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游吧 关注:20贴子:630
  • 18回复贴,共1

【这个素未谋面的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官祈煦
我在想,不然您来开戏?叫我去父亲书房一类的?


1楼2016-12-08 20:04回复
    月下有西风,西风瘦过桌上摇曳的烛阴,明灭下看不清悉素笺上几排蝇头小楷,字骨如我,却显娟秀,这是严父疏离下淑儿的手笺,她不同她母亲,是个碧玉的小家模样,精致一幅皮囊。待要细看时,仆役应召来,只得做个暂罢,言曰【去带淑娘来书房。】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2-08 20:48
    收起回复
      2025-05-21 11:49:15
      广告
      【岁属秋寒,一场西风过,散尽几多人言。东厢刘氏有孕,阖府尽弹冠,而我何德何能,竟成了光天化日里一面暗靶。方士术者本自谗妄,信也好,一笑置之也罢,可是非功过,恰在这一角方寸人心】
      【父亲传唤,所为何事,心下自明了,然则如何处置,却仍在他一人】
      见过父亲大人。
      【抽身入室,窗扉半阖,筛下微白月色,而他身形削长,恰隐于数尺简帛之后】


      4楼2016-12-08 21:13
      回复
        片刻后有细碎又急促的脚步声随门扉开合后落停,仆役兀自退下,我未抬眸她未开口,厅中缄默,无人打碎一室的星辰月涌。入耳的问安疏离而合礼,良久抬眸映衬出一个身量不足稍有瘦弱的孩子,颔首敛目,是一贯没有个少女烂漫的讨喜模样,即是烛火昏暗,我辨不清晰,也知她嘴角紧抿,如她母亲,才情卓绝,却添个执拗。祥或不祥,不过是有心之人挑个莫须有的名头罢了。轻咳一声,出声严苛清冷,严父怀柔,主母不容,她许很久之后才能明白,抑或是不会明白
        【叫你来无旁的事,你母亲近日里身上不爽,孕中辛苦,她不喜你,素日里倒也不碍着什么大事,如今将要临盆,你即是委屈,也先躲一躲。靖王正巧缺个笔墨侍奉的近侍,为父可以将你引荐入王府,王爷贵胄,你……才情尚可。你觉得如何?】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2-10 00:42
        回复
          【双肩一颤,难以置信地抬眸】您,要赶我出府?
          【话音既落,才惊觉是重了,仍自缄默,余光越过半阖门扉,但见庭下花木扶疏的影儿,月影如银铺地,冷眼旁观这一出不足为外人道的难堪,将要如何收场】
          不过为着术士的几句胡言乱语,况且父亲您,向来也是不信鬼神星象之谈的,兼之母亲胎象向来极为平稳,如何能被我一介弱质女流冲撞?
          【深吸了气,再出口时,赫然已是辩驳了,心底有什么在叫嚣,刘氏,刘氏!阿娘可疑的死,下人的含糊其辞,还有人前人后百般呵斥折辱——至于今日,果真竟要一败涂地,连荫庇之所都不能了么】
          @上官祈煦


          7楼2016-12-10 16:48
          回复
            Biu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12-19 00:25
            收起回复
              我垂眸处观烛苗随她一句发问而明灭不定,如汲水亡命之徒挣扎至微弱之态落停。举头三尺有千斤,不能垂怜女儿娇。趁个子规凄凄误良夜的离别时,启唇想应她断续不成语调之问,未及开口,便接诘问。
              缓而抬首,将她深望进幼年至此的旧时光里。层层叠叠,有稚声莺啼有少女婉转,藏在冷咧词句之下,从一而终。我忽而抬笑,烛芯正长燃得十分明亮,我看清厅中少女一双同我极像的眼睛,里面有山峰明月,不是这区区闵府困得住的凰鸟。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一场闹剧,不必求个自圆其说,脉络清晰了。我佯个怒样,端得是家主的严威,喝她无礼。心底却如深潭明月,沟渠不惊。
              【放肆!你身为人子,不体贴你母亲妊娠辛苦,伶牙俐齿,次子之行!你母亲若还在世,知她把你教导成这个样子!也羞于见我!鬼怪之谈,仙人大智,岂容你胡言乱语污诟?你如今这个样子,闵府更是不能留你。】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1-03 15:06
              回复
                【这方书室,我极少踏足,在顿挫词句里低眸闪躲时,才望见楠木长桌上散放的幞头与襕袍,秋月清辉,了如白圭,他将匆匆背影留给古宅旧院,却把文人风骨写进王府高阁,相随日久,竟无与毫笔砚池相较】
                母亲是否羞于见您,我不知,可她也确然再见不到您。
                【三从四德,女则女诫,卑弱第一,他所言无差,妄言嫡母此一则大过,足以令我被理学之士恶语相加。欲以一罪降人,但觉百行皆非,天地不仁】
                不错,我也更愿意相信,举首三尺有神明,令百鬼遁形,令万恶难彰!
                @上官祈煦


