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格斗搏击媒体比较热闹,现是有武者网痛斥中国格斗比赛全部造假(请参看:《中国搏击赛事全部造假无一例外,搏击市场路在何方》)。紧接着格斗迷网担起“揭露伪专家与假大师,为铲除中国搏击的毒瘤”的重任,发文《周志鹏VS帕奎奥?一龙炸飞播求?我真的怒了!》),矛头直指“知名体育评论员”杨某。
很明显,如果说武者网是恨铁不成钢式的迫击炮炮轰一大片,那么格斗迷网做得就是精确制导的打击业界“毒瘤”。这两个做法完全不同,但在我看来都是良心驱使,为了能还格斗界一片适当的蓝天和净土。论威力,当然是迫击炮大,而且可能伤及无辜,但正是打击了“所有人”,反而让“所有人”都觉得那是主要是说的别人,自己属于无辜的,反而所有人都不愿去为此较真,免得让人家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但精确制导就不一样了,所有火力集中到一个点,而且还是个没有任何征兆的突袭,对那个点的杀伤力不言而喻,原本悠闲地充当着“赛事和拳手的智囊,很享受出点子、搞创意的过程,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决策”的杨某顿时勃然大怒,连续发文奋起反击。(《到底谁是搏击界的五毛和毒瘤》、《格斗迷融资千万?还能再无耻点吗》)
事情起因大概介绍如上,好了,这里简单谈谈本人看了这场格斗迷和杨某的这场对轰的想法。
1.击中要害
格斗迷文章列举了大量杨某的各种怪题奇文和前后相互打脸的论述,对“无知”+“无耻”、“嚷着低俗炒坑害中国搏击的人,却写着最低俗的文章,误导着中国拳迷。抨击煽动民族情绪的人,却变本加厉的利用民族情绪为己谋利,甚至将好端端的实力派选手强行包装成了笑话。”的杨某给了一个大大的耳刮子。并直言此文的目的“一来是站在专业媒体的立场来说你这样无下限的炒作实在是恶劣,这个行业还没来得及兴起就被各种无底线的毫无责任心的炒作而带乱了节奏。二来只是想表达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多比小白拳迷还小白的拳迷存在,刷新了我们对格斗市场的理解,看来我们专业媒体人任重道远啊。”
可以说格斗迷杨某的指责连杨某自己也没有否认,杨某只是奇怪什么仇什么怨让他突然遭到这样的偷袭?他肯定认为对方可耻可恶之极,也分析了自己可能触怒格斗迷的原因,只是太过牵强。但事到如今不管怎么说这个仇是结定了。所以可能秉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指导思想,杨某根本不怎么为自己辩解,而是冒着狂风骂语开始从各方面攻击格斗迷。
2.反击无力
杨的第一篇文章《到底谁是搏击界的五毛和毒瘤》里的攻击,其实让人恰恰看到了以格斗迷为首的很多中国格斗媒体成长的艰辛,一帮年轻人为了理想和饭碗在奔波的情景,从我接触的包括格斗迷网、武者网、格斗联盟网来说都有类似的经历,这也正是这波年轻人的成长和创业过程,苦乐都在自己尝。只是现在格斗迷网先行一步获得了资本青睐而已。
第二片篇文章就拿格斗迷网最近的融资说事,也是手中可打的牌不多、格斗迷的把柄不多的表现。正如杨某所说,现在赛事众多,以这些赛事为根基的格斗媒体自然也会受到相应好的影响,有资本介入正是这方面的体现。资本这次选择了格斗迷是事实,而在具体融资数量上纠结,能把1万说成也是近千万,这可能也很杨某了。其实在我看来,格斗迷融到资也不是苦尽甘来,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已,用他们的话说,格斗媒体还任重道远。这件对轰事件的爆发其实正说明如此。
问题是,按理说杨某也以自由媒体人的身份行走江湖有段时间了,文笔有,才华也是有,为什么他无法象格斗迷炮轰他那样义正言辞痛快淋漓的对格斗迷进行批判,并顺便把自己也洗一洗呢?
