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36贴子:657,857

割取清兵首级之难度(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朱棣吧,作者明伊。


1楼2016-12-09 18:54回复
    首先,鞑子的首级不是你想割,想割就能割


    2楼2016-12-09 18:56
    收起回复
      为何很多明军将官不许下马割取首级呢?因为战时割级争功关乎明军成败,
      如戚继光《练兵实纪》:
      治贪级
      自来北军临阵,专好争功,杀倒一贼,三、五十人互相争夺,却将败贼亡了追杀,每每致贼以数人为饵,诱你上前都去争功,他却大众一拥杀来,一个首级又不得,不知倒被他杀了多少。乘众少却,将营盘冲破,全军没了,迷而不悟。其故何也?此乃将官平日无严制,教场内不曾千言万语说得明白,临时又不曾杀了几个违令的,以此养成夙弊,再不知改。


      3楼2016-12-09 18:57
      回复
        所以,有这样的积弊与教训,之后的祖大寿及吴三桂等都严格控制约束手下的割首级问题,其战胜清军的例子虽不能把原因完全归结为不许下马割级,但是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朝天日记》:二十日奉圣旨,官兵与贼对阵,许砍不许斩级。
        《辽西入卫纪事》:盖九边尚首虏,每以争割首级误事。公深鉴陋规,于未战之先,与诸将士约,惟尽歼为期,不许割级,故将士得一意剿杀,以获此胜。
        《三朝辽事实录》:职先布军令只许砍杀不许割级
        《熹宗实录》兵部尚书王之臣覆袁崇焕疏,言奴兵急围锦州,发兵解围,万不容已。第关外四城各当坚壁,断不可越信而远援......今日之事,守者以全城为上,援者以退贼为功,俘馘斩级皆所不计。。。


        5楼2016-12-09 18:59
        回复
          后杏山之战,清军由多尔衮、豪格、阿巴泰等统领,“蜂拥”般向明兵冲来。明军迎击“跃马冲砍”。清兵退至夹马山,明兵皆“胆勇倍奋,士气益鼓”,又有炮火轰击,枪箭交加,激战数回合,清兵死伤甚多。吴三桂部明军为争得功劳,纷纷下马割死伤清兵的首级。吴三桂发现山头还有大量清骑兵“密布”,料定是接应前军的,他惟恐部属忙于割首级误事,下令:不许下马,只以“恶砍”为功。鏖战多时,清兵已感不支,逐渐败下阵来。在山头接应的清兵不敢出战,急忙保护驮拉“死尸”,向北遁逃。事后多尔衮向皇太极隐瞒实况,只说:清兵“追至(杏山)城壕,掩杀之,获马七十匹”。《清太宗实录》也不提此战明兵伤亡情况。

          此战明军在打赢的情况下,明将怕割级误事,不许下马割级报功,而清兵又一如既往的拉驮死尸跑了。


          7楼2016-12-09 19:02
          收起回复
            野猪皮抢尸屡见不鲜,《满文老档》里至少有两条夺回尸首的记录
            第四十六册 天聪六年正月
            叙征大凌河阵亡功臣,及倡先攻战有功诸将,并白身在前奋战之人,分别升赏。
            ……
            苏纳额驸擢升备御缘由:明大凌河兵出城来战,彼率五牛录兵攻至城下,中伤两处。诺门牛录一人,伊木推牛录一人,被创皆仆,即扶之回。随汗往征锦州,彼率蒙古四甲喇击敌骑兵至其步兵驻地。又从其步兵后进战,亦徒步击退敌步兵,取回一人、二纛进与汗,夺回哨卒喀尔喀玛之尸。拜珠呼之北执纛陷阵,纳汉泰之子孤身步行,众敌追之,救出。救出二人,夺回一纛,中伤四处。昔入锦州,鄂诺依牛录护军步行,敌追之来,彼求出之。苏纳额驸原为副将,因获罪芏职。后因戮力行间,故擢为备御。
            ……
            在第四十八册 天聪六年正月的一处记录中,明确说明了夺回尸首,是会受到嘉奖的。
            ……
            谕巴图鲁姑夫曰:“贝衮巴彦为尔兄,尔往杀之。”言毕即遣之,尽杀其一父四子,以其家产、奴仆、诸申、勅书,尽赐与彼。念其无一漏网,尽杀之,汗甚嘉许。九姓部落会兵来战,我先众出击。主将布寨贝勒来攻我部,将布寨贝勒所乘栗色鞍马,所佩撒袋、弓■,尽赐与彼。又赐驮有明安贝勒团帐房之驼一,明安贝勒所服貂镶皮裘。共计裘■十、马十四。又赐汗所乘小红马。此次击败敌兵,汗甚嘉许,从厚赏赍。往略诺赛寨朱家堡时,豁罗寨老人之同伴名曰齐法汉者,为敌所杀,并抛其尸。巴图鲁姑夫与彼冲入敌阵,击败敌人,夺回其尸。遂将豁罗寨老人治罪,罚人一、牛一,赐与彼。因夺回死尸,蒙汗嘉奖。


            8楼2016-12-09 19:03
            回复
              总结:在清兵抢尸与明军自身怕割级误事而不许割级的双重因素下,明兵要想割取一颗鞑子的首级,难度可想而知。更有无脑明黑居然把明军的割级数目等同于杀敌数,可笑至极


              9楼2016-12-09 19:03
              收起回复
                谁说很难,毛文龙动不动就有几百颗人头。


                IP属地:福建10楼2016-12-10 14:49
                收起回复

                  建州见闻录。。借贴一下


                  IP属地:江苏11楼2016-12-12 08:18
                  回复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的金初军纪:
                    ....其用兵则戈为前行,人号曰:硬军。人马皆全甲,刀棓自副,弓矢在后,设而不发,非五十步不射,弓力不过七斗,箭镞至六七寸,形如凿,入辄不可出,人携不满百。队伍之法,伍什伯皆有长,伍长击柝、什长执旗、伯长挟鼓、千长则旗帜、金鼓悉备,伍长战死,四人皆斩,什长战死,伍长皆斩,伯长战死,什长皆斩。负斗战之尸以归者则得其家赀之半,凡为将皆自执旗,人视其所向而趋,自主帅至步卒,皆自执鞚,无从者,国有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议,自卑者始议,毕即漫灭之,人不闻声,其密如此。将行军,大会而饮,使人献策,主帅听而择焉,其合者即为特将,任其事师还。又大会问有功高下,赏之以金帛若干,举以示众,或以为薄复增之。初叛之时率皆骑兵,旗帜之外各有字记,小大牌子系马,土为号,每五十人分为一队,前二十人金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甲操弓矢,每遇敌必有一、二人跃马而出,先观阵之虚实,或向其左右、前后结队而驰击之,百步之内弓矢齐发,中者常多,胜则整队而缓追,败则复聚而不散,(删此七字)其分合出入应变若神人自为,战则胜。----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6-12-12 08:22
                    收起回复
                      后金真的是个挺特别的种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2-17 12:39
                      收起回复
                        战场上你我践踏,踩也踩烂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2-19 15:38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6-12-26 1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