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战斗机是由成都飞机公司设计制造的第三代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数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晶,是中国摆脱苏制武器影响,以自身技术优势独立设计和制造世界先进战机的代表作。2004年1月,歼-10战机正式服役。
虽然初期J-10有发动机推力不足等不足,但是在后续的改进改型中,J-10已经可以挂载激光制导弹药,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成为一款功能强悍的多功能战斗机。
歼-10布局最为称道之处是它的翼身融合。通过精心设计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的曲面,既增加了机内容积(用于载油、装备,以及为尔后发展预留空间),也有效利用了它带来的空气动力增升效果。主翼后部机身两侧没有安排其他结构,这再次体现了翼身融合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这两片腹鳍用于战机大迎角飞行时,配合高大的垂直尾翼保持飞机的稳定性。与“狮”相同的是,歼-10也设计了四片减速板,其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仅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
除了机翼,歼-10与“狮”的另外一处重大不同在于进气道。“狮”的进气道与F-16类似,为固定几何形状。而歼-10采用的是带中心激波锥的二维可调式进气道,这种带调节板的进气道布局与F-4“鬼怪”Ⅱ有些类似。只是歼-10将“鬼怪”的进气道平移至机腹下,由调节板(位置在边界层分离板的后方)构成进气道的前部,这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更加适合高性能空空作战。此外,可调节进气道所增加的高效整流压缩能力(在1.5马赫时为5%,在1.8马赫增加至15%,在2马赫时为25~30%)极大地提高了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的发动机推力,从而使飞机获得更好的爬升和高速性能。这种进气道布局的不足主要包括隐身效果欠佳(这也是所有机腹进气道布局飞机的通病)、重量偏大且结构复杂(F-16为此增重80~100公斤)和生产费用增加,同时调节板的动力和调节系统还加大了飞机的维护负担。
适合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布局、强劲的发动机和可调节式进气道使歼-10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0马赫,大于“狮”宣称的1.8马赫。歼-10的高超性能集中于空空作战,因此无论是执行空防还是截击任务都将是一把利器。
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歼-8Ⅱ技术验证机测试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具备在航空工业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快自主研制下一代主力战机的经济基础。歼十战机成编制装备中国空军的事实也说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国产第三代战机—歼十飞机。同时也证明:中国人现在有能力将引进的飞机发动机和中国自行研制的雷达搜索系统、航电飞行控制系统、作战指挥计算机火控系统、各种国产中远程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以及中国自己研制的具备世界水平的战机气动外形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为中国空军的下一代战机的研制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虽然初期J-10有发动机推力不足等不足,但是在后续的改进改型中,J-10已经可以挂载激光制导弹药,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成为一款功能强悍的多功能战斗机。
歼-10布局最为称道之处是它的翼身融合。通过精心设计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的曲面,既增加了机内容积(用于载油、装备,以及为尔后发展预留空间),也有效利用了它带来的空气动力增升效果。主翼后部机身两侧没有安排其他结构,这再次体现了翼身融合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这两片腹鳍用于战机大迎角飞行时,配合高大的垂直尾翼保持飞机的稳定性。与“狮”相同的是,歼-10也设计了四片减速板,其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仅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
除了机翼,歼-10与“狮”的另外一处重大不同在于进气道。“狮”的进气道与F-16类似,为固定几何形状。而歼-10采用的是带中心激波锥的二维可调式进气道,这种带调节板的进气道布局与F-4“鬼怪”Ⅱ有些类似。只是歼-10将“鬼怪”的进气道平移至机腹下,由调节板(位置在边界层分离板的后方)构成进气道的前部,这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更加适合高性能空空作战。此外,可调节进气道所增加的高效整流压缩能力(在1.5马赫时为5%,在1.8马赫增加至15%,在2马赫时为25~30%)极大地提高了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的发动机推力,从而使飞机获得更好的爬升和高速性能。这种进气道布局的不足主要包括隐身效果欠佳(这也是所有机腹进气道布局飞机的通病)、重量偏大且结构复杂(F-16为此增重80~100公斤)和生产费用增加,同时调节板的动力和调节系统还加大了飞机的维护负担。
适合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布局、强劲的发动机和可调节式进气道使歼-10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0马赫,大于“狮”宣称的1.8马赫。歼-10的高超性能集中于空空作战,因此无论是执行空防还是截击任务都将是一把利器。
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歼-8Ⅱ技术验证机测试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具备在航空工业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快自主研制下一代主力战机的经济基础。歼十战机成编制装备中国空军的事实也说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国产第三代战机—歼十飞机。同时也证明:中国人现在有能力将引进的飞机发动机和中国自行研制的雷达搜索系统、航电飞行控制系统、作战指挥计算机火控系统、各种国产中远程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以及中国自己研制的具备世界水平的战机气动外形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为中国空军的下一代战机的研制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