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吧 关注:67,130贴子:344,796

回复:关于校园暴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遇见不狠的是很你约架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7-01-02 10:30
回复
    狠的直接带人堵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7-01-02 10:30
    回复
      一般你一个人就来顶多10来堵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7-01-02 10:31
      回复
        你拿个弩起码能打死几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7-01-02 10:31
        回复
          要命的被吓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7-01-02 10:31
          回复
            不要命的来和你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7-01-02 10:31
            回复
              你边跑边打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7-01-02 10:31
              回复
                你拿甩棍打了人别人就可能拿刀来找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7-01-02 10:32
                回复
                  弩就是和他保持距离的打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7-01-02 10:32
                  回复
                    小心那人再拿刀扔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7-01-02 10:32
                    收起回复
                      此刻就是要注意躲闪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7-01-02 10:32
                      收起回复
                        笑看一群未经人事的谈社会谈人生,不如去好好学习。凡事不能靠拳头解决,学生党打伤了人自己未成年不负责任,爹妈跟了你们可是得遭老罪了,打伤人又得赔钱,学生又没有经济收入,这帐还是得监护人给你付,这不就是一种另类的败家吗?
                        稍微聪明点的人就可以动脑子去说几句好话限制别人或者动用人格魅力拉拢别人。棍子这种东西说白了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给你一个底气,抽出来打人没被请进局子是好事,万一挨打的去告状了人生前程全都成泡影了,说俗了就是你这一辈子都瞎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7-01-02 11:12
                        收起回复
                          对 老哥说的没错 但是拿弩吓吓人还好 真拿了射人在大天朝 起码学业是完了@几米的老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7-01-02 11:49
                          收起回复
                            校园暴力无法避免,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对生命的蔑视、自大却又偶尔爱护。
                            人就是有,别人怂你就想欺负他的心理,同时也有关爱小动物的心理。
                            还有老子打架第一,有哥罩着,在学校能装B的心理,初中生很多人抽烟,就是一个耍帅装B的心理。
                            我的好基友初中的时候就被人欺负,后来就跟着一起去混了,各种打架,认最牛B的人当哥。
                            到了高中 中专,打架态度再次升级,听说学校里是发生过砍人事件的,当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吹牛B,不过我暂时信了。
                            我觉得,校园暴力这事,学校要管,老师要管,通知双方家长要管,也许可避免冲突再次升级


                            IP属地:四川62楼2017-01-02 12:28
                            收起回复
                              惹得起干,惹不起跑,就这么点事。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时候少一事不如多一事。视情况而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7-01-02 12: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