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吧 关注:138贴子:2,061
  • 0回复贴,共1

孩子不自信 可能源于父母过度教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量研究证实,早期缺乏教养(被父母打骂、缺乏营养、被父母忽视)对孩子成长发展不利。然而,今天很多父母可能走到了另一种极端,即过度教养——为了使孩子在学业、人际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功,向孩子提供过度的、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关怀和帮助。
  什么是过度教养?
  过度教养分为“直升机教养”和“割草机教养”两种典型形式。“直升机”父母时刻在孩子头顶上盘旋,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他们立马出手相助;“割草机”父母随时跑在孩子前面,像清除杂草一样提前帮孩子扫清前进道路上可能面临的所有障碍。
  过度教养的负面影响
  大量研究发现,过度教养对孩子的学业成就、社会适应、抗挫折的能力、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及生活技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过度教养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过度教养会影响孩子对自己、对生活的掌控能力,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导致很多负面情绪。
  过度教养对父母自身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比如父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孩子身上,自己也会感觉到倦怠、压力、自责等情绪困扰。另一方面,过度教养也会对学校日常管理造成干扰,影响到家校合作的效果。
  过度教养的具体表现
  最明显的就是回应和要求的极度不平衡。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轻易满足、特殊礼遇等,都是过度教养的表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包含“回应”和“要求”,过度教养就是父母在“回应”和“要求”上的过度表现或不恰当组合。
  最典型的就是“高回应”,比如当孩子外出时,父母不放心,总是一个又一个地打电话。还有“低要求”,比如有的父母不让17岁的儿子独自乘车上学,担心不安全。另一种是“高要求”加“低要求”的组合,即理论上对孩子要求很高,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却又不教孩子独立做事的方法,不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如何避免过度教养?
  学会放手:父母单方面地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孩子的一切,应该知道孩子的一切,其实是不合理的。父母一定要将孩子视作独立的个体,不能将孩子的人生视作自己人生的延续。
  信任孩子:“直升机”父母对孩子的什么事情都要掌控,对孩子设置了很多“不许”、“不准”等规则,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不信任。父母要相信孩子有应对困难、风险的能力。
  用平常心对待孩子:很多父母给予孩子特殊礼遇,总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注。每个孩子确实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我们更要相信孩子发展的共性,相信孩子的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特点,不要过度夸大孩子的特殊性。
  学会分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或距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最初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总有一天孩子会成长为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守望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应该离开父母的时候,有能力离开父母。
  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当我们读懂孩子在思维、人格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就知道学前阶段要注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孩子的成功感和勤奋感,青春期阶段重点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
  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智慧的父母会用自己心灵的不断成长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像一首小诗里写的那样: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作者/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妇女报


1楼2016-12-02 08: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