                11楼2017-01-03 16:30
                回复
                  2025-05-21 11:43:15
                  广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乱世当中,竖子成名罢了。格物致知,寒门闵维登以王府门客,至五品斗吏,靠一腹诗书策论,不过文人愚庸,安身立命富贵都,举头神明亦不知。怪力乱神,刍狗当道。休说个善恶好坏终有报,淑娘眼中凛然正气,似下一刻即要巾帼赴死。
                  我好程朱她喜老耽。老耽行乱世,以南北为盛,竹林七贤,纵有后世名垂青史,当世哪个得以善终之果。玄学里的玄世,皆是些抛不下贵我的贤者。贵我于乱世无用,于闵府更无用。我笑她目光灼灼,言辞不惭,因初生凰鸟,若无焚天的戾气,我怎安心将她送入王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子规声已断,明月吹残黛。我忽而忆起同淑娘相像的那个明眸善睐的女子,徒生争辩,定论已生,何以利刃相向惹她心伤引我愁思。摆手唤仆妇,疲态难掩。为官为吏,为夫为父,我为闵氏生根,在烛火通明的祠堂中茕茕老矣。
                  【那你便信你那举头三尺的神明保佑你在王府安好无忧罢!来人,送淑娘回房。三日之后,离府之期。】
                  她眉间有冰雪,吾儿闵淑,愿苍天有眼,春风留善,吹过寒冬,吹红文昌路的牡丹,吹化你眉目上的冰雪。


                  12楼2017-01-03 20:15
                  回复
                    父命自不敢违,只是,女儿却还有一问。
                    【木门古旧,越过从人肩头,正看到一围低矮篱墙,再远些是天井,尔后是幽深回环的游廊,而我,曾立在廊外草木间放过纸鸢。彼时暮春将尽,阿爹休沐归府,街巷皆着春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淑娘何德何能,得以跻身王府,您用心求来的恩典,只是为了让女儿做伴读?
                    【我还记得,那纸鸢是一只鸾鸟的形状,它直上青云,遥接春日】
                    @上官祈煦


                    13楼2017-01-03 21:52
                    回复
                      她默然发问,无力而绵软,语调凄凄,却如寺人撞钟,一字一句振聋发聩。我在迷醉醺醺中游离了一番听得仆妇恭敬凌乱及渐近的脚步声。后来,便看得淑娘虚弱地站在粗壮的仆妇之桑,昏暗的烛光像黑暗旷野上快要散尽的蜡烛,四面嘲讽,寒意四壁。我缓缓开口,又不知今时今地解释是不是太过徒劳,痴人有多种,或因情深而痴,或因智浅而痴。我拧着眉头一句话哽在喉咙上上下下,良久方道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世家的盛衰荣辱利益勾结,都道世家贵胄金门玉床独拢官门。却不见青梅与竹马抛却流年与青梅。乌衣巷百年府,靖王石门前青骢兽狮狰狞着口舌象征的是皇家的权柄。闵氏亦如其他世家,对于权势对于地位如坐针毡患得患失。不论淑娘或者我,亦或闵氏任意一人都如不能挣脱束缚的大鸟飞上权力的顶峰带着这个家族安稳于乌衣巷中。
                      宫内古柏幽幽,阴下环佩伶仃。淑娘而今眉眼还有稚气,可终有一日她终将翘首迎以嘉客。
                      我摆手垂眸,留一首她尚不能解的诗句。
                      【走罢!】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1-05 16:41
                      收起回复
                        【我细细咀嚼阿爹口占之诗章,如此清隽,又如此森寒,这是吾所共享之骨血,也是血脉里如出一辙的倔强与偏执。若不胜西风,身陷沟渠,毋宁枝头抱残而死。他所居百尺危楼、至高之庙堂,千百年来所受忠孝滋荣、礼义给养,犹不可不曝以血光哀鸣,而千百年来,女子惟与小人骈列耳】
                        东风力道难测,可偕人上青云,亦可断人卿卿性命,不知若果真到那个来日,父亲会否舍得。
                        【风吹疏竹,斗室萧然,我离去时,最后凝望住书案后落落衣袍的他,眉眼间分明的寥寂,如距广尺。干将之子以颈血饲剑,终得雪恨千古,我从来不知他心中有着怎样一个至高至明的天下,前路无知己,犹得傍身人】


                        15楼2017-01-05 1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