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2贴子:112,758

回复:很喜欢杜甫清丽的草堂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屏迹其二
杜甫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 “失学从儿懒”,自嘲尔。 “一月不梳头。”,天真烂漫的俗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12-28 08:57
回复
    春日江春
    杜甫
    扶病垂朱绂,归休步紫苔。
    郊扉存晚计,幕府愧群材。
    燕外晴丝卷,鸥边水叶开。
    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
    ——邻家来了个落魄的老诗人,据说京城来的,还见过皇帝。想去见识下,总不能空手吧,提几只刚抓的鱼鳖过去。显然,诗圣被来的邻人调戏了:“老人家,你能数得出多少条吗?”( “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这俗语有农家乐的味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12-28 09:48
    收起回复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3楼2016-12-28 09:58
      回复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24楼2016-12-28 10:04
        收起回复
          漫成
          杜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此句自然朴率,神来之笔。相比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诗是士大夫的境界,杜诗则像寻常人的境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12-28 11:20
          回复
            舟前小鹅儿
            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 诗人在船上饮酒,有人考证,饮的就是当地特产的“鹅黄”酒,恰恰船前有一群尚未脱尽浅黄绒毛的小鹅。鹅如酒黄,酒如鹅黄,酒可爱,鹅也可爱。杜甫心中是轻松、愉悦的,甚至有一些温柔。
            中间四句写鹅的神态。鹅,在家禽中脾气最大,也有一些攻击性。看见有船靠近,生气了,伸长脖子啼叫着。鹅自然不会伤到船上的人,杜甫想数清楚湖里有多少鹅,可是这些鹅游来游去又不排队,数的眼花缭乱。有的鹅从水里钻出来,用力煽动翅膀,水滴纷纷飞向船头,就好像下雨;船儿激起破浪,力气小的鹅儿困在波浪中游不出来。天晚了,暮色笼罩着山城,客人上了船,散去,各自回家,杜甫心里还惦记着那些小鹅儿:它们也会上岸吧,在这荒郊野外,狐狸来了怎么办呢?
            这首像是童话诗,出自一位老人之口,也是绕有风味。
            诗,永远是生命之歌;热爱生命,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6-12-28 12:42
            回复
              韦庄推崇杜甫,重建成都草堂,他的 《又玄集》 选诗之旨为“但掇其清词丽句”,以杜诗为尊, 选录了杜诗7首:《西郊》、《春望》、《禹庙》、《山寺》、《遣兴》、《送韩十四东归觐省》、《南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12-28 22:52
              回复
                《西郊》
                年代:唐 作者:杜甫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
                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杜甫从成都西郊回草堂,“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此路景饶有风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12-28 23:10
                回复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清丽吗?韦庄为什么选这诗?我觉得更沉郁吧。或许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言“端已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6-12-28 23:23
                  回复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这首感觉则不怎么清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12-28 23:34
                    回复
                      《山寺》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这句倒是丽大于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6-12-28 23:48
                      回复
                        《遣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
                        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时。
                        ——韦庄选取的清丽诗都是偏冷色调,而我喜欢的是暖色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6-12-29 23:35
                        回复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唐·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各努力”,感叹万分啊,乱世之秋,生存不易,大家各自努力活下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6-12-29 23:40
                          回复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 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畔。他到南邻朱山人家造访,朱山人月夜送别。朱山人是诗人的近邻,平日二人过从甚密。(还是成都草堂的诗更有寻常的人情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6-12-29 2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