唯一的解释是,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也。格斗迷的文章中的引章据典,处处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当然有些用词可能用的有些过,这让杨不舒服到了极点,却又有很难反驳。而攻击的话,除了他的两篇文章中写的那些外,他又找不到比那更有杀伤力的东西,故只能东拼西凑达到目前的效果。
3.媒体应起到作用
格斗迷炮轰杨某后,在格斗界掀起不小波澜,跟着口诛笔伐杨某的有很多,即使在杨某的反击文章后面,跟着的也大多是批评他甚至骂他的。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如果早5年,杨某的同样文章绝不会遭到如此众多的攻击,那时中国的格斗环境不好和市场还非常冷淡,媒体人基本上陪着本吆喝,以情怀和肩道义在为中国的搏击与格斗摇旗呐喊,甚至我接触的之前很多媒体平台都纷纷消失、很多作者也慢慢的离开这个行业。那时喜爱搏击和格斗的人就不多,市场很小很冷清,关注格斗市场的资金不多,所以那时即使是杨某今天同样的文章出现,也肯定是普及作用大过误导作用。但时过境迁,中国的各格斗环境和市场都大大改善,各类赛事如雨后春笋让人有目不暇接之嫌,各类资本也纷纷顶上这块蛋糕,杀入或还在伺机杀入这片已经由蓝变红的海。在铺天盖地的格斗类节目的面前,主动观众和被动观众都大量增多,媒体此时的正确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了。
其实这点与杨某最近一直捧吹的一龙有相似处境。一龙和武林风之前就有很多过度包装和黑的一面,但武林风从格斗市场未成形时就开始打拼,对一龙的包装也是让后来的格斗市场的扩大尤其是选手利益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贡献不可抹灭,这其实在武林风创办不久问题出现伊始、我就一直在给人说的。但一龙和播求的一番战和二番战的环境完全不同,受国内外的重视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其实二番战能打已经起到非常好的宣传和市场效果,可惜在世人面前的黑把这个效果彻底打消,而且其负面影响必将让武林分和一龙要背负很长一段时间。
总结一下,就是一龙和播求和二番战的黑与杨某的文章的问题都是忘记了目前的环境和时代的进步,并且没了底线。
可以理解格斗迷这次主动出手的目的正是希望能给那些只认钱没有底线的媒体人以棒喝,希望他们能及时收手回头是岸。
4.媒体与推广的关系
杨某在第二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媒体与推广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做媒体就不能做推广,做推广就不能做媒体,两者不能同时做。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当然这里最大的可能不是幼稚而是别有用心)。
古人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想这一点正是杨某所做得,而且他认为格斗迷不也是这样拿了人家钱财给人推广和他自己做得有何区别?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然而古人还云了:“君子好财,取之有道。”这正是杨某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收费办事要有原则,要有底线,没有底线挨骂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相比而言格斗迷还是在坚守底线的,这一点大家可以从双方在网上各自的网文中进行比较。
其实今年来中国格斗市场异常火爆,但即使是国内最顶尖的赛事也很难说有很成功的,昙花一现的就更多了,普遍存在赛事包装和推广运营问题,现在也知道了些原因,其中确实有杨某这种可以充当“赛事和拳手的智囊,很享受出点子、搞创意的过程,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决策”的人存在的缘故吧。
题外话,我一直很想知道,一个作者写了篇文章,后面的评论都是骂自己的,那作者到底会是什么心态呢?
很明显,如果说武者网是恨铁不成钢式的迫击炮炮轰一大片,那么格斗迷网做得就是精确制导的打击业界“毒瘤”。这两个做法完全不同,但在我看来都是良心驱使,为了能还格斗界一片适当的蓝天和净土。论威力,当然是迫击炮大,而且可能伤及无辜,但正是打击了“所有人”,反而让“所有人”都觉得那是主要是说的别人,自己属于无辜的,反而所有人都不愿去为此较真,免得让人家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但精确制导就不一样了,所有火力集中到一个点,而且还是个没有任何征兆的突袭,对那个点的杀伤力不言而喻,原本悠闲地充当着“赛事和拳手的智囊,很享受出点子、搞创意的过程,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决策”的杨某顿时勃然大怒,连续发文奋起反击。(《到底谁是搏击界的五毛和毒瘤》、《格斗迷融资千万?还能再无耻点吗》)
事情起因大概介绍如上,好了,这里简单谈谈本人看了这场格斗迷和杨某的这场对轰的想法。
1.击中要害
格斗迷文章列举了大量杨某的各种怪题奇文和前后相互打脸的论述,对“无知”+“无耻”、“嚷着低俗炒坑害中国搏击的人,却写着最低俗的文章,误导着中国拳迷。抨击煽动民族情绪的人,却变本加厉的利用民族情绪为己谋利,甚至将好端端的实力派选手强行包装成了笑话。”的杨某给了一个大大的耳刮子。并直言此文的目的“一来是站在专业媒体的立场来说你这样无下限的炒作实在是恶劣,这个行业还没来得及兴起就被各种无底线的毫无责任心的炒作而带乱了节奏。二来只是想表达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多比小白拳迷还小白的拳迷存在,刷新了我们对格斗市场的理解,看来我们专业媒体人任重道远啊。”
可以说格斗迷杨某的指责连杨某自己也没有否认,杨某只是奇怪什么仇什么怨让他突然遭到这样的偷袭?他肯定认为对方可耻可恶之极,也分析了自己可能触怒格斗迷的原因,只是太过牵强。但事到如今不管怎么说这个仇是结定了。所以可能秉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指导思想,杨某根本不怎么为自己辩解,而是冒着狂风骂语开始从各方面攻击格斗迷。
2.反击无力
杨的第一篇文章《到底谁是搏击界的五毛和毒瘤》里的攻击,其实让人恰恰看到了以格斗迷为首的很多中国格斗媒体成长的艰辛,一帮年轻人为了理想和饭碗在奔波的情景,从我接触的包括格斗迷网、武者网、格斗联盟网来说都有类似的经历,这也正是这波年轻人的成长和创业过程,苦乐都在自己尝。只是现在格斗迷网先行一步获得了资本青睐而已。
第二片篇文章就拿格斗迷网最近的融资说事,也是手中可打的牌不多、格斗迷的把柄不多的表现。正如杨某所说,现在赛事众多,以这些赛事为根基的格斗媒体自然也会受到相应好的影响,有资本介入正是这方面的体现。资本这次选择了格斗迷是事实,而在具体融资数量上纠结,能把1万说成也是近千万,这可能也很杨某了。其实在我看来,格斗迷融到资也不是苦尽甘来,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已,用他们的话说,格斗媒体还任重道远。这件对轰事件的爆发其实正说明如此。
问题是,按理说杨某也以自由媒体人的身份行走江湖有段时间了,文笔有,才华也是有,为什么他无法象格斗迷炮轰他那样义正言辞痛快淋漓的对格斗迷进行批判,并顺便把自己也洗一洗呢?
