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
1、16.06.30为转换日
2、3000/20=150万(每年)半年即75万元的计提折旧。
额。。。累计折旧往哪儿进呢?
借:不知道75
贷:累计折旧75
看了看答案,是管理费用。。。。。
注意,这里计提的折旧是转为公允模式前计提的,公允模式是不需要计提折旧的。。。我刚好用反了。不过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写分录的时候自然就不知道写到哪里去了,因为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属于成本模式下才有的,这里不能适用。。。。。所以,就是管理费用了。。。。

3、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
公允模式,所以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800
累计折旧375
贷:固定资产3000
其他综合收益175
我去,竟然写对了。。。。。这里的房子属于自用,所以归入其他综合收益。累计折旧只计算转变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的部分,两年半的时间确定累计折旧金额,剩下的差额其实就是净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其他综合收益就笑纳了。
会计分录果然是越写越容易明白。
4、2016年取得租金为半年期,年租金150万元的一半,也就是75万元。
借:银行存款75
贷:其他业务收入75
果然,又写对了。看来,也就这么几个情况,捉摸透了无非变变形式罢了。
5、计算对2016年年度利润的影响。
2016年前半年累计折旧75万元,后半年取得租金75万元,16年转变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时候形成其他业务收益(错了,是其他综合收益)175万元,所以最终影响金额就是175万元。
算错了。。。。。
答案是这么来的,首先折旧75和租金75都是正确的,需要考虑。但转变的时候产生的差额不对年度利润造成影响,造成影响的是公允价值在这一年里面的变动,就是协议签订时期的2800和16年年底的2200比较,差了-600万元,三者相加,影响的结果就是最后-600万元。
这里就告诉我们,其他综合收益就是最后用来冲减其他业务成本的,别的啥事没有,不到最后不用操他的心。
6、又是将投资性房地产出售,问该怎么做。
确认时候三步走:
1,确认收入
2,确认成本
3,确认损益(说人话就是,确认你赚多少还是赔多少)
第一步,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2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2000
确认的收入就是最后处理时的价款
第二步,确认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2100
没记住7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800
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就是最初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候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就是最后一次的公允价值,记住了,是公允价值不是最后的销售价值。销售价值已经在收入里面反映过了,不要二次重复。成本只考虑公允价值的差额,最开始的跟最后的公允价值,差额按情况计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没记住的那个是: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记不住的时候记得对应贷方科目,因为就是贷方的公允价值变动的反映。
第三步,确认损益
大爷的!没记住,一点儿都写不下来!!
答案是:
借:其他业务成本7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00
忘了,确认损益最终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反映,而且,第三步骤的数据是从第二步骤当中抽取的。。。
还是写的少。其实,第三步完全可以抄第二步,因为最后确认损益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其他业务成本的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贷方向跟公允价值变动反方向,其他业务成本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方向,只要记着影响的是其他业务成本,这个分录就能写下来。
最后补刀
借:其他综合收益175
贷:其他业务成本175
还是原来的原因,还是熟悉的味道,不再解释,前面解释的已经很透彻了。
好了,整个题目就是这样,基本上还是对上一道题的小改进。再次证明了总结的很到位同时自己记不住分录,手生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