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诗韵吧 关注:8贴子:3,440

初学者,诗词,格律基础知识指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2-04 07:15回复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2-04 07:15
    收起回复
      2025-07-25 18:32: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大家现在多数讲普通话。
      在普通话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抽 (阴平) 愁 (阳平)
      丑 (上声) 臭 (去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2-04 07:16
      回复
        我建议大家,多做些笔记,找古诗词中,同意,不同平仄的词,如:月光,\一。月魄\\,皎月\\,冰轮一一,蟾宫一一,玉盘\一,平仄不同,意同,用起来就轻松多了(\表示仄,一平示平)。这样,平仄了解了,词汇丰富了,为写诗打下了基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2-04 07:1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2-04 11:31
          回复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2-05 04:35
            回复
              中华通韵(十三韵)如下:
              一麻【发花辙a、ia、ua】
              二波【梭波辙o、e、uo】
              三皆【乜斜辙ie、üe】
              四开【怀来辙ai、uai】
              五微【灰堆辙ei、ui】
              六萧【遥条辙ao、iao】
              七尤【由求辙ou、iu】
              八寒【言前辙an、ian、uan、üan】
              九真【人辰辙en、in、un、ün】
              十阳【江阳辙ang、iang、uang】)
              十一庚【中东辙eng、ing、ong、iong】
              十二齐【一七辙i、ü、er】
              十三姑【姑苏辙u】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2-05 04:36
              收起回复
                《平水韵》链接
                http://wapwenku.baidu.com/view/8415cb086c85ec3a87c2c52f.html?ssid=d5b8c2feb2bdd5df5a5a43a455&from=1014254f&uid=0&pu=sz @1320_1001,ta@iphone_2_4.3_3_537&bd_page_type=1&baiduid=2F626D208EFD90D2E1B22DF6568C8FB1&tj=www_normal_6_0_10_title#6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2-05 04:37
                收起回复
                  2025-07-25 18:2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韵律表
                  【五绝】
                  (仄起不入韵式)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
                  (平起不入韵式)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
                  (仄起入韵式)
                  中仄仄平平(韵),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平起入韵式)
                  平平中仄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七绝】
                  (仄起不入韵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起不入韵式)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起入韵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
                  (平起入韵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青峰出
                  【五律】
                  (仄起不入韵式)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平起不入韵式)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仄起入韵式)
                  中仄仄平平(韵),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
                  (平起入韵式)
                  平平中仄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句),平平中仄平(韵)
                  【七律】
                  (仄起不入韵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
                  (平起不入韵式)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仄起入韵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
                  (平起入韵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2-05 04:38
                  收起回复

                    步韵,也叫次韵。和诗的人,要用与原诗相同的韵字押韵,并且韵字的使用要与原诗的顺序相同。步韵就是步步跟随的意思。

                    用韵,和诗的人,要用与原诗相同的韵字押韵,但顺序不必与原诗相同。

                    依韵,和诗的人,用韵只要与原诗同一韵部即可。
                    这三种步韵是最难的,依韵相对最简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2-05 04:39
                    回复
                      押韵容易犯的几种错误
                      落韵:该用韵的,没用韵
                      倒韵:为凑韵脚把词颠倒
                      凑韵:为凑韵,写出词外多余的字
                      哑韵:闭口韵,不够响亮的韵,
                      复韵:同意字词相押,(碧、翠,
                      挤韵:用与韵脚,同韵、通韵的字。如日暮冷烟寒(烟与寒同为an韵)读起来拗口,大家可试读一下。
                      僻韵:生僻,不常用的字,如毳、刕等等,古代先贤非不会用,是尽量让所有人都懂,如白居易要读给阿婆听。。。
                      连韵:用字与韵脚同音。如桉叶落长安。两个an音
                      撞韵:绝句诗,三句末字入韵,律诗,三,七句末字入韵。一韵到底,无变化。很多初学都有这样情况
                      三平调:末尾三字,都为平声,
                      三仄尾:末尾三字,都为仄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2-05 04:40
                      收起回复
                        诗之十戒:
                        1:拗口,
                        2:陈词烂调无新意
                        3:参差,不连贯
                        4:平铺直叙不宛转
                        5妄诞不实
                        6浮而不典重
                        7模仿痕迹重,没有融合成为自己风格。
                        8秽浊不清新
                        9七拼八凑不纯粹不成体系
                        10结句犹豫而弱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2-05 04:41
                        回复
                          诗之风格:
                          1合于事理(释,道,儒,公理,)
                          2风彩神韵有活力
                          3高雅古朴
                          4风韵不拘一格有特色
                          5典雅华丽
                          6对所叙述的事物,有深入理解与认识
                          7体裁:人,事,景,物。理。写意。
                          8风格刚劲,强健
                          9光明有正能量
                          10凄凉哀婉悲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2-05 04:42
                          回复
                            赋,比,兴
                            赋的本义,是直陈。这种直陈包括直接叙述和描写两个方面。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如:远上寒山石径斜。都是直接描写与叙述。
                            朴素,直接,的近似于白描的方法。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如陈毅元帅的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2-05 04:44
                            收起回复
                              2025-07-25 18:20: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诗歌的起承转合
                              文无定法,但却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诗亦然。律诗常见的章法有以下几种:
                              一`起承转合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论诗,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起、承、转、合,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这是律诗最常见的章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12-06 06: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