唯一的解释是,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也。格斗迷的文章中的引章据典,处处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当然有些用词可能用的有些过,这让杨不舒服到了极点,却又有很难反驳。而攻击的话,除了他的两篇文章中写的那些外,他又找不到比那更有杀伤力的东西,故只能东拼西凑达到目前的效果。
3.媒体应起到作用
格斗迷炮轰杨某后,在格斗界掀起不小波澜,跟着口诛笔伐杨某的有很多,即使在杨某的反击文章后面,跟着的也大多是批评他甚至骂他的。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如果早5年,杨某的同样文章绝不会遭到如此众多的攻击,那时中国的格斗环境不好和市场还非常冷淡,媒体人基本上陪着本吆喝,以情怀和肩道义在为中国的搏击与格斗摇旗呐喊,甚至我接触的之前很多媒体平台都纷纷消失、很多作者也慢慢的离开这个行业。那时喜爱搏击和格斗的人就不多,市场很小很冷清,关注格斗市场的资金不多,所以那时即使是杨某今天同样的文章出现,也肯定是普及作用大过误导作用。但时过境迁,中国的各格斗环境和市场都大大改善,各类赛事如雨后春笋让人有目不暇接之嫌,各类资本也纷纷顶上这块蛋糕,杀入或还在伺机杀入这片已经由蓝变红的海。在铺天盖地的格斗类节目的面前,主动观众和被动观众都大量增多,媒体此时的正确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了。
其实这点与杨某最近一直捧吹的一龙有相似处境。一龙和武林风之前就有很多过度包装和黑的一面,但武林风从格斗市场未成形时就开始打拼,对一龙的包装也是让后来的格斗市场的扩大尤其是选手利益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贡献不可抹灭,这其实在武林风创办不久问题出现伊始、我就一直在给人说的。但一龙和播求的一番战和二番战的环境完全不同,受国内外的重视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其实二番战能打已经起到非常好的宣传和市场效果,可惜在世人面前的黑把这个效果彻底打消,而且其负面影响必将让武林分和一龙要背负很长一段时间。
总结一下,就是一龙和播求和二番战的黑与杨某的文章的问题都是忘记了目前的环境和时代的进步,并且没了底线。
可以理解格斗迷这次主动出手的目的正是希望能给那些只认钱没有底线的媒体人以棒喝,希望他们能及时收手回头是岸。
4.媒体与推广的关系
杨某在第二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媒体与推广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做媒体就不能做推广,做推广就不能做媒体,两者不能同时做。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当然这里最大的可能不是幼稚而是别有用心)。
古人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想这一点正是杨某所做得,而且他认为格斗迷不也是这样拿了人家钱财给人推广和他自己做得有何区别?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然而古人还云了:“君子好财,取之有道。”这正是杨某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收费办事要有原则,要有底线,没有底线挨骂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相比而言格斗迷还是在坚守底线的,这一点大家可以从双方在网上各自的网文中进行比较。
其实今年来中国格斗市场异常火爆,但即使是国内最顶尖的赛事也很难说有很成功的,昙花一现的就更多了,普遍存在赛事包装和推广运营问题,现在也知道了些原因,其中确实有杨某这种可以充当“赛事和拳手的智囊,很享受出点子、搞创意的过程,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决策”的人存在的缘故吧。
题外话,我一直很想知道,一个作者写了篇文章,后面的评论都是骂自己的,那作者到底会是什么心态呢?