候,只看见鸥鹭在水沙边。杜甫曾在《旅夜书怀》里形容自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陆游把此处的鸥鹭想作是杜甫,在与自己共话凄凉。 他同杜甫一样,想用所学为君为民做一番事业,成一世功名,却得不到机会,他悲怀杜甫,也是自伤。人已去,景犹存,文人的落泊命运,还在一代接一代延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03 02:34
                          回复
                            《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我来访古涪之滨,不辞百冈冀一真。
                            走马朝寻海棕馆,斫脍夜醉鲂鱼津。
                            越王高楼亦已换,俯仰今古堪悲辛。
                            督邮官舍最卑陋,栋挠楹腐知几春?
                            岿然此壁独亡恙,老槎劲翮完如新。
                            向来劫火何自免,叱呵守护疑有神。
                            妖狐九尾穴中国,共置不问如越秦。
                            天时此物合致用,下韝指呼端在人。
                            会当原野洒毛血,坐令万里清烟尘。
                            老眼还忧不及见,诗成肝胆空轮囷。
                            —— (1172)十一月,48岁的陆游贬官成都宣抚司参议,路过绵州, 专程前来追寻杜甫足迹,寻幽访古。他庆幸提有杜诗的画壁未因战火而损坏,感叹杜甫和自己未能像画中的“鹰”一样洒毛血,清烟尘。(杜诗“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1-03 03:03
                            回复
                              《感旧》
                              陆游
                              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
                              锦里瞻祠柏,绵州吊海棕。
                              蹉跎悲枥骥,感会失云龙。
                              生世後斯士,吾将安所从?
                              ——陆游以“感旧”为题的诗有很多,这是其中一首,也是写杜甫的。
                              陆游在蜀,除了赏玩山水、醉酒花间外,他将其爱国不能的苦闷之情更多地倾诉给“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的前辈诗人杜甫身上,因为现实生活中与自己见解相同的知音稀少,只好在遗留下的古迹里去寻找异代知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1-03 0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