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晶之玉儿吧 关注:206贴子:59,062

回复:又一条上网的鱼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恶世中也会出现一些充满邪念的修行人,
心里都是谄媚自己而歪曲是非,未彻悟却自称已经开悟,
心中无比的傲慢,
另外有一些假借宗教之名的道场贪图利益与供养并宣称自己是行正道,心怀不轨, 轻贱是人 ,常眷念世俗的事物, 但却被无知的人当作佛菩萨一样盲目地崇拜, 这些恶人甚至为了贪图利养会用恶言恶语来毁谤攻击我们, 无论遭受到无比的侮辱,我们都会忍难忍之忍,行难行之行地维护正法流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4楼2017-03-22 15:35
回复
    《妙法莲华经》
    第八章 劝持品第十三
    佛陀啊,关于弘扬无上妙法莲华经的事情,请不要担忧啊,在如来灭后,我们都会奉持,读诵,讲说法华经,使众生能因此而觉悟,如来灭后,这世间将世风日下,众生的善根变少, 信仰转趋薄弱,傲慢心增长,而且贪图利益与供养,渐渐远离解脱之道,实在不容易弘扬佛法啊,虽然如此,我们仍将以无比大忍辱力来受持此经,书写及供养,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护持到底 。所以请佛陀不必未必担忧啊,请将此大任委托给我们好了,我们都会忍耐克服困难全力宣扬法华经,而在恶世中也会出现一些充满邪念的修行人,心里都是谄媚自己而歪曲是非, 未彻悟却自称已经开悟,心中无比的傲慢, 另外有一些假借宗教之名的道场贪图利益与供养并宣称自己是行正道, 心怀不轨, 轻贱是人 ,常眷念世俗的事物 ,但却被无知的人当作佛菩萨一样盲目地崇拜, 这些恶人甚至为了贪图利养会用恶言恶语来毁谤攻击我们 ,无论遭受到无比的侮辱,我们都会忍难忍之忍,行难行之行地维护正法流传。
    在污秽的恶世中,越是艰难恐怖,我们越是会以坚韧无比的耐力和柔和的心来对应,一定要护持法华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5楼2017-03-22 15:35
    回复
      2025-05-12 23:42:40
      广告
      妙法莲华经:以正法眼破除群邪,名破魔。
      定慧具足:定以摄教,慧以破昏;
      定慧等持,名为具足。
      此菩萨能善巧方便的以无量事作为比喻而为众生说法。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6楼2017-03-22 15:36
      回复
        什么是破恶?
        即破除烦恼恶, 无明恶 与贪嗔痴慢三毒恶。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17-03-22 15:36
        回复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
          舍利弗,有诸比丘,比丘尼,自自己说得阿罗汉,菩萨,佛。 他们说他们已经得到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 这一类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贡高我慢,增上慢的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8楼2017-03-22 15:36
          回复
            妙法莲华经 法师品
            其有读诵持,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其罪复过彼。
            假使有人在一劫中,常怀着不善的心,板起面孔而毁谤佛,此人获得的罪报是重如须弥,说不能尽。
            可是如果有一个能受持、读诵法华经的人,而另有一个人再短短的时间内诽谤他,那么这个人的罪过比诽谤佛的罪过还要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17-03-22 15:36
            回复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药王,多有人在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也没、读、诵、书、持、供养《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
              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0楼2017-03-22 15:37
              回复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药王你当知,如是那些人等,若没有听闻这部法华经,都是离佛的智慧很远。
                能听到这部法华经的深远妙法,他们就会真正明白,声闻乘法,是佛权巧方便, 知道妙法莲华经乃是经中之王。
                若能在听闻后思维休息其妙处和义理,你应当知道这一个人,将接近开悟佛的智慧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17-03-22 15:37
                回复
                  2025-05-12 23:36:40
                  广告
                  妙法莲华经 劝持品第十三
                  何为外道?
                  外道:就是心外求法的修行人。
                  恶世中比丘贪著利养,与白衣说法,表面恭敬,其心怀恶心,常念世俗事,为贪利养, 说外道理论, 自写书,乱解经典, 诳惑世间人, 只为求名闻利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17-03-22 15:37
                  回复
                    《楞严经》讲五十种,其实五十种就是《八大人觉经》四大类的一类,那一类呢?
                    五阴魔,即蕴魔。
                    一,蕴魔,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三,业魔,杀等恶业,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四,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五,死魔,人之寿命有限,妨修道,害慧命者。
                    六,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种种之障碍,害人之修道者。
                    七,善根魔,执著自身所得之善根,不更增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八,三昧魔,三昧者禅定也,耽著于自身所得之禅定,不求升进,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九,善知识魔,悭吝于法,不能开导人,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十,菩提法智魔,于菩提法起智执著,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17-03-22 15:38
                    回复
                      蕴魔,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关于破斥此等四魔之法,
                      《大方等大集经》卷九云(大正13·53a)︰‘
                      若能观法如幻相者,是人则能破坏阴魔。 若见诸法悉是空相,是人则能坏烦恼魔。
                      若见诸法不生不灭,是人则能破坏死魔。 若除憍慢则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知“苦”者能坏阴魔,若远离“集”破烦恼魔,若证“灭”者则坏死魔,若修“道”者则坏天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17-03-22 15:39
                      回复
                        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谁在吹牛皮说她修出三界了
                        不是贡高我慢?
                        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17-03-22 15:39
                        回复
                          五十阴魔之色阴十魔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
                          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 落于邪见。
                          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 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消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17-03-22 15:39
                          回复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 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 即受群邪。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 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17-03-22 15:41
                            回复
                              2025-05-12 23:30:40
                              广告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 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不作圣心。 名善境界。若作圣解。 即受群邪。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17-03-22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