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臣寻回了王兄,却寻不回我大秦/
【故人西辞.不问情意】
黄昏已过,半轮明月已悄悄挂上枯树的枝丫,胡亥抬头观望方才惊觉,原来自己已在骊山脚下徘徊了三五个时辰,繁华的白日,也成了凄婉的月夜。
他本不喜伤春悲秋,可那是他的父王,现在,却成了这山上的一具阴森白骨,甚或粉灰。他犹豫了这么久,终是没有勇气面对那长眠地下的亡魂。两千年他无颜去见的石碑,两千年后,仍不敢再见。篡皇位,改遗诏,罪如弑父。若不是他识人不淑,王兄便不会枉死边关寒塞,大秦又怎会葬送刘项之手?
犹记得年幼时,胡亥曾趁人大意,只身跑去宣政殿附近,偷眼看父王与众臣议事。狭窄的门缝里,隐约瞧见父王冠戴着精致华贵的冕旒,圆润的珠串齐齐地列下来,却遮掩不住那一对长目中幽深而锐利的英气,从前的他只以为父王是如王兄一般的随和温润,而今日,少不更事的他才知晓何为帝王之势。
父王一统六国之事,胡亥自记事起便多有听闻。那是遥远的十数年前,韩赵魏齐秦燕楚,七雄争霸,传至父王手中时,秦国已是列强首敌,六国合纵,几度联手。父王登基时年仅十三,十年后方才亲政,费半生心血平定天下战乱,尊为万民之主。这其中的政事要闻,却因经年久远,甚少人能记录完全,故胡亥也就听得模糊难辨。但他也知道,天家骄子并非极尽荣华之事,光见父王每日批阅的奏折,其劳顿艰辛便可知一二,纵是对自己这般的关护,也都是忙里偷闲抽出的空当。
一日膳后,懵懂的胡亥难抑心中的疑惑,细细地端看嬴政的面容来。他知道父王清俊,却不想父王竟这般好看。昔日虽时常相处,他却是今日才知晓父王的相貌上乘之至。从前他便觉得父王与王兄有几分相似,如今一看,何止些许,除了眉眼更轩昂些,那巧鼻,薄唇,皆是一样的。那三分的不像,仅是父王与王兄的气质罢了。父王鬓若裹,眉若裁,英气如许,而王兄则随其生母,宽庭,柔颚,清和如玉。想来,父王便是生来注定要做帝王罢,连相貌都是这般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