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恒生指数的计算公式:
CI(Current Index):现时指数
YCI(Yesterday's Closing Index):上日收市指数
P(t):现时股价
P(t-1):上日收市股价
IS:已发行股票数量
FAF:流通系数
CF:比重上限系数
恒生指数计算公式说明是:恒生指数现时指数= (现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指数指数易交易全球大盘恒生指数,T+0快速交易,涨跌双向盈利。(例如比重上限系数为40%,即指在指数编算上,只计算该成份股40%之流通量股权。)基准日是1964年7月31日,基准日指数是100点。四个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与恒生指数相同。2006年6月30日恒指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更改恒生指数加入H股后的计算方法及对现有成份股的数目及影响:恒生指数分三阶段更改成份股于指数比重上限,第一阶段由2006年9月8日开始,恒生指数的计算方法改为以流通市值调整计算。每只成份股的比重上限为25%。第二阶段由2007年3月9日实施2/3的流通调整,流通系数=100-2/3(100%-流通系数)并上调至最接近的5%倍数,比重上限为20%。第三阶段由2007年9月7日实施全流通调整,比重上限为15%。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指数受个别大市值成份股(如汇丰控股)所左右而失去代表性。市场正传未来半年再下调流通市值比重至上限10%,与恒生国企指数看齐。目前对恒生指数影响最大的成份股是汇丰控股(15%),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7.46%)、中国移动(6.97%)、友邦保险(5.79%)。

CI(Current Index):现时指数
YCI(Yesterday's Closing Index):上日收市指数
P(t):现时股价
P(t-1):上日收市股价
IS:已发行股票数量
FAF:流通系数
CF:比重上限系数
恒生指数计算公式说明是:恒生指数现时指数= (现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时成份股的总市值)*上日收市指数指数易交易全球大盘恒生指数,T+0快速交易,涨跌双向盈利。(例如比重上限系数为40%,即指在指数编算上,只计算该成份股40%之流通量股权。)基准日是1964年7月31日,基准日指数是100点。四个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与恒生指数相同。2006年6月30日恒指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更改恒生指数加入H股后的计算方法及对现有成份股的数目及影响:恒生指数分三阶段更改成份股于指数比重上限,第一阶段由2006年9月8日开始,恒生指数的计算方法改为以流通市值调整计算。每只成份股的比重上限为25%。第二阶段由2007年3月9日实施2/3的流通调整,流通系数=100-2/3(100%-流通系数)并上调至最接近的5%倍数,比重上限为20%。第三阶段由2007年9月7日实施全流通调整,比重上限为15%。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指数受个别大市值成份股(如汇丰控股)所左右而失去代表性。市场正传未来半年再下调流通市值比重至上限10%,与恒生国企指数看齐。目前对恒生指数影响最大的成份股是汇丰控股(15%),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7.46%)、中国移动(6.97%)、友邦保险(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