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亮子
特指门上方的玻璃窗(不知其他地方的人对这一物件有没有特定的叫法)
2、齁
读作hou,一声。指太甜或者太咸。例:今天这菜盐放多了,齁死我了。
3、褶裂
指人无故找茬(但并无寻衅滋事之意,仅仅是“褶裂”)。
4、横
读作heng,二声。其实就是“可能”的连音。例:他怎么还不来呢?横家里有事。
5、唆了蜜
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对棒棒糖之类甜食的叫法。
6、零嘴儿
泛指零食,可能北京也那么叫吧,没太注意。
7、果子
北京叫“油条”,但我在北京吃到的“油条”跟天津的“果子”长得还是不一样的,煎饼果子就更不是味儿了。
8、嚏喷
正常人都说“打喷嚏”,但到了天津,就叫“打嚏喷”,而且我打了20几年“嚏喷”,居然前几天才发现这个怪异的叫法,而且我小时候还以为那叫“打嚏分”呢。
9、恁(么)
读作nen,三声。其实应该是“怎么”,但天津人就说“恁么”,而且还常常在后面接上“嫩么(那么)”,例:你恁么嫩么腻歪人呢?
10、德愣
收拾,摆平的意思。例:马志明的《纠纷》里有那么一句:“我好好德愣德愣你!”(后面那句“拿聋”就更是天津话了,特指把不直(自行车轴前后不在一条线上叫“聋”)的车轴调直,引申为“教训人,收拾人,使屈服”之意。
特指门上方的玻璃窗(不知其他地方的人对这一物件有没有特定的叫法)
2、齁
读作hou,一声。指太甜或者太咸。例:今天这菜盐放多了,齁死我了。
3、褶裂
指人无故找茬(但并无寻衅滋事之意,仅仅是“褶裂”)。
4、横
读作heng,二声。其实就是“可能”的连音。例:他怎么还不来呢?横家里有事。
5、唆了蜜
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对棒棒糖之类甜食的叫法。
6、零嘴儿
泛指零食,可能北京也那么叫吧,没太注意。
7、果子
北京叫“油条”,但我在北京吃到的“油条”跟天津的“果子”长得还是不一样的,煎饼果子就更不是味儿了。
8、嚏喷
正常人都说“打喷嚏”,但到了天津,就叫“打嚏喷”,而且我打了20几年“嚏喷”,居然前几天才发现这个怪异的叫法,而且我小时候还以为那叫“打嚏分”呢。
9、恁(么)
读作nen,三声。其实应该是“怎么”,但天津人就说“恁么”,而且还常常在后面接上“嫩么(那么)”,例:你恁么嫩么腻歪人呢?
10、德愣
收拾,摆平的意思。例:马志明的《纠纷》里有那么一句:“我好好德愣德愣你!”(后面那句“拿聋”就更是天津话了,特指把不直(自行车轴前后不在一条线上叫“聋”)的车轴调直,引申为“教训人,收拾人,使屈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